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蜀南竹海游 |
[游记]蜀南竹海游 |
2008-05-22 bokee.com |
分类:享乐 2006.11.2417:02作者:娟 | 评论:0 | 阅读:0 从去年同事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商量着出游计划,但总因为工作、私事等原因搁置下来,但我们对出游的这份热情,却积聚在心中,一点不曾退却。所以上周五在老大的积极推动和强硬的坚持下,我们一行9人终于登上了去往蜀南的旅程。 过程是悠闲的,准备是繁琐的。我们都不喜欢约束,所以打算自驾出游,但我们队伍比较壮大,“重量级”人物又较多,所以一部轿车还很难塞得下我们,因为决定得非常匆忙,又是周末出游,所以在出游前一天,我们仍然出入于不同的旅行社、租车行,但是价格却吓死人(旅行社路费、油费、过桥费包干,但不带司机,大约2000元左右;租车行只带司机,一切不包,一天约400元左右,如跟团的话,约350元/人/2天)所以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准备“大批量”出游的朋友,如果您没有客车的话,尽量不要定在周末出游,或者是提前三至五天预订,这样会便宜很多。 因为大家都不熟线路,所以我们从重庆出发,经成渝高速公路、内江、宜宾绕了一大圈儿之后,才到达蜀南竹海西大门,光是过桥费、油费都“牺牲”了千儿八百,实在不值,耗时4个半小时,不过我们在上高速之后,就已经将“地主”斗得昏天黑地,已不知时间几何,所以倒是混得很快。回来时得到当地人指点,出蜀南东大门,经川溪、隆昌……到达重庆只用去了3个多小时,油费、过桥费几乎省去一半。 进入正题。蜀南竹海售票口时时都站着为各个宾馆、农家乐拉客的人,只要有车一到,立即有三五个当地人围着你,跟你宣传他们的住宿如何好、如何价廉物美……在淡季去蜀南竹海住宿,一定要在原价上砍下去七成才行,否则就会挨宰,因为我们到达时也不到六点,所以不急着找住宿,同事说山上应该还有便宜的“农家乐”,再上去转转,所以买完票(套票60元/张,另加保险费3元/人)之后,我们开车沿着盘延而上的公路一直往上,那倒是很兴奋的,因为实在是很幽静,很有画面感,道路只有两部客车宽,而且曲曲折折,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竹林不知是自然生长还是人为造作,全往里边生长,车窗上倒映着婆娑的竹影,意境十足。那些拉客的“羊儿”倒是很执着,一直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跟着我们,只要我们停下来询问去路或是与另一农家乐砍完价不满离去时,必定会上前一阵游说,将“拉客”进行到底,一幅“坚持就是胜利”的姿态! 有个小插曲,绕来绕去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周围一片漆黑,只见竹林深处有一竹楼,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七彩射灯照得绚丽十足,我们是相当欣喜了,老大一声令下“就这儿了”,一行人浩浩荡荡走进竹门,看了半天,怎么没人上前来招待?也不见有柜台、伙计,围着竹楼绕了一圈,突然有个女高音喊道:“你们快来看”,只见她指着竹林中一块灯箱,我们齐看,一秒钟后,一阵爆笑,只见灯箱上写着“蜀南竹海派出所”,呵~~~~想不到风景区的派出所都修得如此“融合”……最终我们订在一家农家乐里,35元/人,包一顿晚餐和早餐,条件是相当凑合了。 第2天九点整我们准时出发,向第一个景点“忘忧谷”前进…… 古色幽静的大门 当地人说,夜晚中的“忘忧谷”另有一番韵味,更符合“忘忧”二字,但很可惜我们没能领略,不过阳光下的“忘忧谷”已经让我陶醉其中。身临其境,让我想起了“神雕侠侣”。 这番意境,让我想起某个传说 天上的水冲刷着“涤尘”二字 满目苍翠 下面不再细说,将我认为值得去的几个景点推荐给大家!图文并茂,给大家作个参考!