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稻城 |
[游记]稻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四、高城镇——理塘 从新都桥出发,下一站是住理塘还是住雅江成了我们争论的话题。理塘海拔3970米,雅江海拔2690米。住雅江,因海拔低,晚上会休息的好一点,但是,低海拔的雅江没有什么特色。由于理塘的海拔过高,高原反应较为严重,走川藏线的人往往不愿在此扎营。最后结论是:来的就是高原,玩的也是高原,如住雅江,虽然没有高原反应,却错过了理塘一早一晚的美妙光线,拍照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即然走到了全国最高的小镇了,也应该体会一下最高城镇的生活。雅江停一下,理塘住一晚成了我们下一步的路线方针。讨论背后的事情,我心里最清楚,朋友们是看我高原反应比较严重,不想看到我晚上的痛苦表情,所以才出此下策,考虑住雅江。其实我这个人并不需要那样去担心,我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上高原也不是第一次了,高原在我脚下已被走过了多次。 新都桥本站没有汽车,我们只能坐过路车,到理塘的车多是成都或着康定发往稻城的,因怕坐不上车,我们早早的就在汽车站候着了。我们坐在新都桥车站房檐下的长凳上,初升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身上,大家紧紧地挤在一起,就像拧成的一股绳,谦让、关心、帮助、快乐始终伴着我们这个临时的“三州小队(郑州、广州、苏州)”。当汽车带着一股沙尘暴闯进汽车站时,我们失望极了,汽车又脏又旧,行李仓就像垃圾箱,可怜我的大包无可奈何地委身在这等地方。上了车,看到驾驶仓内能换的都换了,连手刹都是自己焊的,具体是什么牌子的汽车,大概除了司机谁也猜不出来。司机师傅竟还向我夸耀说:“破是破,地道货。”不过这一路翻越了两座四千米以上的山口,一路超车竟能安全到达理塘。 出了新都桥镇西行不远是个岔路口,向北是去塔公草原、道孚方向的川藏北线,向西是去理塘、巴塘的川藏南线,我们乘坐的长途车走川藏南线过雅江到理塘。从新都桥进入川藏南线,路旁形式多样窗棂色彩各异的民居是最出彩的了,一幢幢独立的小楼点缀在绿野之中,藏族有很多分支,在这一带聚集了独特的木雅藏、黄教、黑教、本教等,这些民居在外观和装饰彩绘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同分支民居的格局也不相同,有的在房顶垒制了白塔,有的在房顶插着各色的风马旗,房屋墙壁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保持原色的,有刷成黑色的,有涂成白色的。令我深感奇怪的是,有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连成一片,而有的民居独居山中旷野似乎与人隔绝。咨询了常年在这条线上开车的司机师傅得知,藏族人的生活关系很复杂,有的以前是游牧民,独居惯了不愿跟别人挤在一起,有的是与周围的村子里教派不同,不愿意把房子盖在一起,有一夫多妻的,有一妻多夫的等等原因很多,这些人往往喜欢独立生活。这些生活上的,性格上的独立者那儿都有,只是没有地方盖房子而已,只有藏区这些地方,地多人少想怎么盖怎么盖罢了。 从新都桥到雅江汽车平稳地行驶在国道上,没走多远就开始走上山的路,翻越海拔4412米高尔寺山。高尔寺山顶的一段行程,让我心潮澎湃倍感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山峦和峡谷特别大气,层层起伏的山峦,由清楚到虚幻最后是一片苍穹。白云更是厉害,肆无忌惮地铺在了公路上,任凭汽车碾过,仍是聚聚散散,那种质感,真让我有一种想躺上去睡一觉的冲动。黑白两色的牦牛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到了高儿寺山口的时候,蓝天下彩色经幡迎风飞舞,就像一首恒久的歌嘹亮地唱着。过了山口,山路开始逐渐向低海拔过度,路边有了树,树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有了大块儿的田地,田地里种的玉米已经成熟,藏族老乡把玉米摘了放在路边烤熟了卖,树的种类也不少苹果、核桃、杨树较多,山上的植被茂密。