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夏三日游攻略

[游记]宁夏三日游攻略

2007-07-16    3608.com

第一天

景点:西夏王陵——西部影视城——沙湖

行程及看点:

早晨8点下火车,乘车前往西夏王陵。

可能是银川较偏僻的缘故,即使是黄金周里,这里的游人也不是特别得多,市区里更是显得人稀少,很安静,绝无内地或沿海都市喧闹的烦恼。路况很好,走了大约三四十分钟就到了景区。

进了景区大门,乘坐电瓶车先来到介绍整体情况的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王陵里发掘出来的文物,还有关于西夏王朝和这片王陵的介绍。到了这里,才会感到游人的存在。

从博物馆大厅里出来,继续随着不算拥挤的人流往前走,路旁还有几个内容各异的展馆,只进去转了转讲西夏历史的蜡像馆,其他的都不想进了,一心想早点看到那个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王陵。

天渐渐热了起来。虽说刚进五月,但是西部的太阳好象比内地还是厉害一点,稍微一晒身上裸露的部位便会发红,让人有灼热感。过了一片树林,远远看到了那个大土堆——王陵。

西夏王陵是一组帝王陵寝的建筑群,据说是在西夏王朝神秘地消失了1000余年后,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被偶然地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被评为上个世纪我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20余公里的贺兰山麓,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 “东方金字塔”。据介绍在这一片神奇的地方,以“头枕青山,脚依黄河”之势分布着9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我们看到的是其中的三号陵,也就是据考古的专家学者们认定为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寝。

元昊(1004—1048)的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中学的历史课本里肯定会讲到他的。宋朝初年,党项族发展较快,元昊适应发展需要,于1038年建立了党项的国家夏国。他是西夏的开国皇帝,称帝前改唐宋所赐李赵姓氏,为嵬名氏。元昊死于国内皇族与后族的冲突,死后谥武烈皇帝。是党项的民族英雄。党项是中国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 ,是古羌人的一支 ,历元、明两代以后,逐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三号陵的陵台高有20多米,很壮观,尤其是以贺兰山为背景,远远地观看时更是如此。陵区内建筑残存的有神墙、角楼等。因为天气更加热了,我们抓紧时间拍照,然后往回走,仍旧乘电瓶车返回景区入口处。听说这里还有声光设备,到晚上会在陵区里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但是我们因为时间关系,肯定是无缘见到的了。算是留下一点想头吧。

离开王陵,我们又乘车前往华夏西部影视城。上午11点多,到达景区。

华夏西部影视城在银川市镇北堡古城,说是在国内很有名的古代城堡遗址,但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吧,来此之前确实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应该是在银川市的西北,好象离银川不是太远。看了介绍才知道,这两座城堡是建于明清时的驻军要塞,目的是为了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民族入侵银川。老百姓称之为“老堡”和“新堡”,因为这两座古堡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现在影视城称之为明城和清城。

我们先是走进了明城。里面那堵很像照壁的墙面上写着“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告诉人们这座影视城所有的辉煌。进到城里,先是到了谢晋导演,丛姗和朱时茂主演的《牧马人》的拍摄地,这部电影当时曾是我和LP喜欢的电影之一,于是LP一定要在那里留上一张影。再往前走,又看到了月亮门,那个在许多电影里都出现过的月亮门,好像张艺谋的《红高粱》里也有吧。我们还找到了巩俐、姜文拍《红高粱》时的破屋子,在那个炕上坐了坐。据说这里从80年代以来,拍摄过几十部电影,不少获得了国内或国际奖项,原来这个华夏影视城不是浪得虚名啊!后来,我们又先后找到了拍摄《大话西游》、《龙门客栈》《黄河谣》等原景地,还在一个大舞台上练了一会儿武功,耍了几下大刀,也算是过了一把瘾吧。