(但因上传的图片容量不能超过1M,所以很多精彩图片无法与大家共享) 在“忘忧谷”流涟了两个小时左右,去了所以旅行社都会推荐的“竹海博物馆”,因为想到反正是套票,不去白不去,不过去了之后才发现,还不如不去,除了一些竹雕和竹海风光图片外,就是特产展销,可价格实在比外边贵多了,建议不要在博物馆内购买当地特产,蜀南竹海有一个叫做“万里”的小镇,出售当地的小玩意和特产,价格也很公道。 中午到达“墨溪”时已近12点,所以沿路上已没多少路人,大门前只呆呆站着一位大嫂,看见我们一行人,也只是出神地看着我们,时至中午,大家都是饥肠辘辘,兴致也不那么高昂,进了大门,看见一层层、看不到尽头的阶梯,全都大叹:“还要走啊?这么长的山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哟,没累死也得饿死了!”老大说来都来了,走走看吧,说不准下面有什么奇景呢!可我们刚刚走了不到二十级台阶,纷纷打起退堂鼓,大家都是看着梯子就眼晕,正在大家争论着该不该坚持到底时,那位大嫂终于笑着开口了:“这样走下去,到达最近的景点只有十多分钟,大家都饿了,不知你们有没有订下吃饭的地方?”这一句话使我们顿悟,对啊!都中午了,在哪儿吃呀?一众期盼外加困惑的目光望向老大,老大一脸茫然,“在哪儿吃?还没定呢!你们认为呢?”齐倒,那大嫂往我们靠了靠说:“我家就在前面不远,你们可以先去看看,如果还行的话,就定在我家吃,我马上给你们弄,你们可以就我弄饭的时间再到里边来逛逛,逛累了饿了就差不多吃饭了,”“有竹筒饭吗?”“有啊,你们想吃的话,我现给你们砍竹子,还有树上刚结的桔子,都是自家种的,你们随便采,新鲜得很呢!”大嫂话里透着的朴实让我们动心了,“走吧,去看看”老大一声令下,我们倒是乐疯了。 “墨溪”门前,大嫂正给我们指路 “墨溪”的竹子全都透着白,阳光洒下,一片片闪着银光 很遗憾没能在大嫂的“农家乐”里照上几张,虽然简陋,但是农家的感觉却很清新,破旧的瓦房被竹林环抱其中,后院自家种着绿油油、挂着水珠的“绿色蔬菜”,随处游荡的鸡鸭,前院透过阳光黄澄澄的桔树,一口水井、一方石凳都显得那么安宁、那么和谐,很容易就让人的思绪飘到千里之外,想着,在这里住下去也不错,连空气都是自由恬静的,耳边除了竹林风过的“沙沙”声,就只剩流水潺潺、路人闲散的脚步声,时间在这大山里好像总是流得特别慢,好让人将这股”闲情雅致”感受充足。 大嫂的老公是个敦实的男人,话不多,大嫂交代完饭菜之后,领着贪玩的他们坐索道上山去玩了,只剩下我们五个人在院子里,大哥自顾自地忙开了,锯竹子、和米、准备着“竹筒饭”,实在无聊,另两个同事借了竹杆、簸箕去捅人家的桔子树,玩得不亦乐乎,老大跟那大哥有一句没句地搭着话,听大哥说,别看他这家农家乐破烂不堪,在当地可是很有名气的,山下宾馆里的客人时常开着车上山来吃他一顿饭,宾馆里的大厨很多都是他父亲的徒弟,说这话时,脸上写着骄傲。过了半小时,大哥说他们在山上打来电话,说恐怕还得一个小时才能下来,我们着实又闲又饿,干脆在堂屋摆开桌子,四个人打上了“斗地主”,老大对农家的厨房好像兴趣十足,仍然在厨房里跟大哥聊着家常,(十分钟后)我对牌这个东西确实不感冒,出了堂屋,绕过厨房前正兴致博博观看杀鸡的老大,瞧瞧这好天气,在屋里打牌可真是浪费了,想想刚刚进了“墨溪”却没走下去,大嫂说再走十多分钟就可以到最近的一个景点“烟雨龙岩”,索性转身自己出去了,刚刚走完“农家乐”长长的坡,一个背着“背兜”,牵着小孩的老农叫住我:“你吃过饭了吗?”我怔了一下,用普通话回答:“还没有,还没弄好,所以想出来走走,”老农点点头:“好,出去走走吧,弄好就回来吃,”我笑了笑,转身走了,心里突然有一丝感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走在郁郁郁葱葱的鹅卵石路上,真让我觉得,电影电视里演的那些我曾经认为是电脑特效出来的风景原来是真实存在的,我眼前的不就是吗?那么美,美得让人想哭。耳朵里塞着MP3,我顺着那一层层的石梯往下走,摸过刻着某某到此一游,谁爱谁的竹子,心里有点酸,眼神有点朦胧了,抬头想看看重庆同样有的灿烂的阳光,却只看见阳光透出竹叶洒下的斑驳的印记,照进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难免有点感性了。 这条路走下去,可以走进回忆 不知不觉往下走,出了汗才发觉已经走了半个多小时了,来的时候走的小路,景点并没有看到,沿大路返回时才看到了“烟雨龙岩”,枯水期,一滴水都没流下来,只看见突兀的百米石壁上写着“烟雨龙岩”,不过也可以想像到雨水充足时的磅礴。