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牛头山峡游记 |
[游记]牛头山峡游记 |
2008-05-07 zjol.com.cn |
■ 王文政 一场春雨后的第三天下午,我随方头一行,出武义县城,过古宣平老县城柳城,转西联,再西行。群山连绵,山山如伟男,新路如玉带。长长的宣平溪水库,静如处女卧沟,柔如娥裙裹山,平如天镜,绿如翡翠。车行十八弯,或隐或现,忽高忽低;心也急急跳,或左或右,忽上忽沉。高处望南山,一峰压着一峰,远远的最高处,云蒸霞蔚,眩光刺目中,有一如笠尖顶,灰蒙蒙的,据说那就是牛头山峰顶。我转过头,考察呀景区哟,兴致平平,山山啦沟沟咯,不过大同小异。不如韩红《天路》好听。 两首歌光景,从西联已到了上田村。跟下车,撇开村西头上游之沟(据说是通遂昌),直插村东南之石门峡。 开始走过几分钟的人工栈道,之后就是原生态山道,既随众又初来,自然如喝大碗茶。不能驻足细品,无法抚水摩石。半个多小时埋头跋涉后,终于止步歇息,众人似乎怯走了。不料回走时,竟我一人慢慢挪折,才如品得二泡有机茶般。 一 牛头山石门峡中,自然一条峡溪缠来绕去。午后,最亮的太阳一会儿照溪东,一会儿照溪西,阳光是溪的化妆师,林荫阴阳,变换不已。我则一会儿溪左、一会儿溪右的寻路踩石而行。本色的山客路径,隐在溪边,或高伏或远隔或近挨,或土或岩或石墩,或窄或滑或陷,似道非道,却比那口上的新栈道有走味一些,有驴友味一些。 峡谷儿越往里越本色。主溪如龙,不见首尾,似山中泄出、地中钻出、石中挤出,一拐一个样,神出鬼没。都说此峡谷爬不尽头,百折不断,直逼牛头山主峰。牛头山海拔五百米至一千五百六十米,至高处主峰乃浙中第一高峰。四周鼎立着古鳌山、天仓山、白马山等峰。据说攀主峰非一天不可,从上田这里始攀就得五个小时才上顶。有的人欣然而登,哭丧而中,后怯而退;更何况山上还有野猪、老虎、豹子、猴儿、大蟒蛇等,那蔽日荫天的原始森林,晕人心眼。大唐,叶法善道师,九九八十一年吸吮牛头山之元气,长寿之术名震朝野;当年,粟裕红军挺进师曾以三县交界之牛头山为凭,坚持作战。可惜如今杭州有的人,只记粟裕到松阳、遂昌之牛头山,不知粟裕大将到武义宣平之牛头山。武义1995年发出保山令,2006年初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溪流两边净是绿林茂草。林儿是溪儿的情人。越往里越是原始森林,不敢妄自闯扰,只享那翠绿、那清新,那微风拂煦的怡然自得,连同那隐藏在儿时记忆深处的一丝气息,沁人心脾。无禽兽鸣涧,怕是受惊而遁了。见有一处高出路面的土炕,进来时有人曾说那是炭窑。静静的横卧在溪边崖下,缓缓的小坡上,窑口宽约半米、内长约三米,内底宽约两米,窑壁残垣厚约一米,敞着,似在无奈地述说着过去烧炭的旺火。但愿保护起来,令人回味。路边时不时立着几个树桩,有生有枯,说似老侏儒般呆着,不如说似老山客般守着;另有几棵碗粗小树干,在悬崖上横伸出一米多长,又兀直地顽强向上,似经过人生大转折般。 二 水是牛头山峡溪的灵魂。石门峡溪两边,多有无名小瀑。在离峡口约十至二十分钟路程处,曾见过三处。有一段溪之左右,各有一泻小瀑,从高山丛林中泄出,左如银龙,右如滚珠。还有一处则是五叠细瀑,层层而流,款款而下,如淑女白纱般。