出了明城,我们又踏着青砖铺就的路走进清城。这里也挺热闹,有卖布的摊子,有《大话西游》里的牛府,女儿高兴得还在那个后花园里舞了好一会儿剑。当然,最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那里的一大片现代景区,背景是文革那一段时间。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墙上写着的毛主席语录,挂着的玉米辣椒,井沿上放着大水桶,喇叭里响着革命歌曲,真让人倍感亲切啊。女儿戴上红袖章扮演了一回红卫兵小将,真的挺神气的。

下午一点来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影视城,前往下一个景点:沙湖。

影视城一处外景地,好象是拍《神秘的刀客》,有这部电影吧

但是,这个沙湖究竟在银川哪个方位,我到现在也没搞清,因为我的方向迷了。

大约一两点钟吧,来到沙湖景区,这里的人明显比那两个地方多些,车辆摆得到处都是。我们先是选了一家饭店吃饭。但是这家饭店给人的印象不好,因为游人较多,他们把菜价定得很高,一再劝你吃他们的特色菜“鱼头宴”,因为我们时间有限,要得简单了些,老板就把我们晾在一边,足足等了近一个小时才吃上饭。填饱了肚子,赶快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不能让坏情绪影响了旅游的心情,然后走进沙湖景区。

一个湖本来没什么令人奇怪的,但是在这片戈壁大沙漠里,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大片湖水,而且景色是这样美丽,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了。当地人说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旖旎,又有大漠风光的雄阔,应当说是有道理的,他们有理由为这样一片沙漠中的水面感到骄傲。

我们乘上游船,进入了沙湖。初夏的沙湖,湖水碧绿,岸沙金黄,一丛丛的芦苇像是哪位仙人不经意间从天上撒下的绿色,点缀在一望无际的水面,美不胜收。湖面上不时有不知什么名字的鸟儿掠过,更让我们叹为观止。

船靠上岸,我们进入了沙的世界,黄沙接天,一片浩瀚。于是,我们把鞋拎在手中,踏着有些发烫的沙子向高处走去。到得上面,见沙山的那一面原来是一处自驾车的场地,不少人开着吉普车,在沙漠里转一个大圈,大约有个千把米距离。还有不少滑沙的,滑草的。我们往山下走。在沙山上走的感觉很奇妙,上的时候走一步退半步,艰难得很;下的时候走一步进两步,非常惬意。一会儿就下了山,又转到湖边,女儿看水上飞机挺有意思,于是掏一百大毛坐了一回,虽说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是我在下面看得是提心吊胆,在这里劝各位这种飞机还是少坐的好。安全系数太低了。飞完以后,我们就在湖边的亭子里坐在石桌旁,吃着喝着,休息着。日落时分,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旅游,告别沙海奇观,返回了银川。

第二天
景点:沙坡头
行程及看点:
早晨起床,在宾馆周围浏览了一下银川市容,我们住的地方大概是北关(记不太准了),是商业比较繁荣的地方,人比火车站那边多了不少。
早餐后,乘车前往沙坡头。
一路顺利,先是跑了一段高速,然后遇着修路就下来了。再走一般公路,路面还不错,只是中间有一段路况不是太好,是在银川到中卫县城之间。到中卫县城后,稍事停留,还用了点餐,吃的是那里的特产----米皮,味道不错。出县城约一二十仅公里,就到了沙坡头。
最早时不知道沙坡头,只听说腾格里沙漠,熟悉大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着沙漠中这等奇观,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来宁夏之前,到网上转了转,竟发现这地方是在沙坡头,一处很有名的旅游景区。
沙坡头以沙漠、黄河、高山和绿洲而闻名。这里是治沙比较成功的地方,沿世界第一条穿越沙海的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建起了麦草方格沙障,在铁路两侧形成绵延上百里的绿色屏障,被称为“沙岭笼翠”,是中卫八景之一。
我们到的时候已是中午,下车就能感觉到热浪袭人,和前一天到沙湖时感觉截然不同。进得景区就看到了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挺大的弯儿,河面上一座铁桥贯通两岸,手搭凉棚和对岸望去,黄沙接天,煞是壮观。

