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雨兼程褒禅山 |
[游记]风雨兼程褒禅山 |
2007-07-19 sina.com.cn |
风雨兼程褒禅山 听说久负盛名的褒禅山华阳洞开发了出来,景区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开凿使洞洞相通,安装了照明设备并提供了一些入洞的交通工具,解开了历史上对此洞的千古之谜,弥补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终生遗憾--未进洞底,半道而归。我由于同文学的情结,曾三次探险华阳洞,也都是悔恨而回,这次带着单位的同事去游玩褒禅山。 星期六那天清晨天气突变,老天大雨不止,真是在家不称心,出门遭天阴,转念,这也有可能是王安石先生的灵气考验我们游褒禅山的决心和“志”,因为王安石先生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出其中一个观点,无志是不能探华阳洞的。同事们也没因为下雨而动摇去探洞的决心。 我们的小车在烟波雨注中到了褒禅山下,由于探洞心切,管理员尚未上班,我们径自冒雨跑了两个洞,可惜得很,两个洞的洞门都被“铁将军”把持着,也许是我们心诚的缘故,八时二十分左右,管理处的同志赶来了,大家的情绪又活跃起来,游程也就开始了。 为我们导游的是一位张小姐,她操着流利的普通话,很善解人意,大大方方地接待着我们。入洞经过一座婉蜒曲折的小桥,洞侧泉水如注,进洞不到几米,上了一叶小舟,渡过了“天河荡舟”,说是“天河”,真使你眼花缭乱,水下七彩灯闪闪发光,恰似身处仙境天河一般。洞中钟乳石倒挂,怪石嶙峋,随着张小姐的介绍和指引,越过了梅花渡口,穿行了锦绣峡谷,拜访了三面大佛、西方三圣,瞻仰了灵霄宫殿,欣赏了天女晾纱,观看了莲花瀑布、槐抱仙果,攀登了一柱擎天,沉思在靳公回步。其间导游张小姐将情景处美丽动人的传说描述得活龙活现、惟妙惟肖,一会儿因势利导,启发你的想象;一会儿引经据典,增添你的游兴;一会儿说古喻今,讲述着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大有“游洞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艺术享受。在整个探洞过程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洞中王安石的题镌,“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三行隶书潇洒、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石壁上,雕刻力透石背,力中见稳。王安石是34岁任舒州(今安徽安庆潜山)通判时游褒禅山的,他探山之后洞,欲穷其深、远未果,对比古今,结合切身经历,有叹、有感、有得,舒展怀抱,写下《游褒禅山记》这一名篇,抒发了欲求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卓见。他明确提出,欲求得此一成功,条件有三: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即有理想,有能力,能善于运用客观条件。他还提出欲得这一成功的另三条:涉险,深思,慎学,即涉猎险远,深沉思考,有批判地学习。王安石当年来这里寻古道探山洞,是发思古之幽情,追根寻源,以坚定他的励精图治,昌盛国家的伟大抱负,将改革进行到底。 联想今日,思绪万千。当今国际环境多变,能怕吗?社会在前进,因循守旧,不改革兴利除弊行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就坚定不动摇,哪怕撞倒南墙也不回头,有些风言风语的话也不足为奇。 游完洞的全程,大家被洞中鬼斧神工的钟乳石赞叹不已,为此行的探幽、猎奇,揽胜、读史、鉴今而不虚此行。我除此还另怀一种感受,旧地重游,撩动了学生时代的心绪、愁肠、更为崇拜王安石先生而感心慰,现在最大感受是想告慰王安石先生,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含山县人民将您“不出,火且灭”的遗憾不会在后人中重演。正因为我当年有王安石先生坚定不移的执着的追求和探索,才促进我们这次冒着风雨走完了安石先生未尽的路程,也为我们能生活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而感到幸福、自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b4f098010004vc4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