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5年一路向西 川西行稻城亚丁游记D10~D14 |
[游记]2005年一路向西 川西行稻城亚丁游记D10~D14 |
2007-10-18 360quan.com |
2005年10月3日D10阴丹巴---日隆 豆浆、油条典型的上海早点,让我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此时或许已开始倒计时,掐着手指算我回家的日子了吧。 整个丹巴要道上,POLICE们维持着几乎堵得一动不动的车龙阵。四川丹巴藏寨以中路、甲居、聂呷、美人谷最 为突出,远远看去,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藏在密林深处,构成一副绝妙的山寨画卷。而此行中余下最后一个必去不可的地儿就是甲居藏寨。 绛红色的梯形石屋,告诉我们,那就是甲居藏寨。丹巴藏民住的房子多为四层,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贮藏室和锅庄房,三层做居室、经堂,四层被称为“拉吾则”,它很像牦牛头,代表着丹巴人的牦牛图腾崇拜。在二层和三层的屋顶上有“L”形平台,可供晾晒粮食和家人休憩。在丹巴,无论你走到哪儿,都能见到美丽的丹巴女子。丰收时节,红的辣椒、黄的玉米装饰着藏民的房屋。在自家门 口叫卖水果,成了这时另一道风景线。每到秋天,树上的果实吃不完,会掉落在树下。问他们那么多的水果为什么不想办法运出去卖,而宁可让它们烂在地里,高昂的运费使得他们不得不眼巴巴的看着果子从树上掉落。 国庆山里的娃娃也都放假在家,看到游人也都十分热情。有一小男孩带着我们上他家 去参观,孩子告诉我们上学的路很远,必须踏着山路一直走到城里,也就是我们早上出发的地方。天那!好在一星期回来一次,要不这些娃儿得花多少时间在往返中啊。山里的娃儿上树就是快,嗖的一声,已站在了枝头采了不少果子给大家解谗。来到这最大的藏居---扎瓦措民居,墙上醒目的挂着“电视连续剧《格达活佛》拍摄点”这一旦摊上点名气,无一例外的商业化了,参观还得买门票。。。。。。话说回来,那地儿虽商业化了但那股感觉保持的很好。走道上,大片的红辣椒,地上晒放着玉米棒,红的黄的美极了。 中午12:45离开甲居藏寨赶到了位于阿坝州的小金县。一进入这显然感觉就大不同,不单单有藏 族的打扮,更有许多羌族人的身影。 站在小金红军会师广场,让我想起了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四川小金县。会师后,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啊呀怎么想起了长征,准是饿糊涂了。吃过午饭,醒了醒脑,转眼已在排队进双桥沟。学生票130元/人,成人票160元/人,包含了80元的车费贵啊~~~冤啊~~~只有规定的景点才能下车采风,加上天气不好没能看清四姑娘山,总之这钱花的冤枉。 半小时的车程到了日隆,老板是司机的朋友,感觉蛮照顾我们的。吃过晚饭,老板当了回圣诞老公 公给每人派发了糖果,不久打进了我们的牌坊。惟独我单调,对牌丝毫没兴趣,只得摆弄起相机,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2005年10月4日D11雨日隆---成都 有首歌叫“分手总是在雨天”行程已接近尾声了,就要离开这康藏高原了,唏呖呖的小雨,从一大早就开始下个不停。都江堰的午饭已丝毫回忆不起来了,一口气赶回昌都宾馆。
|
转自:http://blog.360quan.com/u/f6f7d/show/4506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