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古城寿县简介 寿县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油料、水产品生产百强县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目前已形成优质粮油棉、水产、生猪、白鹅、肉鸡、席草、果菜、林木等八大主导产业。地方特产寿霍黑猪、皖西白鹅闻名遐迩,淮王鱼、银鱼、瓦虾历史上被列为贡品,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龙瓜子、寿州香草等,一直深受海内外宾客青睐。 文化和历史 寿县历史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寿县胜迹宏博,现有的古建筑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报恩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元代的黉学、明朝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肃穆的孙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罗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颇墓、宓子墓等;古遗址有楚寿春城遗址、安丰城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等;其它还有春申坊、时公祠、斗鸡台、吕蒙正寒窑、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载于方志的寿州内八景和外八景等等。目前全县存有古迹160多处,其中唐、宋、明、清建筑10多处,古墓葬多达80多座,古遗址29处。寿县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楚文化——世界一流文化 寿县——淝水之战 春秋时,楚国势力逐渐转向东方扩展。穆王四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后又灭舒入巢,楚文化开始进入江淮地区。庄王时,楚令尹孙叔敖造芍陂(即今安丰塘),加速了此地经济的增长,从而为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怀王时(前328-299年),楚已据有两淮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此地为春申君黄歇的食邑。在黄歇的积极经营下,建筑、熔铸、农业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徙都寿春,寿春的地位发生了巨变,使寿县很快成为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都会,是楚国后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淝水之战,是公元三八三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 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王朝灭亡。当时,占据陕西关中一带的氐族统治者以长安为都城,建立前秦政权。公元三五七年,苻坚做了秦王,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使前秦国力迅速强盛,并基本统一了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东晋占有今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地区。这样,就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公元三八三年八月,苻坚发兵南下,三路进军,攻打东晋。共有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余骑;百万大军从东到四,绵延千余里。在苻坚重兵压境下,晋武帝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下令坚决抵抗。他派将军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沿淮河西进,以拒秦军;又派将军前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 同年十日十八日,秦军前锋攻占寿阳。胡彬所部水军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寿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军为了阻挡晋军主力西进,又派兵五万进至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胡彬因困守硖石,粮食用尽,处境十分艰难,写信要求谢石增援。不料胡彬的信被秦军截获。苻坚认为晋军兵力很少.粮食十分困难,应该抓紧进攻,遂把主力留在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境),带了八千骑兵赶到寿阳。苻坚先派尚书未序到晋军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朱序到晋军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透露了秦军情况,并且建议说,如果秦兵百万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抗,现在应趁它还没有到齐,迅速出击,打破它的前锋,大军就会溃散。晋军将领谢石、谢玄听从了朱序的建议,于十一月派猛将刘宇之率领精兵五千平进攻洛润。刘牢之分兵一部到秦军侧后,断敌退路,亲自率兵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秦军抵挡不住。主将梁成战死,五万秦兵大溃,抢渡淮水,淹死一万五千余人。洛涧的胜利,鼓舞了晋军的土气。晋军水陆并进,展开全线反攻。苻坚在寿阳城上,看到晋军严整,攻势猛烈,十分恐惧,把淝水东面八公山(今寿县城东北)上的草木都当成了晋兵。 洛洞失利后,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阻止晋军反攻。晋军将领谢玄派人用激将法对待坚的弟弟苻融说;如果你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秦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让晋军渡河,但符坚却说: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晋军兵马半渡之际,再用骑兵攻击,一定可以取胜。于是苻融指挥 秦军后撤。秦军本来内部不稳,这一撤,造成阵势大乱,不可遏止。晋军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攻击。朱序在阵后大城: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后方部队一听,争相逃命。苻融见势不妙,急忙驰马赶到后面整顿部队,结果被晋军追兵杀死。晋军乘势猛迫。秦军人马相踏,昼夜溃退,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东晋追兵。就这样,几十万秦军,逃散和被歼灭十分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洛阳。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