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洋人"与四川大学博物馆

[游记]"洋人"与四川大学博物馆

2008-05-22    163.com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大学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四万余件,丰富的馆藏因“综合性强、精品荟萃、地方特色浓郁、异彩纷呈”而享誉海内外。

华西科学考古的“洋先锋”

四川的古墓、石阙、摩崖,以及寺庙内的古代塑像和壁画,古朴的民俗,优美的山川,众多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华西协和大学的外国教员们。

美国人丹尼尔·大安,来华后取名戴谦和,当地人很少叫得出他的英文名,而“戴洋人”的名号却人人皆知。1906年,少年戴谦和来到四川,不久后就能够自如地运用成都土语,将辫子叫“毛杆儿”,结婚叫“配亲”。戴谦和教授潜心于寻访巴蜀古迹,发掘遗址、古墓。在他的努力下,华西考古学渐放异彩。

葛维汉(D,C.Graham)教授则深入边区,足迹遍及苗、羌、藏、彝等民族聚居地,先后进行了14次夏日探险,广泛采购民族文物,使民族学标本成为系统的资料。

按当时中国政府的《采掘古物规则》、《古物保存法》,华西大学为一私立大学,采掘古物也不在许可之列。而且,确实有一些“贪婪”的“洋人”,采用盗窃和摧毁我国的部分文化遗产。但是从客观上,葛维汉、戴谦和等人的研究活动,在开辟西南考古学、西南民族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积累了有价值的成果。

揭开“三星堆”考古序幕“三星堆”的发现,始于月亮湾农民的偶然发现。1929年春,燕氏祖孙三人在自家挖出400余件古物。因当时坑挖得太深,燕家父子俩都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死亡。也许是为了“折财免灾”,除自留了部分外,燕家将大部分“意外之财”分送给了亲邻朋友。

当时,成都著名的金石鉴赏家龚熙台也从燕家购得4件“价值连城”的玉器。消息传出,立时在成都古董商中引起噪动。有些古董商为了赚钱,甚至制造赝品出售,致使“广汉玉器”鱼龙混杂,真假莫辨。

1931年6月,戴谦和、葛维汉等人先后赶赴广汉,在当地驻军陶宗伯旅长的协助下,对月亮湾遗址进行了考察,在征得县长罗雨苍及省政府教育厅的同意后,准备进行进一步的科学发掘。

1934年3月初,罗雨苍以县政府的名义,邀请葛维汉率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为了防备土匪干扰发掘工作,罗县长派出80名士兵日夜保护发掘工作队和发掘现场。不过,发掘工作终因“邻近匪风甚炽”,只进行了10天便告结束,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600多件。

领导发掘者除葛维汉外,还有华西大学博物馆馆员林名均。事毕,当葛维汉、林名均将它们全部移送县政府过目时,罗县长慷慨地说:这些器物很有科学价值,把它们送给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

1934年,葛维汉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汉州发掘简报》,他写道:在四川古墓中发现的器物,大约为公元前1000年的时期,其先见卓识,令人惊讶与感叹!

而当时的中国学者、外国学者、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国地方官员、地方军队将领,抱着对中华文明强烈的自信心和热烈向往之情,自觉地担负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义务,由此揭开了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转自:http://zhuwenhua1953.blog.163.com/blog/static/382212552008025334345325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