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历来是川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始建于东晋,原名德阳。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罢德阳郡,改名遂宁,取"息乱安宁"之意,历为郡、州、府、专署治所。解放后设遂宁专区,辖遂宁、射洪、三台、盐亭、安岳、乐至、蓬溪、潼南9县,1958年10月撤消专署并入绵阳地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原绵阳地区分离出来设立省辖市。遂宁自公元347年设郡以来,历经1600多年历史,以其交通发达、文兴商茂而成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小成都"之称。1985年,遂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蓬溪、射洪、大英三县,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人口380万。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遂宁这座千年古城早已抖落历史的风尘,展现出迷人的新姿。 浩浩涪江从黄龙雪山走来,一路泼洒春色,描绘锦绣。当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终于幸临四川盆地中部这片红色沃土时,千年波光即刻辉映出一座美丽的滨江城市,这便是历史悠久而又透放着时代气息的川中明珠--遂宁。 这是一片山川秀丽的土地。省级名胜风景区灵泉寺和广德寺均是蜀中佛教圣地。灵泉寺相传为观音故里,民间自今流传着观音三姐妹的许多美丽传说。广德寺则因历史上十一次受皇帝敕封,被誉为皇家禅林而声名远播。静谧的山林,巍峨的殿宇、庄严的佛像,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大量游客前来朝山晋香,观光旅游。此外,玲珑秀美的射洪金华山,波光潋艳的蓬溪赤城湖和神奇迷人的大英中国死海,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这是一片文化发达的土地。有"仙画" 之称的蓬溪县宝梵寺壁画深得宗教绘画艺术之精髓, 笔势饱满流畅,人物形神兼备,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1991年出土的遂宁窖藏宋瓷,以其造型精美、胎骨敦厚、釉色明丽而享誉中外。在980余件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即达30余件,其中荷叶盖罐、龙耳簋式炉、青釉梅瓶等文物堪称稀世之宝。 这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高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大旗,开初唐一代诗风。其《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成为中国诗坛的千古绝唱。明代女诗人黄娥,以其晓畅明丽,玲珑剔透的诗风深得评家盛誉。清代诗人张船山,则以诗、书、画三绝而问鼎蜀中。 这是一片富饶丰沃的土地。遂宁是四川省粮、棉、油、猪、茧等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船山区和安居区以盛产菊花心白芷而成为全国有名的白芷之乡。遂宁地下资源以天然气、盐卤为主。磨溪气田探明储量达350亿立方米,可年产天然气6亿立方米,是四川省的三大气田之一。盐卤资源地质储量42亿多吨,可供开采的有8亿多吨,含盐量达7000万吨以上。 1985年遂宁建市,使这片蕴含着巨大潜力与无限生机的土地焕发了青春。勤劳、智慧的遂宁人,悉知自然,博采灵气,潜心创造,锐意进取,在川中这片红色沃土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 遂宁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以高金食品公司、颐康养殖公司等为首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的崛起,使遂宁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2003年,全市由民间资本创办的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5个,涉及肉类、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品、茶叶等几乎所有农业领域,投资数额超过3亿元。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的利益共同机制,转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遂宁工业抓住中国入世、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有利时机,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把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上市公司和一批优势企业进行战略资产重组。纺织、食品两大支柱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化工、电力、机械、建筑、医药、电子等后续产业方兴未艾。 遂宁素有“纺织城”之称,纺织工业源远流长。清代著名诗人张船山曾对遂宁纺织有过"绕巷机声急如雨,话到桑麻便有情"的精彩描绘。以华润锦华、华纺银华两家骨干企业为龙头,遂宁纺织工业形成了棉纺、缫丝、织布、织绸、印染、针织、色织、服装等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大纺织行业体系。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劲的行业竞争力,使遂宁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遂宁的食品工业早在唐代就十分兴盛,其首创的冰糖制作技术流传至今。四川沱牌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年产沱牌系列酒10多万吨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高金食品公司,年宰杀生猪120万头。美宁食品公司年加工罐头上万吨。以沱牌、高金、美宁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了酿酒、肉类加工、粮油加工、罐头、食糖、糕点、调味品等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食品出口名列四川省前茅。 遂宁化工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以美丰公司、蓬莱制盐化工厂、大英新英石油沥青厂为龙头,遂宁化工行业正进入新一轮的发展。 遂宁市在大力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县属以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8.4,市本级企业改制面达100。通过改制,盘活存量资产9.43亿元,化解企业债务8.72亿元,使50多户企业获得新生。沱牌、明星、美丰、锦华、银华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股票上市流通,从证券市场融回大量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五家公司以其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表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引人瞩目的独特板块。 1988年,遂宁市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对外开放城市,其经济开始步入国际舞台。近年来,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发展,自营出口规模逐渐扩大,涉外企业不断增加,取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近60家,出口商品涉及纺织、食品、化工、服装等30多个种类。2003年出口创汇7983万美元,已成为四川省创汇重点地区。利用外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除外商直接投资外,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不断增加。2003年,全市利用外资1884万美元,利用外资涉及工业、农业、建筑、通讯、卫生、教育等行业。 川中商贸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商业网点迅速增加,华联、摩尔、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进驻遂宁,各种连锁店、专卖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市场充满了生机活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6亿元。同时,证券、劳务、科技、信息和房地产要素市场也日趋活跃。 区、县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射洪县以其良好的工业基础而成为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蓬溪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经济充满活力,大英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建的船山和安居两区正满怀豪情地在川中红土地上描绘新的蓝图。市、区、县六大经济板块的良性互动,使遂宁经济建设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遂宁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以河东新区为核心园区的中国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基地正在兴起。如今,遂宁正在全力进行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把遂宁建设成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后花园的目标指日可待。 进入新世纪后,为抢占有利位置,实现遂宁市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科教为先导,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思路。 "三化、两基础、一先导"发展战略的实施,为遂宁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交通建设上,努力构建川中交通枢纽中心。达成铁路纵贯全境,遂回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泸路、川鄂路改造成效显著,市区县环形公路全部建成。同时,遂渝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内昆铁路延伸线、遂绵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遂宁作为为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初具规模。 通讯建设上,大力实施现代立体通信网计划。已建成川中邮电通讯中心、电信网管大楼等重点工程。市区县电话全部实现程控化,传输实现光纤微波数字化。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28.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4.84万多户。一个高效、立体、多功能通讯网络已经形成。 能源建设上,围绕涪江进行梯级开发。近年来,先后建成螺丝池电航工程、金华电航桥工程和白禅寺电航工程。过军渡电航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全市拥有发电装机容量19.32万千瓦,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电,而且为遂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城市建设上,全力打造川中山水园林城市。以大城市为中心,县城为纽带,小城镇为网络的城市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在市城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以经营城市为手段,逐步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大力改造旧城区的同时,搞好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城南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河东新区建设拉开序幕。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现代文明新城正在崛起。 遂宁以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东进重庆西入四川的第一门户。在国家实施"十一五"计划中,遂宁必将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在"成渝经济圈"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成渝两地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制造业零部件配套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基地和特色休闲旅游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