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城市日记――成都市7月19日金沙遗址-蜀风雅. |
[游记]城市日记――成都市7月19日金沙遗址-蜀风雅. |
2007-12-03 cctv.com |
抄录 “蜀风雅韵”川剧节目单的介绍如下 开场锣鼓:闹台.闹台以川剧锣鼓作为主要演奏乐器,四川地方特色突出,韵尾十足,音乐气氛喧闹,富有感染力,烘托出一片热闹欢喜的祥庆之气。旧时正戏开幕前招揽观众,活跃气氛的一种形式。 川剧折子戏;川剧,是以昆腔、高腔、皮黄、乱弹等剧种和当地民间小戏"灯戏"融为一体的罕见剧种,技艺细腻、语言幽默风趣,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折子戏是一部戏剧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一段,经典作品有"射雕"、"石怀玉惊梦"等。 传统杂技;杂技是中国最古老的表演艺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融合了现代杂技的套路,生动、惊险之中流露出传统艺术的长盛不衰的魅力。 胡琴独奏: 胡琴原是少数民族的弹弦乐器,后来传入中原,经过改良与创新,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它既能表现舍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其实壮观的意境。 手影戏:手影戏,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东方戏曲艺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你是,是对双手的一个小小的礼赞。手影戏是指利用日光灯伙灯光降活动的手形投射到墙面或者帷幕上的一种民间艺术。手形在不停地变化,投射出来的影像也随之变化,生动无比。 川剧特级表演“变脸吐火”:变脸、吐火,是川剧中独一无二的神秘绝技,源于古西蜀,驰名中华梨园。变脸者以魔术般的技法,瞬息间变化脸谱,更与吐火神功的诡异结合,以显示人物内心和剧情的急剧变化及内在张力,是川剧中刻画人物最有力、最浪漫的艺术手法。 民间绝技:杖头木偶.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源于汉代,最初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风格庄重肃穆,宋时表演划为木偶戏,元明清以来流传民间,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杂耍。杖头木偶是一种人偶同台演戏的民间绝活,这种木偶历史悠久、造型精巧、技艺繁复多变,操作难度极大。 川剧折子戏:滚灯."滚灯"是川剧小丑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川剧中久负盛名的独门绝活。语言诙谐,不拘一格。书生皮金迷恋赌博,其妻怒其不争,训练出"滚灯"这一技巧,推动情节的发展,处处令人捧腹。 “蜀风雅韵”使观察团一个晚上即体验了千年的西蜀传统文化,其精彩不可言传。 文/谭祎波 图/ 林虹 王若冰 谭祎波
|
转自:http://finance.cctv.com/special/C18205/20070803/107897.shtml4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