而另一处则惊我:走着走着突然先闻其声,如巨蟒下山般唰唰响——至近转头看,原来溜溜岩壁后藏着泻流,高处五、六条藏女细辫般瀑布,忽紧忽松地排列而下,几千年冲出了半道岩壁;流到底处一岩缝沟,激起白花花之水,潺潺而流,急急渗下…… 瀑水入溪,最本色的水,流着淌着。凡十步左右必有水流跌宕,使石门峡儿始终哗哗作响,潺潺有声。有时如琴如鼓,有时如活泼的小妹在闹腾,使全溪整谷乃至半架牛头山,都显得生气勃勃,又远离着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间有缓流平淌稍宽之处,那水如藕凉粉般晶莹透底,可见五花石缤纷;让人喜不自禁,手抚清水,男人想浴脚,女人想涤衣,少儿想水仗,我等再俗气,也蹲在边上洗洗手,以洗去一年一路之污浊之气。有流稍急处,水如流冰,似果冻。大多流水则都是微型瀑布,跌宕而下之水,有的如滚水沸汤,有的如热泉冒气,有的如涌雪,有的如水底喷雾…… 溪中多小石潭。攀上一尊磐石,惊见石下有一深潭,或前或后都看不见。石面离水面约三米,面积约七、八平方米,深不见底,正诱着人可作跳水状。有一段溪水,从里往外看不怎么样,回头瞄一眼,却见水流成九叠短瀑般跳着淌下来,或滑冰般流下,遇到大小石块,又被梳成雪花冰激凌般滑下。流到下面则有一个较大水潭,约十几平方米,从上钻入的清水,使得潭中丈余处水中直腾雪花,还有三、四根短枝条,在雪花外围,不停地打转,一圈一圈地打转,似无穷尽,又似诉说着……忽觉得比那柳老的《小石潭记》还美,只缺那小鱼精灵儿。 三 石是牛头山峡溪水的伴侣。不必说溪边岩草一丛一丛的黄着绿着,岩石上树根一个一个的挤着伸着;不必说溪边山石,不是可倚可坐、可跨可桥,还是大小相倚、横竖相伴;不必说有的石头探头探脑欲戏水,有的如老龟钻土避光,有的如虎蹲狮伏、金蟾候跃、老牛饮水;也不必说岩石和溪水之间,散见一小片一小片纯洁的石滩,其中那或红或黑或白或紫或绿之卵石,也常令好些人流连其间。单说那溪水中大大小小的、无法堆砌的岩石块,或方或圆,或光或糙,或散或连,不经意间滞隔着、匿留着溪水;使之远看净是沟底儿石连绵,近看才知石底儿水缠绵。石头哟,又犹如沉静不语的大哥,不露声色地逗着溪水唱着,跳着。 离峡谷口不远处,有一巨石,大如卡车斗,迎面平坦,等着名士大笔题词;奇在三分之一处,斜裂一大直缝,似神斧试锋所留之,依稀透着七十年前粟裕红军之英雄豪气…… 想来,游侠徐霞客,未及壮游牛头山,暮年遗憾不已;但愿,古婺学者王象之,其巨著《舆地纪胜》,已经记及牛头山…… 同伴们追上来了,闲思收回了心田,已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条谷溪。崂山那条峡谷,岩石太大难得攀趣,平时又缺水趣;磐安的平板溪缺了石趣,水趣也嫌单一。牛头山及其石门峡,伟岸中有柔美,神秘中有亲切;众人来,自然中给以解忧,独自来,平凡中给以忘俗。牛头山群峰,可远观不可亵玩也;牛头山石门峡,可近品不可污染也! 时丁亥年三月三游,夏记于武川曲堂。
|
转自:http://wynews.zjol.com.cn/wynews/system/2008/04/18/010422413.shtml2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