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星堆博物馆:“重走南丝路”系列游记⑦寻访大石墓之谜 |
[游记]三星堆博物馆:“重走南丝路”系列游记⑦寻访大石墓之谜 |
2008-06-27 sina.com.cn |
寻访大石墓之谜 路线:西昌→德昌
模拟大石墓的搭建 1975年,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六江考古调查队在对安宁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于安宁河谷及其支流的冲击平原上发现了很多用巨大的石块构筑的墓穴,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大石墓”。11月24日,“探秘三星堆,寻访南丝路”科考队来到德昌,对至今仍留有无数谜团的大石墓进行了考察。 大石墓是川西南最具特色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邛人的大石崇拜,是邛文化的主要代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大石墓广泛地分布于安宁河流域,其中尤以西昌市和德昌县为最。与其它墓穴不同,大石墓是二次葬墓穴,其方式是先将尸体放在墓外,待其腐化风干后再将骨头放进墓穴。考古发现表明,大石墓并不是祭祀的产物,而是氏族的合葬墓地,其规模有大有小,但都是一个氏族一个墓。石墓虽然有大小之分,却无尊贵之别,表明邛人在两千多年前和中原相比,尚处于相对滞后的部落联盟时期。 在凉山州博物馆副馆长唐亮和德昌县文化局刘局长的带领下,科考队首先来到了德昌县麻栗乡大坝村。在一块当地老百姓俗称为“红庙堡”的小土坡上,科考队看见了三座大石墓。石墓用一块块重达几吨的巨石搭建而成,如果不是专家介绍,很难让人将它同墓穴联系在一起。唐亮介绍说,整个安宁河谷共有大石墓232座,全部坐落在安宁河冲击平原的一级台地或一级冲坡上,目前经过考古挖掘的只有40座。由于构筑大石墓的石块并不产于石墓周边地区,所以专家推测它们是来自于螺髻山脉。将重达几吨的巨石从螺髻山运来,对当时还不会使用马匹等交通工具的邛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为了推算当时邛人修建大石墓所要耗用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凉山州博物馆和德昌县文化局请来当地人对大石墓的盖顶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是将一块从大石墓顶部掉落在土坡底部的巨石,用原始的方法重新盖放在石墓上。据测量,巨石重约三吨,需要移动的距离为25米。18个精壮人力耗费了近两个小时,却只将巨石移动了不到半米。由此也不难推算出,两千多年前的邛人修建一座大石墓所要耗费的人力和时间。 记者问陪同介绍的刘局长大石墓内主要是什么,刘局长说,主要是人骨,陪葬品很少,只有数量不多的小型青铜器和陶器,而且其制作工艺也粗糙简单。有科考队队员问,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邛人为什么要修建如此费事的大石墓呢?刘局长说,这也是考古界和社会学界想要解开的一个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d60c59701000f96.html4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