再往前走,就到了大沙坡下面。这个沙坡比之沙湖的沙坡确实大了不了,而且更高。看到大家都乘骆驼上山,我们也选择了排队等待,因为前一天爬山搞得腿有点隐隐作疼,而且这一会儿正是最热的时候,上着也确实费劲。但是,真到了上骆驼的时候,才发现乘骆驼上山实在是一个残忍的决定,那些骆驼几乎没有片刻休息的时候,一趟一趟地上下,任由那些赶着的人驱使,它们见到我们时,先是不肯卧,结果被打了一顿皮鞭,卧下来后又喘着粗气不肯站起来,又飞来一顿皮鞭,最后还是拧不过它们的主人,被一根绳子串起来向山上走去。
向沙坡上行进的时候才显出来骆驼的伟大。它虽然喘着粗气,但脚下的步伐稳健有力,一步一步地也不停歇,不多时就到了沙坡的上头。

放眼望去,黄河静静地流淌着,让你怎么也想象不出它到了下游时肆虐的凶象;各种树木组成的植物带绵延不绝,在望不到边的黄色中铺就一条靓丽的绿色长廊,也仿佛为人们带来一丝丝凉爽,这让我们暂时忘却了酷热。
在山上转了一会儿,见不少人排队在那里速降(项目叫飞越黄河,其实不过是从山上乘滑索滑到黄河边上),女儿不愿排队,嚷着要去黄河里漂流,我们于是比照着前一天的方式向山下半走半滑着下去,而女儿则滑草下去,比我们快了不少,也省了不少的劲儿。
这里的漂流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先是乘快艇溯流而上,然后把你放到一处岸边,再坐羊皮筏子顺流而下,回到出发的地方。舵手是当地的船工,他告诉我们,当年毛主席过黄河就是乘的这样的羊皮筏子,言语中透着自豪。不过,这种筏子坐着实在不好受,一个上面要坐五六个人,背靠背,动一下也难,漂流几十分钟,真的很累。

漂流很快结束了,我们上了岸,便有人招呼去看自己的相片,原来是有人跟随着用数码相机把每个人都留了个影,这个生意做得还是很有创意的,反正大家坐在那儿动也不敢动,当然没有谁能把自己或是同伴拍下来,这会儿在电脑上看到自己,还是很兴奋的。而且价格也算公道,于是掏出10块钱,买了一张女儿的照片,走人。
不知是我们自己走的不合理,还是这里的路程设计得不合理,下一个目标该去腾格里沙漠了,可是还要再上一次沙坡才行。问有无别的路可走,回答是那要绕行很远。很无奈,也不想再骑骆驼了,就自己走上去吧。
上了坡顶,翻过公路,便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腾格里沙漠。
这里应该是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先是走了一段木板建成的路,过了一个山口,便听到前面风吹沙走发出的呜呜声,沙粒扑面打来,脸上顿时有生疼的感觉。路边有卖纱巾、眼镜之类防沙用品的,我们也没有去买,全当是体验一次行走沙漠的感觉吧。
于是想到王维和他的《使至塞上》诗。其中的“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萧关”便是在今天的宁夏固原县。还有人考证出这首诗就是王维当年游沙坡头时写下的。果真如此,那估计写诗的地方就应该在我们这会儿呆的地方了!兴奋ING 。虽然我们这些后来者无缘得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丽,可一想到往事越千年之后,我们竟然也站在了大诗人当年挥毫赋诗的地方,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腾格里沙漠,真的望不到边,我们只能是到这个边边上,望沙兴叹一番了,其中的雄濶,其中的豪迈,其中的凶险,都只有等以后有机会时才能亲身体验了。
我们的眼前是一棵枯树,也许它已经历经千百年的风沙,早已没有了枝枝叉叉,只余下挺立的主干依旧笑傲大漠,冷对苍生,不由让我对它有几分肃然起敬。
拍照。向后转。缓缓踱出大漠。走了很远我还在回头:这是个很难到的地方,也是个不能不到的地方,又是个让人难以割舍的地方。
日落时分,风还在刮,尘土飞扬,没有了长河落日,余下的只是我们返回银川路上的默默无语。
再见,沙坡头!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12670.html3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