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游记:元通古镇,前世今生里原样依旧 |
[游记]成都游记:元通古镇,前世今生里原样依旧 |
2008-06-10 17u.com |
去鸡冠山的途中特意绕道去了元通古镇。成都周边的古镇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已打造成了旅游景点,供人观瞻,满街铺成着贩卖跟旅游沾边的物品的小店,满巷道的游客拥挤不堪。黄龙溪如此、平乐如此、上里也如此,如是等等只会让人感觉到了一个个景点而已,难以找到生活的原样,古镇的人们也凭添了几许经营的气息。 期待中的元通应该有别于斯的,亦是此行的初衷。 通往古镇的道路先就有了古道的意味,清晨的阳光被树梢筛下映在路上、过往行人的身上、我们奔跑着的车窗上,斑驳着恍若日光在摇晃,忍不住几次停顿下车,不愿错过这样祥和、静谧的相拥。 路旁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扎成捆的谷草无意中的堆成了风景。 晨曦中的元通古意昂然愣愣地就闯进了视线。 停好车,开始真切的走近,感受那份真实的生活,有了些岁月的木屋在阳光下静立,沧桑尽在不言的木墙、瓦当和楼板中。 世代过往已然烟消云散,活生生挂着的玉米金灿灿延续了生机。 吱嘎洞开的房门边颤巍巍走出位老人,立在门旁看着陌生的我,那漾开的笑容里折射了我欣赏的眼光,招呼过后得知老人家已经90岁有余的高寿了,她告诉我家里房子已经很破败,但还是邀请我进去坐坐,那份安然的神态显出生活的自在。老人的牙已全没了,就象她身后又空又黑的房间,尽管空着,但在曾经的壮年分明是丰满过的,人生百味皆已品尝、悉数咀嚼过,就算今日空洞仍有故事在其中蕴藏。 干枯的豆荚也似乎想牵扯点老屋的气息让自己延生。 木栏边倚靠的闺阁中人今夕不在,婉尔的笑意已随屋老去,鲜艳的罗裙甚至那方拈在指尖的云帕也随岁月的流转颜色褪尽,只有那一袭的青瓦仍遮着风挡着雨,守护安宁 绣着花儿的布鞋足以晾晒过往的人生。 久违的标语烙着时代的印记,抹去抑或留着皆与斑驳的墙板共同见证了经历过的世人皆知的变迁。在这样静静的川西的乡村静默着,朝夕相见的人儿也许已经视而不见,然而偶尔路经的过客却会在不经意间忆些许的情景,没有感慨、没有忧伤、亦没有评论,有的仅是对那个时代的闪回。 干涸的稻田里只剩下奉献终生后脱粒的谷草,收获的果实在秋日阳光里慢慢变得实在,酝酿给了我们那个叫秋实的词汇。 有桥,名永利,石雕已经残缺,却并不影响其永远有益的功效,通行、晒谷生生世世惠利着百姓,其名其效相当。 安静的小镇巷道悠悠,淡淡的从容恬然地随小巷延伸,不小心就踩了进去,随之我也染了一份淡定悠然游走。不知不觉行游其间蓦然回首才惊觉失了同伴,脚步早变得踽踽,偶尔一两的行人在身边错过,随即消失在巷子另一头便了无影踪,就好像根本没来过般的恍惚。那么我呢,来过还是没来过,在小镇人的眼里我也只是过客匆匆,来了又去了不留一丝痕迹。然而,在某个日子的上午真的是有风吹过、有影掠过,分明还有一双眼眸注视过。小巷里缓缓游移着的某个瞬间好似在某个时间的某个地方曾经经历过,细想却如拉动的胶片一晃而过,终未抓住。 有 扯一墙斑驳进思绪,柔碎、重组,仍拼不成完整的情节,只是,又看到了老去的背影在佝偻中远去,似一条时光的隧道,又似在述说着物是人非的无奈。 抚摸青青的砖石冰凉刺进掌心,却把陈年的往事呈现,欲张嘴对应转瞬却又远去,只好悻悻走将过去。 原来还有个寻觅的身影在找寻。 在这已经颓败的门口立了很久,始终没人进出,也没人路过,终于还是不知道 巷道转角有点南洋味道的门洞挡住了视线,门楣上杂草的柔媚衬印着钢硬的墙体,微风过时细诉着往昔当铺高高的柜台兀自立于昏暗房间里窥视典当人儿的狡黠。 日光下懒洋洋晒太阳的狗狗,以及转过头望见的河边浣洗的女人拉回了我飘散的思绪和眼神,同时也听见同伴高声的呼叫,彻底回来了现实。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1187.html5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