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游记之玉龙雪山 |
[游记]丽江游记之玉龙雪山 |
2007-07-16 joema.cn |
丽江游记之玉龙雪山 [ 2007/06/10 02:14 | by Joema ] 经过了早上遛达一圈之后,开始了今日的团体游活动,上玉龙雪山。玉龙雪山在当地人心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很多纳西传说都和这个雪山有关,有一个叫做三朵的玉龙雪山神,而且更加有一个非常哀怨美好的徇情故事,带出了令他们神往的玉龙第三国,这个在后面还会提到。 入口处还有一个牌子 在车上还拍了不少,但是因为隔着玻璃,所以实在没有意思,都有或多或少的玻璃反光。车子停定之后下车我再拍了几张雪山的山脚,对于我这里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来说,高原上到处都是山,实在让人感觉新鲜,何况是雪山呢。我雪也没有见过多少次,仅仅在上海见过一次毛毛细雪:) 这里有一种我没有见过的树,挺奇怪的,它的花(还是果实)往上笔直竖着的,所以拍了一张,但是构图不十分理想。 我们是坐缆车上去雪山,先要经过这样一个入口,众山环绕,而且还有湖泊,不过似乎看上去是人工的成分居多。试了一试反转片,的确色彩浓郁,不过我不太喜欢它红绿表现,但是非常欣赏那天空的一片蓝色,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啊。 坐缆车的地方还很远,先要排队坐旅游区的大巴去到缆车上落点,然后再一次排队。景区肯定是多人的了,这个没有办法。在休息室里面有各种纪念品卖,不过都是一般,看不上什么特色东西。上高原很多人都说吃巧克力补充热量,所以到处都是卖德芙的。我喝了一杯驼峰咖啡,算是当地特产了,味道还不错,价钱就贵了点,20元。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发现了这里的凳子颇有特色: 天花板的装修也挺有当地特色 很快等来了旅游大巴,开10来分钟的山路送我们到缆车上落点。山路修得非常之好,只是似乎也窄了一点,没有看惯山路的人可能会有点害怕也不一定,不过车速不会太快,安全第一嘛。到了缆车的上落点之后,首先看到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这个标示海拔的牌,3356米。 旁边的人就是排队坐缆车的,人其实来回打了几个转,所以实际上的人比看上去多很多,队伍也长,大概等了40分钟吧。在排队的期间,海拔牌旁边有一块介绍这个索道的一块石碑: 索道我很少坐,基本上只是坐过广州白云山索道呵呵。和这个没得比了,从海拔3356到4600多米,小巫见大巫。经过漫长等待,终于上缆车了,我坐缆车的后头,所以俯视拍了第一张缆车上的情况。 索道只需要10分钟就爬完了,不过那种垂直往上的感觉让人激动。经过8分钟之后拍的这一张照片,看一看到天有点灰,而刚才第一张索道照片的起点在这里已经看不见了。 下缆车终于上了雪山啦!拿了一系列的证书,还有一个东巴老人把你的名字写在证书上面的,算是一个留念了。往外一看,积雪熔化了一半的世界,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雪山的人来说,也颇为壮观了。以下雪山景色全部用相机内置的雪景程序模式。 到处都是烟雾弥蒙啊,第一次拍雪景没有经验只好借助程序,否则拍摄失败的话就失去了意义了。在海拔4506米的地方,开始感觉到有些呼吸困难。千万不能走太快,否则更加辛苦。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了吧,不过寻常人都不可以在雪山上呆超过2个小时的,否则身体不适应会加剧。 偶尔看到雪山上面的一路脚印,不知道是谁的呢? 因为走出雪山非常危险,雪很滑,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跌到受伤。因此游人都是走这些栈道,下图是本人望着雪山最高峰发呆,最高峰那里有一面国旗的,可叹我遥望雪山上面的红旗画面被随便叫来的拍摄者粗暴践踏了,哎,所以叫别人拍照也是一个麻烦的地方,总是不满意。(左手拿着的就是氧气瓶) 登上了最高峰4680米,可惜游人实在太多,那块牌子也不怎么好看,照了一下从这个让游客看一攀爬的最高高度望出去的雪山,故意等到一阵打风吹过,而且云不那么厚,太阳出来的时候拍摄了。的确很神奇,刚才还是白茫茫一片,忽然现出了山体来: 一百多米的高度差不多爬了一个小时,慢慢来吧还是不要急的,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坐在栈道上面休息的游人,有些很辛苦的样子,其实就是缺氧罢了,不过有些人为了挑战自己,似乎不怎么喜欢吸氧。其实又是何苦呢呵呵,毕竟一生人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去雪山尽兴啊。 雪山玩罢我们缆车原路返回,一共逗留了差不多2小时,已经饿得不行了,下缆车之后买了一只炸鸡翅,哎除了炸的味道之外,基本上分辨不出来有鸡肉的味道,还是算了,早早下去找导游带我们吃饭吧。这一餐的午餐是包的,不过伙食都说了不会好得哪里去的。食在广州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因为比预算中的时间还早我们就下雪山了,主要是排队的时间缩短了,本来我们预计排两小时,结果一个小时搞好了,因此下午还有一点时间看一去另外的景区游览一下,经过商讨,决定去拉市海。 |
原始链接:http://www.joema.cn/read.php?205 |
转自:http://www.joema.cn/read.php?205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