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游记 十一黄金周,邀上三五好友,我们踏上了前往云南丽江的旅程。 飞机在丽江机场降落已是凌晨时分。十月初的丽江,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到了市区,我们赶紧在古城内找一家客栈住下了。 常听人说:到了云南不去丽江,终生遗憾;到了丽江不上玉龙雪山,遗憾终生。带着对玉龙雪山的神往,次日清晨,我们起个大早,在酒店门口打的准备赶往玉龙雪山。的士司机是一位纳西族的大叔,他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夹杂着纳西语连比带划地给我们讲解了路程和登山的注意事项。我们半懂不懂地点着头,看着他焦急的神情和他用石子在地板上画的简易地图,我着实为这样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还保有这样淳朴的民风而感动。听从了他的劝告,我们备好了氧气瓶、水、巧克力 、干粮等物品,穿上厚厚的毛衣出发了。 玉龙雪山距离市区十多公里,远望如一条玉龙凌空飞腾,玉龙雪山因此而得名。我们没有像大多数游客那样乘坐索道上山,而是选择骑马上去。此时天空飘着零星小雨,山路潮湿微滑,为了安全起见,在较陡的路段我们经常下马徒步行走。可是由于高原反应的缘故,平时轻易能走的一小段山路这时候走起来却狼狈得很。大家叉着腰,吐着气,像蛇一样歪歪扭扭地挪动步子。走了一小段路,我觉得神情有些恍惚,赶紧喝了几口矿泉水,然后一边含着巧克力一边肆无忌惮地大口大口呼着气。感觉还没有到需要吸氧的程度,心里暗自鼓励一下自己,又继续向前走。在途中遇到两个同样骑马上山的游客,男的是一位外国朋友,女的听口音大概是四川人,他们俩都戴着灰色翘角的羊皮帽子,身上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马鞍上挂着氧气、干粮等登山用品,一副装备齐全的样子。看到我们,愉快地打个招呼,于是大家便结伴同行。马夫说,上玉龙雪山想要看到冰川是需要运气的,碰到不好的天气,比如像这样的阴雨天,能见度低,也许什么也看不到。听他这么说,心里有些失望,但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行。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地面很湿,泥土混着水和马粪,稀稀松松的,我的马儿“哈里”走起来越来越费劲了,总是走一小段路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后面的马也就全部跟着停下,马上的游客在后面大声叫着“哈里”的名字,催促它继续前进,这成了山路上一道滑稽的风景。忽然我感觉马的重心向左倾斜,后面的队友“啊”地惊叫一声,我往下望了一眼,“哈里”的一只前蹄陷入了松软的泥土。我立刻意识到情况的危急,旁边就是万丈深渊,一旦滑下去必定粉身碎骨。慌乱中我用力把缰绳往右边一拉,哈里把左脚一抬,向前迈了一步,马身又恢复了平稳,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这才发现拽着缰绳的手里全是汗水。有了前车之鉴,在这样泥泞的地段大家不敢再骑马了,决定走上去。越往高处气温越低,一个队友穿得太少冷得打起了哆嗦,脸色都发紫了,我正要把外套脱下给他,这时,那位外国朋友把他自己身上穿的羽绒服脱下来递给了他。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4680米的观景台。没有梦想中的大雪纷飞,也没有冰天雪地,只有细雨霏霏,寒气袭人。只见满山生长着松柏一类耐寒的植物,满山的巨石林立。雾气笼罩着雪山,飘飘渺渺,如梦如幻,似仙女舞动的纱衣,给雪山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过了一会,太阳忽然出现了。或许是阳光的反射作用,对面起伏的山峦全变成了一片银白色。极目远眺,山下的大片草地已不再是绿色的了,在阳光的映照下成了一片耀眼的金黄。草坪的中央有几个天然形成的湖,湖水异常的蓝,蓝得纯净,蓝得透亮。蓝色的湖水镶嵌在金黄色的草地里,色彩是那么鲜明亮丽。这是我从未看到过的奇异景象,况且是站在我所到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我伫立雪山上,感受雪山的巍峨壮美,感觉自己的沧海一粟。 可惜的是,直到我们返回的时候,雪山仍然没有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我们带着虔诚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