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成都游记—夜半焚香石经寺—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四川成都游记—夜半焚香石经寺—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16    17u.com

来成都的第三天正赶上除夕,晚上十点多,堂弟忽然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寺庙烧香,我觉得很新奇,就爽快地答应了。等我和梅子简单收拾完匆匆来到小区门口,堂弟和他的朋友已开车等在路边了。
堂弟的朋友是生意人,白白净净挺和气的,姓什么我却没有记住。他见我们说普通话,也用普通话对答,只是听上去舌头有点硬。据他介绍,除夕夜去寺庙烧香是成都的一大胜景,非常热闹,比较著名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文殊院,一个大慈寺,还有一个就是石经寺。文殊院和大慈寺都在市内,石经寺比较远,在龙泉山,距成都市37公里。他说自己每年都去石经寺烧香,一来显得心诚,二来感觉比较灵验。
去的时候,我们走的是成渝高速公路,一路上灯火通明,车却很少,直到龙泉山脚,光线才暗下来,堂弟的朋友打开车灯,一边聊天,一边爬山。车左转右拐,很快就到山顶了,堂弟的朋友忽然哇了一声,说:你们回头看!我们忙往外看,也吃了一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来的山下,竟出现了一条灯的长龙,歪七扭八一眼望不到边。堂弟的朋友说:全是车灯!每年这个时候车位都不好找,所以今年就提前来了。往前走不远,便看见人群了,路两边摆的全是鞭炮和巨大的高香,商贩们正忙着兜揽生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堂弟的朋友把车绕到老成渝公路边停下来,他告诉我们说来时走高速公路,回去只能走这条老路,每年这个时候交警都要进行交通管制。我们在路边半山坡一个户农家找好了停车位,然后徒步向石经寺走去。沿途非常拥挤,人生地不熟的,我担心走丢了,便牵住梅子的手,紧紧跟着堂弟和他的朋友。越往前走越热闹,一路上高香林立,足有一米五六长,在白炽灯泡的照射下,只觉得眼前一片火红。堂弟的朋友却并没急着买香,只是往前走,等到了石经寺的山门前,他才拉着我们花了二十几元钱,买了一些红香和蜡烛。他说一柱高香最便宜也在一百七八十元左右,不划算,佛家不是说“心诚则灵”嘛,只要心意尽到就行了。
石经寺的山门高大气派,上悬“石经寺”和“金刚道场”两块巨匾,据堂弟的朋友说是赵朴初的手迹。我们在山门前留影后,便跨进门去,光线忽地暗下来,眼前出现一个庭院,迎面有一个巨大的香炉,烟雾缭绕,香炉后面是一个大殿,不知供着哪路神仙,庭院四周尽是游动的人群。我们顺着左面的台阶拾级而上,因为路窄人多,只能挪步,所以走得很慢,我就有些性急了,而堂弟的朋友却显得很悠闲,时不时回过头来冲我们笑笑,其实是不是在笑,我也不能确定,黑影里感觉是在笑吧。前面终于出现了火光,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一块平坦的场地,场地左前方有三座葫芦状的圆寂塔,塔前正燃烧着大火,人群围挤在四周,不停地向火里投香束,火舌几乎快舔到半空的树枝了。梅子担心地问:不会把树烧着吧?堂弟的朋友笑道:不怕,有佛保佑呢!佛塔的上面还有一片场地,人群更稠,香火也更旺,透过冲天火光,可以看见一座巍峨的大殿,堂弟的朋友说,那是大雄宝殿,石经寺的最高处就在那里了。山上明显比市区冷,原本想着空气应该非常清新,谁知却充满了呛鼻的烟火味,气温也比预想的要低,都可以看到哈气了,出来时我穿得有些单薄,而现在离凌晨零点还有一个小时,我不禁担心明天会不会感冒,其实这些倒罢了,真正让我极不习惯的是挤在人群里摩肩接踵的滋味,大概是我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住得太久了吧。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几个人便聚在山边的石栏杆旁向着火光观望,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我抽空拉着梅子挤到大雄宝殿前,以香火为背景照了几张相,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景象难得一见,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聚越多,仿佛潮涌一般,我和梅子就不敢随便走动了。临近零点时,堂弟的朋友让我们分别拿出三支蜡和三柱香,向人群挤去,人群中间有一个铁架,上面插满了燃烧的蜡烛,我将蜡烛凑上去点着了,半天却找不到插孔,性急之下就拔掉三支蜡烛,将手中的蜡烛插上去,然后就着火点燃香,离开铁架,向火堆挤去,在火堆前合手朝天拜了三拜,把香丢进火里。等我们挤出来在栏杆旁会合后,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群顿时骚动起来,纷纷挤向火堆,一时间半空中高香飞射,密集如雨,场面之壮观堪与罗马古战场的标枪大战相媲美。
虽然我们明知根本无法靠近大雄宝殿,但还是挤在人群里尽量往前挪,直到寸步难行才罢休,然后远远地合手默念,稍许,奋力向外挤去,将人群甩在身后一溜烟下山了。开车回到市区,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堂弟的朋友问我们去不去爱道堂吃素斋,我很好奇,极想开一下眼界。我们在一条叫做通顺桥的巷口附近停好车,步行走进巷子,没多远就看见一座殿堂,正门牌匾上写着“爱道堂”三个大字,右手旁门也有一块牌匾,却写着:古圆觉庵。我有些奇怪,堂弟的朋友解释说:这里过去叫圆觉庵,民国初年改为十方爱道念佛堂,简称爱道堂,始建于明代。我们从正门进去,有人迎过来,看上去和我堂弟的朋友极熟,他带我们往右绕过一座香烟缭绕的菩萨,前行了十来步,进入一间平房,里面很宽敞,人极多,屋角有一张圆桌空着,围着几把破旧的竹椅,我们落座后很快就有人端来几碗圆宵,味道与家常的并无两样,但由于我是第一次吃斋饭,心里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堂弟的朋友见我意犹未尽,又要了几份麻辣粉,一位老婆婆端过来,味道与庙会上吃的差了一截,除我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吃完,在我的眼里,自己吃的已不是斋饭了,而是一种文化。我们正准备起身,刚才带路的人走过来,送我们每人一件挂饰,一张画着观音的卡片和一张福字,说是庵里的法师开过光的,可以带来平安吉祥。我们道了谢,从侧门走出爱道堂,小巷光线很暗,行人稀少,宁静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想来应该是疲惫已极了吧!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44820.html6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