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镇游记/平乐镇/邛崃市/成都市/地理/巴蜀网Phoer.net

[游记]古镇游记/平乐镇/邛崃市/成都市/地理/巴蜀网Phoer.net

2007-07-25    bashu.net

从报上一个名叫“巡游小镇”的旅游栏目上得知邛崃有个叫“平乐”的千年古镇,于是,这个周末我们上路了,去邛崃寻访小镇古风。
过了邛崃,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平落古镇”的路牌便已在眼前了。乍一看,以为先前的报纸上写错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小镇原来是叫“平落”的,后来新改为“平乐”。我想大概是取快乐之意吧。平静、快乐。这小镇的名字真好。
来得巧,碰上赶集。当地是1、4、7逢场,每月只有9次的好事,咱就赶上了。集市上很热闹,满场的人,老老少少,满场的车,三轮的、两轮的、手推的,满场的物品,蔬果、鸡鸭、服装、鞋帽……一应俱全。说是赶集,在我眼里除了集市上有农具、农药和饲料之外,跟城里的农贸市场也差不多。大概唯一不同的是人的心态。在这里,同样人声鼎沸,却全然没有城里农贸市场的喧嚣,同样有车来车往,却看不到都市人的烦躁,席地而坐的卖家,即使知道我们压根儿就不可能买他任何物品,也乐意回答我们所提种种的他们看来很奇特的问题。卖苹果的大婶,卖烟叶的大伯,年轻的庄稼汉,背着孩子的媳妇,守着一堆白薯的小弟弟,手推车旁边卖小百货的姑娘,各有各的神情,各有各的姿态;再看那边,正还价的妇人,选烟斗的大哥,吆喝着一路走过的老大爷,……这里所有的人,都让人觉得实在,觉得平和。这些人无论是买到中意物品的,卖了收成的,精挑细拣的,还是静静等待的,脸上竟然都会让人读到一份满足和着不经意间淡淡的喜悦。那卖草鞋的老人家已八十有六,依然精神矍烁,身板硬朗。两个同伴各买了他一双草鞋,一共四块钱,他又是帮忙选又是帮忙穿的,热情得有点让人于心不忍。我买了大堆水果拎在手里,忙不迭地掏一个苹果啃上一口,呵呵,满嘴香甜。
出了集市,便开始踏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满小镇的转悠。平乐的老街不大,主要由福惠街、长庆街、台子坝、草鞋街和糠市街组成,都依白沫江而建。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典型的川西民居,两、三级石阶,木门槛儿。木排门没有上半抹油漆,陈旧了就越发泛白,昭显出历史的沧桑。两旁临街的铺面也清一色的古老,古老的裁缝店、古老的剪刀铺、叮叮当当的铁匠屋、挂满小什件修钟表的柜台,一时间,走进老街竟象走进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店内的器具、陈设以及那些店招,都让人心里充满旧时的回忆。
镇上有座“兴乐桥”,桥边有棵有着大约1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千年古榕有着硕大的树冠,枝繁叶茂,被当地人奉为“神树”。据说此树很有灵性,能消灾祛病,避祸赐福,难怪那上面系了好些红布条。古榕树下设有茶园,往竹椅上随意一坐,便可在如盖的绿荫下一边享受习习微风,一边品平乐绿茶,微苦后一丝回甜,齿颊留香。石桥流水、古树老屋,一壶清茶,二、三知已,是何等的惬意!
