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蜀南游记(5)蜀南竹海 |
[游记]蜀南游记(5)蜀南竹海 |
2007-07-16 cnlnsq.com |
竹海·墨溪
。
墨溪:相传,北宋词人黄庭坚谪居宜宾,漫游竹海,因游兴高长,用叉头扫帚写下了‘万岭箐’三个大字后,将扫帚笔在溪中荡洗,不料,墨将溪河染黑,从此该溪河在也无法还其清清涓流之面孔,一直流淌至今。其实,墨溪形成的原真正原因,是由于竹海竹茂谷深,碧水长流,溪床底部岩石表面长满了黑灰色地衣,看起来呈黑色,故名墨溪。在墨溪门楼的门楣上,有山谷道人黄庭坚留下的刚劲飘逸的“墨溪”二字。门柱上有一幅对联写道:“眼里无竹非君子,胸中无海不丈夫”。
进入门楼,踏着曲折有致的石板路溯溪而上,进入茂密的慈竹林,越过竹栏竹桥,溪中的水平缓如绸,澄碧晶莹,飞流激石,喷珠溅玉,或是穿行于丛林石隙之间,淙淙流淌,一路上,仰看秀山,帝观翠竹,俯听流泉,亲临其境,定能让你享受到竹海扑实的风光和恬静幽远的山谷情趣。寻溪而上,有“恍如素练千寻接,疑是银河一脉悬”的银色瀑布从苍翠的竹林中泻下,迭落为九叠,便成的九叠泉。有“水清石出蟹可数,森静无人鸟呼应”的三泉坪,古人有曰:“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峻秀而不尽,扶楠竹而忘归”。三泉坪是竹海弹琴蛙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仲夏季节,蛙声四起,仿佛演奏一支热闹的交响乐。
从三泉坪沿石梯而上,右面山腰中有朝阳洞。这里曾是土司生活的地方,洞内石门、石墙石桌保留完好。从洞口往处看,十里墨溪,尽收眼底。洞口碧苔覆盖,古藤缠绕,显得苍老久远。
沿左侧登石梯百余阶,可见陡崖之上,一条瀑布飞泻而下,落差达80多米,上段20余米,就象镶嵌在青绿色山壁之上的绢绸。水流跌至半腰处的岩石上,被撞得粉碎,化着阵阵烟雨,相隔数丈,都能感觉到雨雾清凉,在瀑布的烟笼雾罩中,有一块青石,状若龙头,故名“烟雨龙岩”。有诗道:“千丈绝壁挂飞瀑,万尺深润销蛟龙”。
神奇峻秀的墨溪,是竹海风光最原始、最古朴的景区。重重叠叠的山,曲曲环环的路,叮叮咚咚的泉,密密匝匝的竹,只有深入其中,方能领略竹海原汗原味的风韵。 |
转自:http://www.cnlnsq.com/forum/thread-5282-1-70.html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