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和本网许可,严禁转载。 金堂的云顶山,在我没有游览之前,以为是很远的山中有一座小庙。我知道云顶山的名字,已有很长的时间,那是在十多年前,成都市的有关部门在调查协调云顶山一座重要建筑物时,我知道金堂县有一座云顶山,山上有一座修建已久的寺庙。虽然我知道云顶山这个地方已有十几年,但是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地处偏远,庙小名也小。昨日亲临其景,由此改变了我多年对云顶山的偏见。其实,云顶山名大庙不小,交通非常方便。 云顶山较高,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遗址。山顶寺庙历史悠久,据说建庙时间已有1700多年。 我们从成都经城南高速路到云顶山脚下只用了半个小时。除驾驶员直接将车开到山顶外,我们都徒步上山,沿着山梯拾级而上。开始就是连续的500级石梯,让那些平时少锻炼的、年龄大的、体力弱的人脚粑手软、心跳加快、气紧气短,不时要停下来来休息一下再往上走。好在我出生在农二哥家庭,从小就习惯了爬山下坡,在上山的一行人中,我的速度最快,冲在最前面,前面没有什么游人。到半山腰时,怕走错路,偶尔碰到两个到得最早从山上下来的游人,问他们到山顶还有多远,他们的回答相当有味道,说:还远,一直往上走,走到能看见太阳的地方就到了。我继续沿着走小路而上,进门后就一直往上走。 当我从正门出来的时候,才知道我进去的是侧门。要不是从正门出来,我还以为我进的就是正门。从正门进有门票1元提示,有人卖门票;从侧门进没有门票提示,也没有人卖门票。 寺庙建得比较大气,一个殿堂比一个殿堂高。正门前立着两尊大的石狮,正门两侧有两个大字特别显眼,一个是繁写体的“龙”字,一个“虎”字,左边是“龙”,右边是“虎”,两字均为浮雕,灵气活现,龙有龙胆,虎有虎威。中殿是大雄宝殿,最高处是天祖殿、天宫殿。寺庙内有文殊菩萨,有千手观音,有碑停,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大门前的路边有一个小吃摊点,主要经营煮凉粉。我从寺庙大门出来碰见认识多年的朋友,一个单位办公室的秦主任,他们说刚才在这里吃了凉粉,味道很不错,坚持给我买了一碗。我这个人在外面没有习惯主动买东西请别人吃,也不大习惯随意吃别人买的东西。凉粉摊老板说,吃嘛,这是最后一碗,只有这一碗了。再三推吃不过,便坐下吃起来。我知道,我吃的不仅仅是一碗凉粉,我是在吃下朋友的真诚。凉粉中有两节短而嫩绿的青笋尖,白色和绿色在凉粉中显得格外清爽。凉粉的味道之好,我没有想到。在吃之前,我以为在这样的地方做出来的凉粉,不会有什么好的味道,要吗是酸,要吗是辣,要吗是咸。当凉粉进入嘴里后,我才知道我最实的想法错了,凉粉带点微微的可口酸味,吃下后很爽、很舒服。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在这里,我想说这样一句话:要知道云顶山上的凉粉味道好不好,就得亲口尝一尝。云顶山的凉粉不吃不想吃,吃了还想吃。 山上只有凉粉卖,只吃凉粉不能算是吃了午饭。走到了山顶,观看完了寺庙,还得找地方吃午饭。此时到镇上或回成都吃午饭都没有达到期望的目的,还不能说是尽兴而归。到哪个地方午饭最合适,下山到三溪镇白庙村。那里是生态村,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特别是这11月和12月,一片片丰收的景象,硕果累累,黄澄澄的掛懑枝头。中午在农家乐吃了午饭,下午在果树边上摆上一杯茶,搓几个小时的麻将,收获着丰收和快乐。农家乐的老板说,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要买价格不贵,可以自己到树上去一个一个的选。 从成都到云顶山有四得:一是看云顶山的寺庙,二是吃云顶山庙前的凉粉,三是下山后到白庙村的生态果园喝茶打牌休闲,四是养心健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