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蓉城游记——第二回雨中黄龙溪 |
[游记]蓉城游记——第二回雨中黄龙溪 |
2007-07-16 live.com |
January 13 蓉城游记——第二回 雨中黄龙溪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成都的天气总是阴阴的,但不似北方干冷,空气中是南国特有的湿润,冲个热水澡(很舒服的那种),离开客栈,信步街边,发现公交站很近,查看后乘某一路车前往新南门旅游汽车站(在成都的日子公交没少坐,一方面是实在方便,武侯祠门口到四处景点几乎都有车,另外是坐公交车可以打入当地人之中,近近的品味当地人的喜怒哀乐,颇有意思)。 网上大名鼎鼎的新南门汽车站学名是“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去往川内各景区的大巴、中巴和小巴,各趟车的时刻和票价一目了然,大概10点15分到车站,10点30刚好有一趟车,车票13元,遂起程~ 中巴上算偶只有四名乘客,真是淡季,一路到华阳(成都市郊某县),被乘务员热情的带去了另外一辆等在路口的大巴,大巴很快起程(这一路来回一共做了4辆车,一辆比一辆破,但还算性能良好,没有抛锚,汗~) 离开成都1个多小时,古镇赫然矗立,蒙蒙细雨中,偶对之,一时无语…… 第一幕 误入古寺 转了转才知道,古镇早已无存,眼前的黄龙溪只是修旧如旧而已,拍了些照片,索然无味,买碗豆花,坐在青石上细品,口里的辣香却抵不过心中的失望。 婉拒了几个吃饭的邀请,钻入一条小街,眼前却闪出一座小庙,共分两进,慢慢踱入,庙宇清秀,装饰独特,在第一进的弥勒殿里见一个老太太在捻灯芯,好奇,遂上前攀谈,没想到大娘第一反应就是抓了满满一大把花生(偶这辈子还没吃过这种带尾巴的花生,很新鲜)塞在我这个漂泊游子手里,微笑着问寒问暖。 她是从成都来的,在庙里“耍”了十几年,受住持所托记录捐赠功德之人,一番畅谈,心底却有无限痛快,告辞而去,大娘笑颜相送。正殿在整修,一位老者正轻轻掸去古画的灰尘,看我一眼,却视我为无物,寺庙着,本不是我等世俗人之所,老者心静,钦佩~ 第二幕 唐家“小”院 继续在小巷中探寻,寻得“小”院一座(加引号因为其自称大院,但是真的很小……),空无一人,潜入观望,各屋中都有独特的物什展示——文革旧物、川中摆设、酒饭茶食,颇有趣味~ 第三幕 小镇即景 比起前面提到的古庙,其他的几座寺庙可以用索然无味形容了,唯一有趣的,也便是一只可爱的猫咪了,拜垫上可能暖和点吧 其他的,青石坎(青石砌成的防波堤),担水巷都值得一瞧~ 牌子上写的“当心落水”,雨中,黄龙溪水涨,水势的却颇为可观,不过走在青石坎上,最恐惧的时刻是在前方发现一地新鲜剩饭,莫非是旁边窗子里倒出来的~~~寒,这么窄的路~ 黄龙溪之旅注定要以老婆婆开始,以老婆婆结束,一位大娘卖的特产引起了偶的注意,大娘不会普通话,一位好心的大婶从旁“翻译”得知,这是用黄豆煮熟,捣碎,加入盐巴和当地香料,用苇叶包裹晒制,可以用于炖肉或者作为咸菜下饭,花1块5毛钱买下一串,算是个纪念吧~ 游玩已毕,得知回成都的车还要等很久,遇到一对好心母女指点,坐车到华阳,然后换车回成都,快且方便,共花9块5毛钱。 尾声…… 在蒙蒙细雨中,古镇渐行渐远,感谢这蒙蒙的雨,雨的抚慰使“古”镇更加清幽,感谢慈祥的老婆婆们、好心的大婶们和美丽的姑娘们(成都的女子似乎保有传统的贤良淑德,但有询问无不热情相告,体会颇深),是她们使得偶得古镇行悄然生色,感谢奔流的黄龙溪,它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气质,古镇之行,茫然而来,满载而归。 下回请看:蓉城之行——第三回 草堂青翠 |
转自:http://icecold-bing.spaces.live.com/blog/cns!ec6f6722c37acc07!748.entry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