怕他们等急了,所以加快脚步往回赶,一路走来鬼影子都没一个,这时却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着实惊了一下,想想可能是幻觉,却很清晰听到山谷里隐约回荡着我的名字,正在疑惑,两个同事已经匆匆向我跑过来,人还未到声先到了:“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也不打声招呼,吓死我们了,还以为你失踪了呢?这里荒郊野外的,万一你出了事,我们怎么交代……”没等我回过神,噼噼叭叭一顿数落,我只有点头认错的份,两个同事一路上清楚地分晰着我擅自离队的危害性,并举出例子,如我遇到山贼、劫匪、好色之徒等等一系列的惨痛遭遇,本来觉得小事一桩的我,心里有点发毛了,我真还从来没想过,在这么谐和、安宁、淳朴的地方,会有“狼”的存在,认真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不过却没有后悔这次“单独行动”,所观所感让我印象深刻,是众人一起上路所无法感知的。 回到“农家乐”时,大家都已经回来了,免不了被他们“教育”一番,不过这并没有让大家不快,倒是坐索道的他们一阵埋怨,原来是可以延着蜿蜒而上的公路开车上去的,白白浪费了几十块钱,很是不值。但顶上的风光倒是很吸引的,上面有座古塔“观海楼”,站在塔顶,可以俯瞰竹海全貌,美不胜收。 小小的包厢却能看到大大的世界 万绿丛中一点红 观海楼 山峦叠嶂,绵延不绝 午餐倒是很丰盛,而且很美味的,不过就是贵了点,一只鸡都是80块,不过想想也值,在这郊外,蔬菜都是自家种植,家畜也是自家饲养,很多菌类也是第一次品尝,可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那鲜笋炖的土鸡汤,鲜美至极,既滋补又美味,据“农家乐”的大哥说,这鲜笋虽然鲜中带苦,但熬成汤后,汤里却不带一点苦味,所以在秋冬季做成药膳汤,清热滋补,很是有名的;竹筒饭是新鲜砍的竹子,里面塞进和着竹笋的饭一起下锅蒸,饭里渗着竹叶清香,热气腾腾,好看好吃;“竹海腊肉”是我强力推荐的一道有着竹海风情的当地菜,腊肉切得薄薄一片,表皮浸着一层亮亮的油,瘦肉酥而不焦,肥肉糯而不腻,一口下去,嘴里满是香气,却吃不出这肉里到底添加了什么香料,一大盘很快就只剩盘底那点肉油;“蜀南竹海”的餐桌上几乎全是笋类,鲜笋、笋花、竹荪、竹荪蛋……品种繁多,做法各异,吃不够就兜点走吧! 吃完这顿饭,大家肯定了老板的说法,味道果然很“霸道”,是我们在竹海吃得最符合我们口味的一顿饭,老板听我们夸他,也不作声,只是站得很远憨憨的笑。见老板很厚道,我们跟他开起玩笑,“看老板你这么man,没想到菜烧得这么好吃,”老板腼腆的笑了笑,“我是消防班长,就在这竹海里,”我们的嘴全成了O字型,搞了半天,“农家乐”是他的副业,这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老板继续说着:“别看我这农家乐破旧,在今年“五一”的时候,七天就赚了一万多”“啊?不会哟”见我们不相信,老板往前站了站,一脸诚恳地说道:“如果是节假日,来我这儿住宿吃饭的人排成队,一拔接一拔的,住一晚上一百多,来晚了都没地方,”我们一脸惊讶,讨论着干脆辞职上山来开家“农家乐”得了,就这么嘴里吃着,玩笑开着,一看表都快三点了,再不上路就来不及了,酒足饭饱,他们还带着“竹筒饭”的竹筒留做纪念,老板和老板娘很热情,站在路边跟我们道别,看看这农家小院和大哥大嫂淳朴的脸,真有点依依不舍了,希望有机会还可以见到他们,关上车门,走吧! 下午决定去闻名的“海中海”,老天突然很给面子,到达海中海时,已经是阳光明媚,湖面泛着光,射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租下小船(小船20元/只,准载4人,大船60元/只,准载8人),穿上救身衣,拿上竹竿,泛舟湖上。
|
转自:http://enyaylj.bokee.com/viewdiary.13762291.html7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