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我们记者团一块出游了。 4月5日早上5点半,我就睡不着了,赶快起来,洗漱完毕收拾好后就直奔我们集合的地点,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将要去宏村了,听说宏村可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虽然清晨很冷,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有说有笑的,不一会儿大家坐上了去火车站的的士,7点,我们准时从景德镇火车站出发,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大家边坐边聊,有的人还做起了游戏,笑声在春天的路上声声动人,一路上我兴奋极了,不是的张望着窗外的风景,就像是我初来南方一样,一切都那么的吸引人,满山遍野的映山红,点缀在春天的嫩绿中,煞是好看,这是我第一次与南方的春天接触,春风拂面,感觉爽极了,火车走得还蛮快,3个多小时后我们便抵达目的地。接下来我就带你们领略宏村的魅力吧。 魅力一:金黄一片 哇!大片大片的金黄,像是铺上了金黄地毯,刚下车就被这动人的金黄吸引住了,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吧,这里的金黄绝不亚于剧里的布景,耀眼的金黄带给我无比的兴奋,我迫不及待的扑进了这迷人的毯子上,梦想能留下了永恒的一瞬。金色醉人,我愿意永远醉入其中,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动,这里的油菜花与我们北方不同是北方的不是大片连接的,这来自南方的感动让我情不自禁的想与之拥抱,感受自然之情。 魅力二:竹海风情 美丽的木坑竹海,我终于到了,进入你的怀抱,仿佛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漫山遍野全都是翠竹,这个季节看竹子是最好不过了,春天的竹子刚刚发芽,翠艳欲滴,风吹过后,漫山的竹子就像害羞的少女一样,用那美丽的水袖遮住脸庞,步若莲花,盈盈走过,含笑者欢迎着我们的来访,我们就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打扰了香莲幽梦,但是她好像并不生气似的,依然欢迎我们的来访。 竹海是黄山的一脉,山里的天气并不寻常,我们刚上山的时候天还是好好的,谁知我们刚到半山腰,便阴云密布,不一会便下起雨来了,但是一会儿便停了,过一会儿又下了,就这样下一会儿停一会儿,像唱小曲儿似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我们边玩边留影,记录着我们的行程,走到这里面就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真正体会了陶公的“心远地自偏”的心境,竹海同样使人感动,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们前行的路很艰难,因为路几乎是垂直的,我们大家手牵着手,在雨中前行,泥泞与快乐同在。 下山时我们去了奥斯卡影片《卧虎藏龙》拍摄地,据说《卧虎藏龙》之所以选择这一片竹海就是因为这片美丽的竹子,的确,山中的竹子的气势是不能让我们怀疑的,当年的《卧虎藏龙》拍摄的那奇妙的竹林武斗就是在这里操刀的,感受这个迷人的地方,我忘却了一切烦恼,让我心旷神怡,尽情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魅力三:民族服饰 晚上我们吃过饭后,就结伴去逛街了,因为早都听说宏村的小东西很有特色,而且还不贵,我们就去逛逛吧。呵,真的很丰富啊,特色服饰、特色挂件、特色小吃……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竹雕很漂亮,不难明白,因为竹海就在旁边,不但品种多,大小各种各样,有小挂件、书签,也有书卷、笔筒木雕;而且很由本土特色,制作很精美,我们看了爱不释手,纷纷买了回来。最有特色的还是这里粗布衣服,很有风格,男士的女士的,制作得很精良,大家一看便喜欢上了,这些好看又不贵的衣服是平常很难见到的,我们就买了几件,我以为只有我们买了呢,谁知回去一看,大家都有买,各式各样的,煞是好看。 当然还免不了这里的小吃了,这里最有名的还是烧烤,路边随处可见,若不是因为下雨,会更热闹的,好多同学都去品尝了这不一样的美味,徽菜毕竟与赣菜不同,尝尝鲜是大家都有的想法,据说宏村里面还有更好吃的宫廷膳食,哇,好想吃啊。 逛过后,当然要提一下我们的住处了。 魅力四:简单小筑 我们住的地方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很简单、很朴素,木做的床,很漂亮,江南的居住就是这样的,简单通风,这里是徽派建筑,很简单的灰瓦白墙、高门槛,但是我看得很舒服,而这是北方是没有的,想必宏村也是这样吧,我这样想。 我们是包吃住的,所以自然也在这里吃,徽菜很淡,没有赣菜那样浓辣,所以还很清淡,也许这里不是很正宗的,呵,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呢?也可能北方人不是很习惯吧,有些我还是吃不惯的,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因为大家在一起,就已经很开心了。 魅力五:古朴宏村 宏村,我终于来了,这是我去一次就想再去的地方,古朴的高院,清澈的绿水,狭长的坊间小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牛头、牛肚、牛尾巴”而且建筑下的露天下水道就是“牛肠子”,“牛肠子”可是遍布整个宏村啊,真是一个人间仙境,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跟随着导游的讲解,我大致了解了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这里的民居很有特色,有着很大片的民居群,巷子里错综复杂,很容易迷路。我们游览了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反映出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这是很有特色的地方,都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很完美很漂亮。 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私塾六所,称“倚湖六院”,专供族人子弟授业解惑,以育人才之用。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书院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大宏伟,庄严宽敞,为徽州古书院代表建筑之一。 这样的文化真不愧是历史瑰宝,它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风景十分秀丽,置身于此,留恋忘返,这样美丽的景色不愧被称为全国写生基地,追求艺术的莘莘学子来到宏村,将美丽变成永恒。 游玩过后,我们便去了里面的购物地,真是琳琅满目啊,各式各样的,真佩服这里的民间艺人,真是手巧,我们边看边逛,不一会时间就过去了,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木雕艺术,真是精妙绝伦,爱不释手,他们依着木材的形式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真是一个艺术的圣地,是我们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而这仅仅是宏村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的了解太浅薄了,当然能来到这里我们同样也是很幸运的。 宏村之行,让我流连忘返,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地方,记载着我们记者团的一次美好纪念,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宏村文化不是仅仅两天时间就可以了解的,但是心情却是可以保留永远的,因为记忆会永远留在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