站在兴乐桥上,桥下潺潺流动的是白沫江。白沫江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因为平乐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也是川西南的重要水陆码头。只是而今的白沫江水量已少,加上公路交通日渐发展,它已经完全失去了水运功能。顺江望去,江边还有好些虬曲的古榕树,细细一数,共有13棵呢。沿着江边走走,有微风拂面,为我们逐去热意,顿觉入心的爽。江水不很清澈,但水面上有不少戏水的鸭群。在桥上看江水随风,涟漪阵阵,那一圈圈涟漪随水波荡漾开去,好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古镇如若一个世外桃源,每个人都怡然自乐。树下喝盖碗茶的老大爷,老屋前叙家常的婆婆,喜欢打堆的村妇,石板路上嬉戏的孩童,这里是“短笛无腔信口吹”的一方乐土。
小镇不大,我们很快就把老街逛完了。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就又乘三轮车在古镇游逛,唯恐因为缺了导游而漏掉什么景致。三轮车夫很憨厚,是些老实巴交的乡村汉子。他们热情地带我们去骑龙山看镇上最老的寺庙。说是寺庙,其实不过是个仅有几尊泥菩萨的残破的院子。院门旁的两间瓦房作了庙中的茶社,镇上很多老人常到这里喝茶、闲坐。跨进“正殿”,迎头便见庙内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以为是个道观,结果再走过去,旁边赫然有尊观世音菩萨!我们好生奇怪,从前去过不少寺庙,但这种同一寺庙中道、佛共生的,还是头一遭。出了老庙,便到观音院逛了一圈。观音院很小,门前有对石狮子,无论是殿堂还是菩萨本身相比老庙来讲都让人感觉焕然一新,但却没有几个香客。之后,我们又被领进了另一庙宇,也是香火不旺的冷清庭院。先前进得门去看那清寂景象真让人心冷,不过绕到后院,竟有满满两个长廊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泥塑,着实让人惊喜!这些泥塑大多是明、清时代的,虽然有些粗陋,但却栩栩如生,有两、三个还塑得特别传神。更重要的是,它们十分完整的演绎了人在地狱里的另一个生。阴曹地府、判官小鬼、六道轮回,看得让人咋舌心惊。院内有一无名高塔,虽不壮美倒也巍然。庙内有不少飞檐,形态各异,精致古朴,令我那学建筑的同学胜赞不已。
早听说平乐盛产竹子,竹编手艺也是一流的。出了寺庙,便让三轮车夫领我们去了一家竹编工艺厂参观。只是不巧,碰上人家工人午休时间,所以无法亲眼目睹这些巧手生辉。竹编厂是社队企业,厂房简陋,更谈不上什么设备。走进车间,一眼望去,只见些细竹条、专用胶和刀、剪之类平常的工具七零八落的放在桌上,是那种典型的手工作坊。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桌上放了些编了一半的酒具和花瓶,实在难以相信这样粗糙的环境之下能产生出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展示台边,看得我们啧啧称奇。
吃过午饭,下午赶去距平乐不远的金华山。山不是太高,但路很崎岖,且听当地人讲在他们印象当中似乎没有人也没有必要爬到山顶。金华山的开发极为粗劣,也正是因此给人很原始的感觉。山道两旁树竹同生,以竹居多。绿竹长青,苍翠欲滴。我是爱极了阳光下的山野。叶子是那种油亮的绿,所有的树都勃勃生机,一时间,山上的一切都因有了阳光而富于神采。一阵风过,绿竹轻舞,袅袅娜娜。抬头望去,一片纤细的竹林,象一群窈窕的绿衣少女翩翩起舞。山上有许多壁刻,原本就算不上精细,后来也未饰雕琢,但年代久远,属保护文物。我虽然读不懂这些壁刻中的真义,但却知道它们曾是一代人的梦想与祈愿。满山的壁刻与大小的塑像共保众生吉祥。山上有一尊大佛,塑于唐朝,前两年由政府对其重塑了金身。大佛慈眉善目,笑脸盈盈,神态十分生动逼真。走近跟前细观,从其宽松的服饰与微胖的体形不难看出她的原形定然是唐时妇人,由此,更加佐证了它的源起是盛唐时期。大佛旁边有一眼地井,传说是一池圣水,喝了便能消痛治病、益寿延年,于是我们赶紧当了回善男信女,捧起“圣水”一阵牛饮。