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里古镇——雅安之行(四)

[游记]上里古镇——雅安之行(四)

2007-09-09    blogcn.com

带着对百丈湖的失望和惋惜,我们又乘车赶回名山县再换车去雅安。好在名山县距离雅安27公里,40多分钟就到雅安交通车站了。一问要去上里古镇还不能在此搭车,只有旅游车站才有车。于是我们在车站门口要了一辆三轮车直奔旅游车站。一下车,就有人上前招呼我们去不去上里?自然赶紧上车,29公里路程,这是我们在这次旅游期间换乘车辆最多的一天。

中午12点40到达目的地----上里古镇。车停在古镇的河边,映入眼帘的是古榕列岸,垂柳依依,河中白鸭戏水,河畔村妇濯衣,宛如走进了画梦,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恍惚之感。我们选择了临近河边的一间客栈,匆匆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的溶入美景之中。

概况

根据尚存的文物记载,上里古镇初名“罗绳”,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它历史悠久,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格的吊脚砖木青瓦房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是写生作画,品茗遐思,咏史寻踪难得的古迹。

上里镇东、北、西三面为丘陵山地,中南部为山丘围合的平坝。城镇边缘东、南、西三面分别由河流小溪围绕,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本区最高峰黑岩坪海拔1725米,与天台山相连;河谷平坝为农田,最低处海拔905米,山丘岭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质量较佳,无污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近80。

古桥、古塔、石牌坊,是上里古镇的三大特色景致。

小桥·流水·人家

古镇依山旁水,古树修竹掩映,清清的溪水一直向前流着,我们沿着溪边漫步在石板路上。溪边参天的古树郁郁葱葱,镇边人家的房舍与四周环抱的溪水、绿草披拂的古桥、桥边的古塔古树相映成趣。

全镇以明清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为主,石板铺街,木屋为舍。临街老式店铺,多是明清风格的砖木青瓦房,一楼一底。主要街道成“井”字型布局,寓意“井中有水,水火不容”,意在祈保全镇木屋平安,不遭火灾,错落有制的古镇建筑横看竖照都是一幅幅古朴精妙的画图。

从古镇沿河上溯,隔着几十米就跨着一座桥,短短一公里的距离内,竟然有十余座古桥,而且无一造型相同。有拱桥、石板桥、石墩桥、有单孔、有7孔、有11孔,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代表是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

二仙桥位于古镇西约200米处的陇西河上,是一座单孔大跨度高拱石桥,桥面两侧有石栏,正中雕刻龙头、龙尾;桥南田野间耸立着数十座馒头小山包,人称“十八罗汉拜观音”;桥北为天台山,如遇晴天可观尝到天台山脉由由山脊构成的巨型卧佛。桥头竖立一座宝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桥三个大字,塔壁阴刻文字,记述了曾先后三次建桥的过程。关于三次建桥,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清乾隆初,为方便两岸居民生活交通,拟在陇西河上修建拱桥。前两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灾而冲毁。后经高人指点,得知是河内居住龙族肆意游走造成洪灾,冲毁桥梁。于是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并在桥身两侧分别刻龙头、龙尾,取“镇龙”之意,示将龙压在桥下,避免洪灾发生。说来神奇,第三次建成后历经一个半世纪,都未发生洪水毁桥的灾害。 相传建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士前来祝贺,宴罢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不料有两位乞丐坐在桥头拦住踩桥人,众人干涉,二乞丐跃入水中,及刻显出“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二人并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便将此桥定名为“二仙桥”。 岸边树木浓郁,河里野鸭戏水,古树的倒影掩映在清清的溪水中,夕阳的余辉照着它满身苍苔和藤蔓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小桥流水夕照图。

转自:http://justhappy3140.blogcn.com/diary,9782354.shtml5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