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若尔盖之行 |
[游记]若尔盖之行 |
2007-07-25 mt8850.com |
穿 行 阿 坝 七 月的成都已有酷暑的感觉,但这时若尔盖草原最美的季节才刚刚开始。望着电脑桌面上的美丽风光,思绪又回到了2000年的红原、若尔盖和迭部,回到了那开满小花的大草原。 8月1日下午,3车10人从成都出发。车过都江堰,先前还缚手缚脚、编队前行的三辆越野车都放开了手脚,沿着岷江河谷一路狂奔起来。虽然是盛夏,但车一过漩口,阵阵凉风便扑面而来,令暑气全消。过汶川分路,左转经桃坪羌寨,宿古尔沟,住宿非常方便,条件较好(如果愿意还可泡温泉),老板也很热情,我们“选举”了一个“导游”、两个师傅后吃饭住宿又便宜了不少(这里的旅馆老板总是对团队导游和司机特别优待)。 第二天一早翻鹧鸪山,就真正进入藏区了。鹧鸪山下山途中有一处地方可看到山下刷马路口的民居,是拍照的好地方,不过得用长焦和三角架。此处拍的一张刷马路口曾上过《四川画报》的封面,非常漂亮。 中午,车要到红原县时我们的一路顺风终于开始有了小麻烦。出发前红原、若尔盖一带连降了十几天雨,草原排水不畅,很多道路被水淹了。水虽不深,但看不清路面,不熟悉的地方很容易开到路旁的沟里。当时我们的切诺基正跟在一辆大客车后面缓慢行进,路面上全是水,根本看不到路,感觉在一个小河沟里开。突然,大客车刹车并准备倒车,我们看大客车右侧较宽,决定超车,刚走出2米,感觉车往下陷,右前轮开进了路旁的小沟,车体右倾,前门浸水,旁边看热闹的藏民都围了上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慌乱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开车的小宝比较镇定,看了看前后,说:“这辆切诺基是后轮驱动,只有倒一把试试。随着“轰”的一声,车倒回了路上,周围的藏民都竖起了大拇指:“开得好!这个师傅好!。(待续) 【走吧提醒】 车:至少两辆车,每辆都带好拖车绳。临行前车辆的检修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轮胎、备胎、调整怠速。带上修车工具、电筒、过滤网(遇到土路,如不下雨,开起车来会尘土飞扬)、铁铲(军用的那种两折铲)。最好能带上备用油桶,特别是要用93#汽油的进口越野车,草原上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加到93#油的。 食品:这一点无需多说,因为基本上“自驾车=FB”,可自做或购买一些熟食,分成小袋抽真空(有农贸市场提供此项服务)。草原上气温较低,抽了真空的食品能保存一周左右。 其他:帐篷、睡袋等露营装备,充气枕、湿巾纸、可降解的垃圾袋,(垃圾绝不能随手乱扔,用袋子装好,到城镇后统一处理)。条件许可最好带上对讲机,便于联系。 路:成都-红原,除鹧鹄山有少量破损路面外,基本为新修的柏油路。鹧鹄山现在正在修隧道,已经初具通行能力。 在红原县宾馆午餐,往若尔盖行进,天上的乌云依然笼罩,但越往北,天越亮,路边的野花也渐渐多了起来,小宝和Der车子也往往故意飞快的从路面的积水上冲过,随着溅起的一人多高的水花,全车人一起惊叫,兴奋的心情让大家以为坐上了云霄飞车。 车队在一座小桥前停下,桥下的涵洞被杂物堵塞了,路右边的洼地成了一个大水塘,水不断的从小桥上漫过,天气仍然很冷,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修路的工人喝光大半瓶酒后,跳入水中,疏通了涵洞,(这是我当时抢拍的一张照片),起来后被裹上大衣,送往县城。他赢得了我们车上所有人的尊敬和感动,在以后我们的自驾车旅程中还遇到过很多这类的事,从此,我们车上都会准备一些手套一类的劳保用品,有机会就送给修路的工人。 终于到了若尔盖县城了,县城不大,看上去没什么特别,雨后的道路依旧泥泞,住的是一个回族小店,看上去干净些,晚饭后,终于看见了草原上第一缕阳光,从没见过如此美丽和壮观的火烧云,县城也在晚霞的照耀下散发出从夺目的光彩。 出若尔盖不远就是热尔大坝,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花湖”。若尔盖高原沼泽在长征时是可怕的生命陷阱,现在却是各种美丽生灵聚集的宝地,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已早早聚集到了这个水草丰美的家园。花胡的水较去年少,但各种鸟类依然 在这里自由的生息,到的时候多云,长长的木栈桥,通向湖中,更像是通向天际。水草、栈桥、湖水和白云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色彩虽然不够丰富,但那宽广和大气,已足够让我们震撼、 矿泉水洗摩托 足各在花湖做《一个都不能少》状,骑马的小伙带我们和管理处的桂林拉上了关系,并决定用我们车送他去两公里外打水。