一路嬉戏,一路攀爬,我们就差手脚并用了。山上有口很大的钟,青铜所铸,已因年代久远而铜锈斑斑了。然以木槌击之,钟声依旧清亮悠远。我迎上前去,敲击铜钟,余音袅袅,在山间回荡。那一瞬间,竟然对“暮鼓晨钟”这个词有了一种别样的感知。走在山路上,俯仰之间,我把金华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站在山腰,举目四望,满山的苍翠,林间清风鸟鸣,十分灵秀。……下山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黄昏的天光照在竹林、山径上,周遭的一切象披了层神秘的面纱,有种若即若离的美。山间溪流阵阵伴着鸟鸣,晓风流岚夹杂着草香。静的真实,动的欢愉在此相互交织,发生而共享了。多好啊,大自然充满和谐的美。
本来打算就住在山脚下的,心里却又总惦着古镇的夜景。大家便当机立断,舍了定金,赶回平乐。回到平乐时,整个小镇已笼罩在暮色下了,格外的恬静。晚上八点,小镇上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都亮起来了!乡村的夜来得早,伴着夜色来临,街道两旁的木排门也都次第关上了,小镇就更显得静谧而且安详。只剩成行的灯笼照着快要入眠的老街,把夜色映得星星点点的一串微红,十分好看。这些在古风犹存的小镇上,伴着轻轻夜风而亮的红色的灯火,是任它再千变万化的都市霓虹永远也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美。美得让人不忍入眠。那一刻,只愿踏着石板路,静静地在红灯笼照出的光影中漫步,一如走过自己亦真亦幻的岁月与流年。这样的日子便不再单单是“美好”和“遂愿”可以形容的了。
夜阑人静的小镇。间或有一两扇木排门还没有完全关上,屋内温暖的灯火与屋外清远的夜风相应和,有一、两位古稀的老人坐在自家的房檐下啪嗒啪嗒地抽着叶子烟,夜中的小镇如此恬静、古朴。夜行于弯弯曲曲的老街,隔三岔五总有调皮的光线挤出门缝蹿到寂寥的石径上,为小镇的酣梦平添了几分灵动的意趣。
站在兴乐桥上远眺,水面波光闪动。宁静的树木,宁静的民居,宁静的夜色。不甘寂寞的灯火象稀疏的星星,在极远处疲惫地眨着眼。朝小镇方向望过去,灯笼的光亮让人有一丝浓浓的暖意,一团团红色的光晕,若即若离,象人生中的美好令人神往却又常常不可企及。脚下的江水,已流过千年,而在有我的今夜依旧潺潺,匆匆而过,在静夜的乡野唱一曲不老的歌。桥上的风,习习而来,夹杂着桂花与金银花的幽香,田野河堤边的虫鸣与蛙噪忽远忽近,忽高忽低,“鸟鸣山更幽”,古镇的夜就越发静谧,静谧得令人悠然沉醉。
远处桥头的那棵大榕树,此刻也已被夜色浓缩成黑黑的一片剪影,一如慈祥的守夜人站在河边,默默无声。再远处是绕在牌坊上的灯,隐隐的,带着一圈光影,完成了小镇夜色中的最后一抹遐想。
与同伴们并肩倚在古老的桥栏杆上,静听水流与虫吟,偶尔一、两声犬吠入耳,都是夜的和声。伫立在桥上,于夏夜淡淡的花草氤氲中,我和同伴相互间没有说话。也许在此刻,所有的言语也都是多余。我们似乎谁也不愿多语,唯恐惊扰了平乐的清梦,更唯恐贻误了小镇静夜的真诚。
我在想,也许,我原本应该或者可以属于这里。这里的淳朴深深的感动着我,这夜,这祥和。所有的一切,都象是在谁的梦中,让我怎愿轻弃,怎愿离开?!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古镇,我愿意,哪怕化作一只蟋蟀,在青青的石板下面或者榕树旁的草丛中,夜夜唱歌。
而又在想,多年以后,我已苍苍,如果还能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晚风中牵着爱人的手,于石桥流水间片刻驻留,那一刻,该是拥有了怎样幸福而无憾的人生呢?
……
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同伴们吵着要回去歇息,尽管我依旧贪恋这夜风和夜风中一切不言的美。但是,还是必须走了。
想到明早,就该作别古镇,作别这里的所有,眼泪就快要流下来。再见,我只能在内心与这前世相许的际遇挥别,再见,今夜一切的美好!