屡次在高原行走,发现生活习惯与海拔高度息息相关:高海拔的人们多以放牧为生,生活简朴单调,卫生条件极差,他们多是文盲,性格开朗豪放;生活在中海拔的人除了放牧以外有了小块田地,经济活动增加了,织土布、采松茸、种果树、做小生意,生活和人际关系开始复杂,卫生条件有所改善,认识字的人多了,有人开始向往城市生活;处在低海拔的人,农村人以种田、养殖、手工作坊为生,城镇人以工作、制造、经商为生,生活奢侈思想和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为人处世小心谨慎。总的来说:海拔越高,人相对越单纯;海拔越低,人相对越复杂。 汽车行驶在柏油路面,这是我这次出行这么长时间走的为数不多的好路,海拔2690米的谷地,令人们有点昏昏欲睡,进入人口稠密地方时,我知道雅江到了,过了隧道过了雅砻江的桥,走了两个急转弯后,雅江车站到了,汽车要在这里停一段时间。 雅江隐藏在高原的横断山脉沟壑之中,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山区县城,由于雅砻江绕县城而过,雅江古时候又称“河口”,藏语称其为“雅曲卡”,因雅江西进南出穿境而过,现又改称“雅江”。雅江县城不大民居房舍小而拥挤,从县城隔江相望,对面山上鳞次栉比地盖满了小房子,举起相机看看,取景框里满是电线电杆,照相的念头顿时被“电”了回去。从车站向上走进入县城,城内商贾林立,多是小生意人,人朴实和善。雅江是川西有名的“松茸之乡”,山中珍奇植物丰富,松茸、蘑菇、木耳是其特产。 雅江到理塘还有“很远”的路程,说很远这只是山里人的说法,汽车在山里每小时只能跑二、三十公里,一百四拾公里的路程,的确够跑了。休息补给过后,我们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旅程。出了雅江,汽车复又开始“登”山,重重叠叠的山峦,一层一层的挡在我们眼前,大朵的白云浮在山峦之间,看上去就像飘着的大棉花团。我们要翻越的剪子山山口4659米,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高度我已基本适应,也就是说,我已战胜了高原反应。汽车在“天路”上行驶,快乐的心儿像在辽阔的天空飞翔,望着窗外越来越广阔的草原,心情非常的舒畅,不知不觉小曲儿已唱了起来。 白云悠悠的山下,草原上放牧着许多牦牛和马,在草原的广阔处,扎着白色的方形大帐篷,黑色和白色的小帐篷点缀在大帐篷四周,据一位同车的藏族人讲,那是寺里的喇嘛,在为游牧部落的信徒巡回做法事,要做好多天呢!看到草原上忙忙碌碌的人们,觉得此刻他们是在简单中幸福着,尽管生活很艰苦,尽管他们居无定所,他们也能被自己心中的佛如此关怀。 理塘到了,理塘在耀眼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到了理塘,原本去留的讨论真是有点可笑了,这么美的高原景色,留下是毫无疑问的了。理塘的海拔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日照时间长,海拔4080米的理塘比日光城拉萨高出了400米呢!天很蓝,因为天好,白云悠悠地浮在县城四周,让人总想把时光凝固在这一刻。 就近安排好住宿,我们迫不及待的走进理塘。对于理塘我们没有太多的攻略,同车去稻城的游客,大多不在此停留,问起原因,都说理塘海拔太高不想久留,看来患恐高后遗症的人还真不少。我们留下了,那是理塘的景致诱惑的,理塘让我看到了康巴藏区藏传佛教的魅力与辉煌。 理塘北面山上的长青春格尔寺,因为有红色的寺墙和眩目的金顶,首先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先去转寺吧?我们这样说着,寺庙是藏区的灵魂啊!走在正在修路的车马村里,在路旁洗衣服的村民热情的给我们打招呼,天真的眼神,传递着一种温馨,我们回应着,你好!扎西德勒。小孩子更是可爱,围着我们开心地转着,嘴里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一看我要给他们照相,立刻跑的远远的站在那里,看到我们拿出巧克力,才又忸忸捏捏地走过来,用黑黑的小手接了,复又远远地站在那里,抓着巧克力的小手攥的紧紧的,偶尔看上一眼,眼睛似乎在笑。走了一会儿,大家都在喘,我们就近找了别人家院墙下的阴影坐下休息。身后跟着的一名日本女游客,此时也独自坐在车马村的路旁,紧闭双眼默默念叨着什么。 碰到曲珍的时候,曲珍正抱着妹妹的孩子,站在家门口晒太阳。