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一日,同学相邀到川南名城自贡富顺吃豆花、内江隆昌赏牌坊,同事说自贡到富顺的路段正在整修,路况很糟,我决定放弃此行。周七一早,刚起床一会儿,同学跑来说改道隆昌一样可以到富顺,于是我和儿子赶紧收拾一番,带上早点匆匆出发了。 我们驾车上了成渝高速公路,路上车辆不多,车子飞速向前,车窗外朝霞满天,葱茏的山林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霞光之中,洁白的云儿漂浮在湛蓝澄明的天空,儿子快乐得像小鸟一样喳喳地说这说那。进入隆昌境内不久,天却灰暗起来,竟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打着车窗叮咚作响,车轮激起阵阵水雾。前段时间隆昌暴雨成灾,很多乡镇被淹,损失严重,我们单位还捐了不少款物,这里真是雨水“丰盈”啊,群众又该受困了。 富顺西湖 我们从隆昌下了高速路,驶上了通往富顺的高等级公路,大约40分钟后到达了富顺县城。我们来到了位于城中心有着“小西湖”美誉的富顺西湖,一到湖边,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碧荷,朵朵红玉犹如婷婷玉立的红妆少女露出羞涩的笑靥,在细雨微风中轻轻摇曳,尽显清新美丽。荷花是我最爱,爱她的高洁无邪更爱她的率直纯真,李商隐有诗云:“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诗正是描写荷花这种率直纯真的性情。 富顺西湖留影 富顺西湖布局巧妙,湖水环绕五府山,迂回曲折,亭台楼榭,雕梁画栋,白玉回廊,曲折悠长,游船穿行于丛丛翠荷中,荷香缥缈,令人陶醉,还真有点杭州西湖的味道呢。 江姐一家 湖边的五府山是一座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清幽宁静,这里长眠着一百多位解放初期在缴匪中牺牲的英烈,他们大多是西南服务团的北方籍战士,好些人连姓名都未留下。陵园的烈士纪念馆成列了富顺县自建党以来各时期牺牲的烈士生平和遗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家喻户晓的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了,她是现自贡市大山铺人,解放前自贡归属富顺管辖,所以仍旧把她算做富顺人。相片中的江姐脸儿圆圆的,长得秀气斯文,有些羞涩,比荧幕形象更显文弱,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经受酷刑,严守机密,慷慨就义,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的陵墓也在陵园中,他是富顺赵化人,举人出生,富顺大才子,政变失败后他和谭嗣同一道被慈禧太后杀害。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方塑有他的头像,墓志铭由著名历史学家赵扑初题写。 出了陵园,已是午饭时间,我们来到富顺著名的“雷三”豆花饭店。富顺豆花之所以誉满全川甚至全国,主要是石磨磨制出来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窖水清甜可口,再有就是它风味独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 制作蘸水有两个独道的制作工艺,一、海椒需用石碓窝舂出来;二、豆油是特制的:将豆油装于大垆缸内,把适量丁香、广香、肉桂、胡椒、花椒、大料、砂仁、紫草、甘松、甘草等用纱布包着放入其中,泡四至五天,再把豆油放到锅里煎制,据说一斤只能熬出3两豆油来。 当地人喜食豆花蘸水,常买来吃面条、拌凉菜,他们还用豆花蘸水做出了“富顺香辣酱”,在四川省内外激起一股调味品“旋风”,如今,富顺香辣酱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富顺每年都要举办“豆花节”,在评出的十大“富顺豆花名店”中,“雷三”豆花店名列前茅。 一会功夫,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豆花端上来了,只见豆花雪白如玉,蘸水红亮透明,窖水清亮醇香,我们迫不及待拿起筷子,豆花很绵扎用筷子即可挑起,将豆花拈到蘸水里,然后将豆花和着米饭咽下,再喝一口窖水,如此这般吃法香、辣、鲜、醇皆具,回味悠长,窖水清香甘甜,没有一点涩味,这是别的地方做不出来的,成都也有不少“富顺豆花店”,可大多是冒牌货,味道根本不正宗。一份豆花饭包括豆花一碗、米饭一碗、蘸水一个,共计2.5元,价廉物美,非常实惠。豆花特下饭,儿子连吃了3大碗米饭呢,我们在店内买了几盒礼品装豆花蘸水带回去。 隆昌石牌坊 吃过豆花,踏上返程,我们来到了距离高速路出口不远处,隆昌新建的南关石牌坊古镇,早就听说隆昌是“中国石牌坊之乡”,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石牌坊群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驿道中央,共有13座,“古镇”里有7座,据说隆昌现存牌坊17座,其余4座分布在几个乡镇。 隆昌石牌坊群,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原有70多座,现存17座,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牌坊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石质牌楼式建筑,大约宽8、9米,高10来米,坊间距离大概10余米。牌坊呈金字塔型,上面雕有人物花卉鸟兽,雕工精美,惟妙惟肖。从牌坊正前方看过去,牌坊群的飞檐翘角特像千手观音,颇为壮观奇妙。 牌坊沉淀和蕴涵了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古镇中央的一块巨石上,著名的“巴蜀怪才”、“川剧鬼才”魏明伦为石牌坊古镇撰写了《牌坊赋》,文字精美绝伦,颇具古风古韵,不愧大家之作。 我仔细看了看,牌坊群基本都是贞洁牌坊,孝节牌坊很少,每座贞洁牌坊上都刻有数十位女子姓氏,望着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很是感叹封建社会女人们极其低下的地位,女人们只有嫁人后才有个随夫姓的像“张李氏”、“刘王氏”这样所谓的名字。女人们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得再嫁,只能在孤寂中默默度过一生,而男人们却可以有名有字、三妻四妾。真是庆幸俺们女子生在了新社会,丈夫休了可嫁,死了更可再嫁,嘿嘿。 牌坊周围是以戏台、青石文化陈列馆、塔楼为主的仿古建筑,和牌坊有机结合,重现明清商贾云集、川流不息、从容优雅的巴蜀民风精髓。这里的商铺和众多的旅游胜地一样,以销售珠宝玉器、文字书画和各种工艺制品为主。戏楼上两个演员正在排练节目,诙谐幽默的四川方言和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有些相似,让人爆笑。 在富顺和隆昌时,天色忽明忽暗,时而疾风骤雨,时而和风细雨,进入内江境内,则晴空万里,晚霞满天,天边像铺展开了一幅瑰丽的织锦,美的让人目眩。真有意思,来回彩霞相伴,旅途风雨相随,好浪漫!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