回望。走过桥头,我一望再望。多希望在我的记忆里能将这无比美好的一刻永远收藏。
……
第二天一早,去了夹关,邛崃的另一个古镇,据说比平乐的历史更为悠远。可惜天色不太好,阴沉沉的,一路上有些微雨。到了夹关,迎接我们的是黄土泥泞,同伴有些抱怨。车停下的地方,听当地人说是新街。看了一下门牌,“雄关村”。说是新街,其实也很旧。这夹关镇比平乐镇的感觉更为古老,古老得几近残破。苍白陈旧的木排门上贴着门神,老屋进门处的地上供奉着土地爷,蜡烛被风得将熄未熄,几簇香燃得无精打采,相比之下,成都近郊的农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乡土气息。在街的两旁是农贸市场,小摊倒是一家紧挨着一家,硕大的冬瓜、新鲜的猪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也没见两个买主,甚至都鲜有人问津。见我们下车走过,热情的卖家冲我们直吆喝。可惜这些热情的吆喝得到的仅仅只会是我们微笑的回应。夹关镇上仅有两条街道,新街之外便是一条旧街,旧街在河对岸,由相互平行的三座长长的古石桥连过去。可见夹关镇的这条河很长很宽。河边依然是一排很旧的农舍,鸡犬相闻。河堤的石阶上蹲着几个妇人,在河里洗衣淘菜,尽管水并不十分清亮。我现有的生活距这河边的景象很远,但是我对这一切感觉很好。这就是小城,象岁月一样悠悠的小城。我很喜欢,并且神往。站在桥上拍了张照片,嘱咐同伴一定将那洗衣妇人作为远处的背影拍在其中,远处的树林,远处的农舍,远处的河岸,近处水面点点的微雨,这些,也许就是我所想要的田园生活。如此简单。
过了桥走上旧街,才明白,原来谓之“旧”街是不无道理的。我特地留意了一下门牌,依然是叫“雄关村”,再走一截,这些门牌便换成了“南大街”,不太懂个中原由。因为不逢场,街上清静得很。夹关镇的旧街很宽,所以总感觉两旁的老屋相隔甚远。老屋的街沿上有五、六个年轻人围坐在石桌旁玩长牌。其中一个小伙子无意间扭头时,看见我们一群陌生的脸路过,忙向其他人示意,于是这群目光紧紧追随而至。看不出他们眼里都有些什么,大概是在努力分辨走过的这拨与他们不同的异乡人吧。一直就这么望着,直到我们走远,远到距离足可以阻断他们的目光。想来是等我们远到再也看不清之后,他们才肯收起异样但丝毫没有恶意的眼光与猜想重新回到牌桌上去。不过,印象里这群打牌或者看牌的人似乎始终都很静,默不作声。就象这夹关古镇。
镇上有座古牌坊,上写有“香崖寺文化公园”字样。牌坊已被风霜侵蚀多年,早已褪色,唯字迹还依稀能辨。乍一看,它不过是很旧的一道石作的门坊,没有多少精雕细琢的痕迹,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任何古色古香的韵味了。大概这里的一切只为古老而生,是一些自然而然未经雕饰的岁月遗痕吧。然心里未免又掠过一丝失望。穿过古牌坊,我们顺着石阶而上,经过两座无名而且无形的亭台。石阶两旁的“美人娇”开得妩媚,被雨洗过的树叶也显得鲜活,游移出一丝“公园”的生气。尽管路旁的花木很人工,很刻意,但好歹让我们的眼睛领略了一回微雨中的娴静,不会因为太过空旷而茫然吧。人有的时候,该知足常乐,想到这里,觉得很自嘲。再往上走,到了山坡上,便是“香崖寺”了。
寺庙门口有个放生池,因为少有香客,只剩下一池死水。寺庙很小,仅有前殿和后殿。前殿进门处弥勒佛当堂而坐,一张笑颜,喜迎宾客。敞襟亮怀,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大嘴能笑天下可笑之人。左右两边四大金刚威武而立,正气浩然。进得后殿,但见佛法无边的千手观音,伸出无数手臂意欲援救众生。千手观音的左侧是普贤菩萨,右侧是地藏王,殿内香雾轻绕,供果飘香,虽香火不旺,但却很是祥和。看寺庙的老人家很热情,搬来几张椅子让我们歇脚。据他说这庙的历史也很久远了,十年前进行了一次修整,如今政府又拨款为菩萨重塑了金身。庙内除了我们一行,便没有别的香客,先前以为这里全然不为外界知晓,后来听老人说成都、邛崃、重庆三地常有不少游客专程慕名而至,实在有些妄自菲薄。令我们不解的是,包括平乐在内的所有寺庙中怎么就没见着一个僧人,难道只是些俗家弟子吗?心里想着,却又不便相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离开香崖寺,我们往回走,快要踏上归程。
