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人杰地灵越溪河

[游记]人杰地灵越溪河

2007-08-02    

人杰地灵越溪河

"五岳归来不看山",何处归来不看水?
中国的江河湖泊堪称入诗入画的,莫过于雄奇险峻、神女守望的三峡,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湖,山歌水谣、秀甲天下的桂林漓江,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黄龙九寨......然而最让人一见鍾情、怦然心动的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百里翠湖越溪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溯岷江而上越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题写的"丹山碧水",从宜宾县高场镇黄伞入口到大塔,你会看到距市区41公里的越溪河,水中岸上风景如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奇特,众多的古迹和传说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绿如翡翠 一见钟情

百里翠湖,钟灵毓秀。越溪河素有"川南绿翡翠"的美誉。机轮往来于碧波绿水间,翠竹连岗,苍木掩岭,清幽深邃,尤其是越溪河隆兴至大塔段长百里许,景色更佳,有"一线巫峡"、"老熊涉水"、"猕猴垂诞"、"双凤临河"、"和尚夜影"、"铜鼓秋风"、"丹山碧水"、"千尺石门"、"天工石佛"、"相思坪"、"情人谷"...等景点。
越溪河宛如一位江南少女,气质娴雅,精神灵秀,清新脱俗,给人一种婀娜多姿又不流于娇柔做作的美感。自然山水,浑然天成,绿如翡翠,不加雕琢。这是一条没有污染,充满生机的河。船行河中,两岸竹木层层叠翠,离水最近的春风竹,一丛丛随风摇曳,修长挺拔的篁竹仿佛竹中丈夫,高风亮节,千竿万竿慈竹清新如洗,绿成线条流畅的屏障。河里不时可见小巧的打鱼船,鸬鹚在水中游荡,一看见风吹草动就嗖的一下钻进水里,待重新冒出来时嘴里就叼着活蹦乱跳的鱼。据说这河里的鱼有好几十个品种,有种名叫翘嘴红鲌的,2--3斤大的时候肉质最为鲜香细嫩,是鱼中上品。
清晨,翠湖笼罩在薄雾晨烟之中,云蒸霞蔚,烟波浩淼,缥缈在水雾之间,仿佛登上玉宇琼楼。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观"落霞与孤鹜齐飞",赏"秋水共长天一色"。捕几尾鱼虾,拾几朵野菌,捧几把山泉,在湖畔野炊,可以重温童年的旧梦,找回那久违的野趣和生机。待到渔舟唱晚,百乌归林,翠湖又开始演绎一个个离合悲欢的故事......翠湖美,翠湖秀,在于它的自然、古朴。百里翠湖的自然生态旅游,将带你返璞归真,走向"天人合一"的神妙境界。
去年入冬以来,大批白鹭陆续飞到的越溪风景区安家,目前数量已超过万只。翩跹飞舞的白鹭成为宜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素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民风,早在清光绪年间,宜宾县便立"护林碑",要求民众保护森林,这块碑至今仍嵌在该县唐禹王宫墙上,是四川省所发现的最早的有关保护生态政令的记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使白鹭、鹧鸪、山鸡、画眉、大鲵、水獭等野生动物逐年增多。

佛教文化 底蕴深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越溪河风景名胜区内独具魅力的佛教文化、地下塔林奇观,引起了考古专家学者的惊叹和关注。据考证,越溪河风景名胜区隆兴地下塔林自唐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曾是西南佛教文化中心,兴盛之时,曾有百余座寺庙、三万余名僧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越溪风景区地表下面用巨石精砌而成,地宫星罗棋布。地宫中的无数石龛中竖立着数万座盛放僧人圆寂遗烬的特制宝瓶塔,俗称地下塔林。30多年前,隆兴地下塔林首次向世人亮相。这些宝瓶塔造型奇特,形态各异。塔林规模宏大,有数十座地宫,地宫中还发现元代、明代御赐瓷碗、汤勺和佛珠玉器等,壁上还有精湛的壁画。地下塔林葬法独特,就目前国内而言,尚是首次发现。关于地下塔林的起源、地宫的修建以及佛教圣地的神秘消亡,都已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古老的小青龙寺佛教古刹掩映林中。这个寺庙的来历,据传和大禹治水至此有关。今存建筑为唐、宋、元、明、清以来陆续修建,殿宇两边石柱廊房排列对称,庄严雄伟有古代宫殿建筑风范,殿前有三座石塔,相传里面秘藏了39颗舍利子。据记载,这寺里的佛教人物造像相当丰富,仅民国初年就有铜、铁、彩塑、脱纱、木、石刻、烧陶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佛像890尊。据民间传说在它的藏经楼上,曾珍藏过3800多卷佛教金经,珍藏过颜真卿的书贴、苏东坡的《赤壁赋》,唐伯虎的山水画等1200多件历代名人字画。
还有一处建于元代的大龙寺古刹,据传"普陀开山祖师"是翰林学士,远游至此,见这里山水宜人,于是弃官不做,削发为僧,在这里修建了此庙。据说这里的僧侣和峨嵋山一脉相承。故此庙远近闻名香火旺盛。大龙寺宽敞的遗址至今尤存,残留的石雕、木雕艺术品别具一格。

人杰地灵 人才辈出

越溪河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先后出现过海内著名人物,宋代"三程启蟠龙",明代"二尹留康乐"。越溪河畔有座蟠龙山,雄奇险峻,似巨龙盘曲而卧,故得此名。山脚下有个蟠龙书院,始建隋代,唐代佛教兴隆,宋代办书斋,嘉定四年(即公元1211年)宋代龙图阁大学士程公许三兄弟同时考取进士,三川振动,明代"二尹"攻读于此,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攻读成名。明万历二年(即公元1547年)重建程氏公祠,更名为"蟠龙书院"。这里八方学子荟萃,历朝历代不断有文人墨客流连。明人樊曙游时诗曰:程氏田庐今已荒,尚留书院越溪旁。联镖兄弟家风远,续故文章翰墨香。野径寻幽先僻路,残碑索句独登堂。何人更起龙图业,山自高兮水自长。樊曙还著有《越溪河记》(收载清嘉庆《宜宾县志》),详细记述越溪河的风光、产物、人物、民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代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还众多的优秀儿女。工人领袖刘华、"川南农王"郑佑之、"女界先锋"赵一曼......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足可让人崇敬并铭记。
这片神奇的让人不可思议的土地,好象凝聚了日月的精华,天地的灵气,哺育得她的儿女灵秀而深沉,英勇而聪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周平 通讯员廖时权、张红云)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lsq7370.bokee.com/tb.b?diaryId=11122315

2006.6.2816:24作者:泉水叮咚

原始链接:http://lsq7370.bokee.com/viewdiary.11122315.html
转自:4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