我们往小孩的手里塞了几块巧克力,问曲珍能不能在她家的院子里照相,曲珍笑笑说:“可以,你们想照就照吧!”大家很高兴,便一窝蜂地冲进院子拍照。曲珍看我们高兴,又把房门打开,请我们到她家坐坐,受宠若惊的我们几个,欣然接受了曲珍的邀请。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楼下的右手墙角垛着大堆的牛粪,旁边放着曲珍儿子的摩托车,一些农具靠着墙摆着。左侧是栓牦牛的地方,沿着木楼梯上到二楼,客厅、卧室并排排列着,客厅里彩绘的壁画和装饰性极强的窗饰。客厅里沿墙是一圈可以坐的柜子,柜子上面放了软垫算是沙发,沙发前放着茶几,茶几上面用鲜艳的颜色画了藏八宝,曲珍告诉我们那是她的大儿子画的。以前,他的儿子喜欢看别人画新房子的窗、柜子等装饰,有一天自己就画起来了,现在经常有人盖好了新房请他去画。我坐在沙发上,抱着曲珍的小儿子,看着屋子里的陈设,沙发对面靠墙的柜子里放着佛像、藏药和酒瓶杂物,柜子上方贴着已故班禅的画像,客厅的家具简单实用,阿坝、甘孜、迪庆都属于后藏,归班禅管辖。走出客厅,我沿木梯上了第三层,三层是个平晒台,上面有一座小白塔和插了经幡的小台子,站在晒台上,周围的景观一目了然,就连两个偷懒的喇嘛在山上高墙下的阴影里打盹儿都看的清清楚楚,还看到了长青春格尔寺的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山顶玛尼堆上插着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飞舞。我从楼上下来时,广州梁、广州陈和苏州秦、苏州吴正在跟曲珍聊天,我们一起在曲珍家的客厅里拍了照片,告别了热情的曲珍。 出了车马村,看到山坡上有一家十几口人在围着的草场边坐在一起喝茶吃饭,原以为他们是在野餐,过了一会儿看到他们起身在草场里干活,才知道刚刚那是在休息。正呆呆地看着,山顶上传来了歌声,蓝天里两个小女孩儿的身影,一前一后地走着,歌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我按着太阳穴大声的问她们在干什么,两人回答是在捡烧火用的牛粪,两人用手中的铲子不断铲起地上新鲜的牛粪,放进背后背着的背篓里。 长青春科尔寺很大,最初是一座黑教寺院,明万历年,在藏传佛教的教派斗争中黄教占了上风,由三世达赖喇嘛亲临长青春格尔寺寺院帮其改为黄教寺院并主持了开光仪式。由于历年的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康巴藏区草原上一座最大的黄教寺院。寺内现在还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彩色壁画,做酥油花是长青春格尔寺的强项,每年的正月十五有盛大的酥油花会。 长青春格尔寺又称理塘寺,由于不是节日,平时来理塘的人又不多,长青春格尔寺显得格外清净。我们是从侧门进的寺院,由于一行人中多少都有点高原反应,大家行动比较缓慢,寺院的古墙,很有一种沉淀了历史的沧桑感,引的我们又是拍照又是怀古,我们坐在墙下堆积的圆木上,看着山上连绵的古墙,大家窃窃地私语,惟恐惊醒了寺院内的百年神灵。我则一直处在一种发呆的状态,此时我的脑海好象已经干涸了,就像苍凉的罗布泊,呆呆地坐在那里晒太阳,世上的一切仿佛都与我无关了。呆坐状态感觉很好,像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却又有点力不从心,看着阳光下的一切,像是在思考,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看太阳渐已偏西,还有到理塘草原拍夕阳的渴望,不得不互相催促着站起身,匆匆走过大殿、经堂、佛学院。理塘的玛尼堆拌着了我的脚步,藏区走了不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玛尼堆,全是彩色的玛尼石,堆积成了一个大大的垛,看上去华丽却又庄严,以前见到玛尼堆,总是必恭必敬心里崇敬有加,恐有不恭之处。理塘长青春格尔寺的玛尼堆很美,看上去很亲切,总让人想多看一会儿,是值得细细欣赏的那一种,玛尼石多是刻了“”的六字箴言,也有刻了蛇、狗、猫等一些小动物的玛尼石,色彩夸张渲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bf81d0100065g.html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