下山去,过一小桥,桥下的水出奇的清澈。水源的方向大概是从天台山下来的,水流很急,冲在河底的石头上哗啦啦地响,一路欢歌。河岸的草很茂盛,绿油油的。我发现,大凡寺庙旁的水必清,树必直,草必绿,一切都会因有佛缘仙气而丰盈灵秀!想必其根源在于佛家向善,讲求因果,如此一来,均是善之所致的结果吧。
沿原路返回夹关镇上的老街,再次踏上青青的小石板路。走过那排老屋,一间屋前有一根长凳,坐着三个不同年纪的妇人,看样子象在叨家常。不远处三、五个小孩趴在地上弹玻璃球,神情很专注。我在一旁看了良久,他们也全然未觉,真是有趣。这不禁让我想起儿时,自己也曾经跟个男孩子似的趴在地上跟小伙伴们弹过这玩意儿,还玩“打游击”,拍烟盒,“吹战将”什么的,……那时候真好!相比之下,尽管现在都市里的小孩全是玩的电子游戏、变形金刚之类的高档玩具,却没有多少快乐可言,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文明与时代进步带给孩子们的悲哀呢?对面的老屋门口闲坐着一、两个老人。他们的日子就这么单调而平和,每天在一张竹椅上静候日出、日落,坐视生命里无数的清晨和黄昏。不知道这算不算作人生的一种境界?与老人相隔不远处有棵小树,树下的小花猫仰着头转来转去,那模样很是可爱。走得近些才发现树上还有一只,更小,更乖,皮毛也更好看,是那种黄白相间但一点也不觉混杂的颜色,藏在树叶中间,用一只爪子在小脸上抹来抹去,看到我们了,也不表现出惊恐,反倒一副娇羞的模样,惹人爱怜。小镇的铺面大多有狗,这让我一路上一直惴惴不安。而且,那种黑乎乎、凶巴巴的大狼狗和脏兮兮,掉了毛的土狗居多。一阵犬吠,吓得我直往同伴身后躲。突然有个人在旁边得意地乱唱一句“怕狗的人是胆小的,胆小的人是可耻的”,气得我发誓与他立即断交,形同路人,呵呵,再一想,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平安”回成都再说。因为有雨,我们又再一次走上街沿,同伴发现老屋的屋檐角落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燕窝,定睛一看,果然是!燕窝有个出口,就象我们的房门,可是很小,难以想象它们是怎样挤身进去的。突然觉得燕子可真聪明,简直是一些建筑的天才吧。同伴说,燕子是吉祥的鸟,喜欢飞往福地去构筑快乐。这种喜鸟在哪儿筑巢,哪儿就会幸福、安康。若是小镇上的乡亲听得此言,定然会喜上眉梢。
又走了好一阵,也未见镇口的那座桥。这才发现夹关镇原来并不小。走得累了,我抬头望天,不经意间才发现几根电线上停着好多好多的燕子,密匝匝的,在上面歇息,象几行五线谱。因为电杆并不高,所以这些燕子并不象小学语文课文中描述的“无数个小黑点”,而是被我们看得很实在。我长这么大,还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燕子!它们这么安静,而且还这么优雅地站在那儿,斜着圆圆的小眼睛望着我们,象一排小淑女,那么温文尔雅。偶尔,也有一、两只飞起来的,小小的剪尾,灵巧的身体,十分好看!“旧时王榭堂前燕,飞驻夹关电线杆”,我随口戏谑一句,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小镇顿时失去了先前的宁静。哈哈,但愿这行为不算是很不环保。
终于走到镇口。镇口有很多年轻小伙子坐在摩托车上招徕生意,这一幕,象是哪部农村题裁的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哎,真搞不清楚到底是生活模仿了艺术,还是艺术模仿了生活。
我们的车再次从桥上经过,水坝、河堤、树木、农舍,车内的目光一一与它们作别,一时,竟有点怅然。
车出夹关。
路旁一棵棵古老的梧桐,缄默无语。
窗外,细雨蒙蒙,迎面吹来清新的风。
……
两天的行程快要走完,心里有些依恋。
这里的一切都很陈旧,却给了我一片鲜亮的记忆。
石桥流水、古树老屋,黄昏的乡野,夜里的小镇,象一幅历史的画轴,又宛若一本旧时的相册。一切是不言的美。
包括古镇上那些传统的名小吃:美味的“孙血旺”、特色的汤白肉、新鲜的河鱼、色味双全的钵钵鸡、原汁原味的奶汤面、脆嫩鲜香的竹笋烧鸡,每一样都是人间美味,无不让人怀念至深。
所以,谨以拙笔和一颗热爱的心,对这次邛崃的古镇之游,记下些美丽的片段,作伴都市里喧嚣的人生。

转自:http://www.bashu.net/geography/chengdu/qionglai_town_pingle_01.htm8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