车上桂林不停地说:“这个资格的矿泉水比你们城头的啥子夫山泉巴适得多哈。”及至到达目的地一看,果然,泉水清洌,喝一口,沁人心脾,然而更夸张的是,旁边一个汉子正用“矿泉水”冲洗他的摩托。真是奢华。回到管理处,“饭场”已摆开,十几个土豆和着火腿肠及几袋方便面下到锅里,但当我们明白了我们已一顿吃完了桂林们一周的土豆后,感到我们的到来对桂林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简介:若尔盖湿地】 位置 33°10′~33°57′N,102°02′~102°52′E;四川省,成都西北350公里。 若尔盖附近,若尔盖、红原县境。面积 300,000公顷。 海拔 3,275米。 湿地描述 四川省最北端与甘肃省边界附近高原上,黄河东岸的一连串小湖泊、池塘,水禽的重要繁殖地。珍稀的黑颈鹤在四川的主要分布地与繁殖地,1982~1984年 对该区32处调查发现黑颈鹤82只,估计该区黑颈鹤总数在100只左右。 淡水沼泽、泥炭地和高原湿草地。由发源于东面及南面的岷山(峰高4,750米)的许多河流供水,黄河水系的白河、黑河流经全境,支流纵横,河道蜿蜒迂回,牛扼湖群星罗棋布。出水向西流入黄河。 气候状况 高源气候,寒湿,日照强烈,但全年无夏,平均气温0~6℃,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 湿地现状: 据说湿地现在由于旅游开发过度,面积正进一步缩小,草原的沙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目前四川省政府正拨款进行治理。 从郎木寺到唐克的路不算长,但路上人烟稀少,正在百无聊赖之际,一个长发飘飘的藏族小伙骑着马从车旁驰过,我们加速,他也加速,像在和我们赛跑,车上的MM激动起来,大呼小叫的要骑马,和小伙子连比带划的简单交流后,三位MM轮流上了马背,在小伙的带领下和我们的RAV4跑起了越野赛。终于知道草原上马奔跑起来汽车根本不是对手,也终于有了第一次在草原上驰骋的感觉,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在马上,都让人感到自由自在,感到天地的广阔,感到敞开心扉后的无拘无束。 郎木寺 郎木寺,首先是个地名,若尔盖县出的地图上就标成纳摩。 帅喇嘛与“辩经” 第一次进朗木寺,是在午饭后,喇嘛们都聚集在寺庙前的空坝里,。一边等老师的到来,一边不知在闲聊什么,空坝外围了一圈铁栅栏,我们的出现似乎给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变化,热情地把我们让进栅栏里,分割包围,从头上的墨镜到餐巾纸,加上你的姓名、年龄、职业都成了他们关注和谈论的对象。短短几分钟的交流是我和喇嘛们的第一次接触,其好学勤问的劲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兴正浓时,众喇嘛却突然“轰”的一声退在两旁,我们不明所以所以,抬头却看见一个中年喇嘛缓步走来,样子很帅,虎步鹰目,神态不怒自威。看样子是喇嘛们的老师,而且颇有威信,我们赶紧退出栅栏外,MM们已激动得不能自已,象是千辛万苦终于追到了super star,就差没喊着“帅喇嘛”冲上去献花要签名了。 老师到场,喇嘛们(估计按年级)分成了几组,开始辩经,虽然听不懂辩经的内容,但其生动的表情,激动夸张的动作,是我见到的最有活力的理论教学方式。发问的人步步紧逼,寸步不让,回答的人步步为营,伺机反击。整个场面紧张、热闹又不乏秩序。喇嘛们肢体语言和表情之夸张,是在任何课堂上不曾看到的。 桂林 在郎木寺我们每顿都会去桂林的饭馆去吃,就在过桥靠甘肃的右边,(那时候好像不记得有LISA ’s coffee)。桂林〔我们都这样称呼老板,也不知道是他的名还是姓〕能做味道不错的川菜,也能供应名字怪怪的“西点”,比如我们尝过的“爱牌牌”(apple pie),分量很足,但涂的蜂蜜太多了,有些腻人。桂林是个健谈的人,来自遂宁,对世事很看得开,可能是久受佛法熏陶的缘故吧。问他老外在这儿一待几个月,都干些什么?他说:“不干什么啊,吃了饭没事干,就满山头乱转,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天葬看过吗?”“看过,就那样。” 两个喇嘛下来喝茶,是四川郎木寺的。海阔天空的吹了一阵,说的什么已不记得了,只觉得有说有笑,临别还约我们去寺里玩。两拨互相都很好奇的人就这么和谐的坐在了一起,完全没有在庙里的拘谨与严肃。从这一点看,桂林的饭馆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酒吧“,一个可以容纳各种思想和文化,并促进其交流的场所。 【提醒】若尔盖多雨,经常会有强对流天气,因此,防雨的外套是必需的, |
转自:http://www.mt8850.com/e/DoPrint/?classid=7&id=392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