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古徽州之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个房子都挂满了字画。从小在闽南地区长大,我们村里是那种红砖厝,里面贴的多是连环画似的瓷砖,内容多是演义、神话之类。古徽州显的有文化多了。认真一看,厅堂上多是“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一类联子,如果说这就是所谓古徽州的文化,不仅让人有些失望。这也就是《增广贤文》的档次。 小时候背的就是《增广贤文》这些东西,长大后,开始觉得我们应该多接受一点西方文化,多一些进取精神,少一些处事的圆滑,再后来工作后,发现还是老祖宗的经验管用,现在来看,只能说我们社会上的封建余毒还太严重。五·四已近百年,可是我们看看吴思的书,我们的这一套潜规则和几百年前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去参观这些古村落,导游很自豪得给我们读这些联子。这种处事原则,是骨子里的,或许这就是所谓文化。我们可以不会吟诗填词了,可以不会写毛笔字了,但我们的待人接物,行为处事,依然老祖宗这一趟。 村里的很多文物都被文革破四旧的时候毁了,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是不是也被一切逼疯了,狂风暴雨似的摧毁旧伦理体系。当年的这种焚书坑儒的法西斯方式失败了,现在,就让全球化和互联网来颠覆这一切吧。 从现在的眼光看徽式民居,只可远观,白墙黑瓦,绿色田地,黄色的油菜花,滋润潮湿的天气,水墨画的意境,极符合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住在里面就太压抑了,空间小,采光也不好,这看得还是大户人家呢。倒是很喜欢宏达庭院这样的农家,自家一小院子,小池塘,小亭子。邀三两好友,小酌玩笑;挑灯夜读,红袖添香;动静两相宜。宏村的水也让人流连忘返,中国画里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