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宣城游记照片图片

[游记]宣城游记照片图片

2007-08-02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全市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现辖宣州区、宁国市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5个县。

该市属上海经济区域的南京经济区和杭州湾城市群的衔接边缘,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区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黄山、景德镇均只有二、三百公里,对外经济、技术、信息交流便利,是东南沿海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也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

宣城资源丰富。宣纸、宣笔、徽墨“文房三宝”和绩溪古建筑、饮食文化,代表了“徽文化”的最精彩篇章;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50余种,其中萤石、石棉、石墨等,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极高。敬亭绿雪、涌溪火青、瑞草魁等高档名优茶,以及山核桃、蜜枣、板栗、银杏、青梅、笋干等都是宣城享誉全国的名贵特产。泾县是传统的“中国宣纸之乡”,郎溪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广德县被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宁国市被誉为“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山核桃之乡”。

旅游景点众多。敬亭山素有“江南诗山”之称,太极洞自古即为“天下四绝”之一,国家级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及“中国鳄鱼湖”举世无双,太平湖水清山秀,风光旖旎,与桃花潭交相辉映。新四军军部旧址驰名中外,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气势恢宏。胡氏宗祠、王稼祥故居、胡适故居等大量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遍布全市各地。

宣城充满希望和机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宣城人民正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情欢迎海内外客商,欢迎各界人士来做客。洽谈合作,投资开发,共创明天辉煌。

宣城气候

宣城市属于江南,气候宜人。

宣城经济

[经济发展概况]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69.47亿元,比1980年增长9倍。财政收入10.34亿元,比1980年增长15.4倍。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宣州、宁国的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宁国市还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逐年上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全市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以机电、轻纺、冶化、医药、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拥有省级以上企业集团15家,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6个,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定发展。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逐步得到改造和提高,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等新兴产业呈加快发展之势。经济结构明显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稳步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例由“九五”初的57:14:23:6调整到49:15:25:11,种植业内部粮经饲比例由57:34:7调整到54:35:11。初步形成了南部山区经济林果产业带,中部地区优质粮油畜牧产业带,北部圩区特种水产产业带。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01家,其中有4家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50强龙头企业”; 年成交额500万元以上的产地批发市场165个,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协会64个;建设8大主导产业,17大类主导产品基地 350万亩。有85%的乡镇实现了“信息入乡”工程,开始进行网上贸易,发展订单农业。有17个农业产品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其中有5个农产品获中国国际博览会名优产品称号;15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当年全市造林面积84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7。全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入为4.78亿元,修建各类水利工程1300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0公顷。

[工业经济]
围绕三年“两个大多数”工作目标,狠抓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具有全局性的关键环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回升、质量改善的态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完成65.04亿元,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71亿元,增长0.7。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157户国有中小企业有132户完成股份制改造,改制面达90以上。目前拥有企业集团21家,其中有独步天下的宣纸集团,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凤形集团,有在全国六大农用车生产基地中综合排序第二、跻身全国520户重点企业的飞彩集团。至年底,全市共有16个省级名牌产品,占全省的8,其中“红星”宣纸被评为国际知名品牌,“飞彩”农用车、“双津”复合包装材料、“凤形”耐磨材料、“柔雪”羽绒服、“司尔特”复合肥、“中鼎”密封件等名牌产品均列入全国同行业龙头产品行列。近年来我市每年开发的新产品都在100种以上,2000年达到190种,占全省总数的近十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累计实施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30项,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3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1164万美元;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67亿元,比上年净增10亿多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4,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5,实现利润增长14.3,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12.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2亿元,增长12.1。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更新改造投资比重上升,2000年已达19.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5.6。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1.034亿元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港口湾水库、投资6.8亿元的“131”(一条高速通道、三条快速通道、一条经济通道)道路工程建设已大部分完工,即将全面竣工。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8,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超过第二产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4.7。 全市共有集贸市场175个, 集市贸易成交额80.5亿元,增长16.0。
旅游业方兴未艾,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8921人次,比上年增长218.8,国内游客21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76。全市拥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20家,拥有旅行社11家。广德太极洞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跻身全国八大洞景前列。

[基础设施]
一批标志着宣城形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皖赣铁路纵穿南北,宣杭铁路横贯东西,过境铁路里程达274公里。以地方筹资为主建设的全市第一条高速公路----318国道宣广段,1997年建成通车。合杭高速公路宣城段等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886公里,比1980年增长2.5倍,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先后兴建和扩建了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11亿多元的港口湾水库提前一年建成并发挥综合效益,南漪湖综合治理马山埠枢纽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和电气化工程全面实施,供电能力显著增强。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数字传输、移动通信、数据和多媒体通信网等现代通信技术已覆盖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面貌显著变化,全市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0左右。

[通信]
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市已建成程控电话网、数字传输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网和数据通信、分组交换、计算机互联、 多媒体通信等五大通信网。 数字微波实现了与186个国家及地区的长途电话直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5亿元,增长68.2。年末市内电话用户10.6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6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76万户(不包括联通),分别比上年增长18.4、68.6、66.7。

[对外开放]
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市已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9家,实际利用外资近3亿美元。自1993年建立外贸进出口统计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自营出口企业发展到79家。省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正在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
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及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12个,有3个县市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市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左右。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高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较快,高等教育开始起步。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保持先进位置,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性循环。城乡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率先在全省达标。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部分县市还跨入了全国先进行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环境保护]
全市列入省名录的347家工业企业截止2000年底已全部实现达标排放。12项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11项低于省下达的目标控制值。大气环境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国家规定的要求。全市废水处理率为51.11,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达100。至2000年底,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66平方公里。国家级农业试点县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县、市)4个,各类生态村22个,其中省级“百佳”生态村2个。

[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274.7万,出生率为8.98‰,自然增长率为3.1‰。零至14岁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数比全省、全国分别低5个和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已连续10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0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80年增长5.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比1980年增长5.8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贫困人口已由1980年的8.7万多人减少到2001年的1.3万余人。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宣城旅游

宣城,素有“其他山水之胜地甲于东南”之称。登江南诗山---敬亭山,自有“相看两不厌”的妙处;访“踏歌岸阁”,得见“桃花潭水深千尺”;去“天下四绝”的太极洞,犹如身处梦幻中,上自然保护区---宁国板桥或清凉山,可领略幽谷暗峦,古天参天的原始风貌;游坐落在宣州市郊的中国鳄鱼湖,能一睹成万条史前动物活化石;泛舟太平湖上,能读到日内瓦湖的碧水蓝天;......迷人的风景,美不胜收。

青山之灵,绿水之韵养育了宣城人民的淳朴,灵秀和文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创造了与国际接轨,投资好环境。

行政区域

宣城市现辖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共一区、一市、五县。

原始链接:http://www.tuuke.com/default/china_diqu/180
转自:29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