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宏村、屯溪老街 |
[游记]宏村、屯溪老街 |
2008-05-22 sina.com.cn |
霏行天下——宏村、屯溪老街 2008-03-31 20:16:29 大中小 标签:宏村老街笔墨纸砚摊子情感徽派牌坊谈天说地美图风景旅游 流浪依然 ——宏村、屯溪老街 三月,桃花烂漫。一如久别的老友偶遇,悄悄地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 我的心就在温暖的山间飘移,企图寻求更多的止于冬日的浪漫。当车子在起起伏伏的山路上穿梭,当一座座绿竹布满的青山从眼前飞驰而过,当一棵棵粉红的桃树从眼前飘移,我已经再也找不到冬日的我。整个人仿若在瞬间被这昂然的春意点燃,在也找不到闭塞和阴暗。 这时,一个绝美的村落走入了我的视线,温暖的太阳懒懒地照在平静如蓝宝石般的湖面上,刚刚抽绿的柳枝斜斜地插在湖上,远处的小桥,柔美地将倒影映在湖心,白墙黑瓦的老房子,也就慵懒地映在水上,不留一丝含蓄和委婉。可是,正是因为这不含蓄不委婉,才组成了真正的含蓄和委婉,组成了这最安逸最温暖的画面。 在似梦非梦间,我一脚踏入了宏村。 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宁静的地方。可能我们来的太早,打扰了这安静的画面。但是正因为来得早,才发现了静如止水原来是如此的简单。高中时候,叛逆的我为了寻求一种宁静的刺激,曾独自一人半夜跑到海边上,漆黑的夜,只有我,只有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曾以为那就是宁静了吧。殊不知,在若干年后,才发现,世间还有这种宁静,无休亦无止,温柔而缠绵。 迈过小桥,进入狭窄的青石小巷。小巷虽窄,却有着清清溪水蜿蜒而过。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来水。巷子中忽然飘过一阵香香的味道,马上激起了我对民间小吃搜索的欲望,赶紧跟上,在拐角处发现了一家梅菜饼的小店,整个大炉子的内壁被一圈圈的小饼糊满。酥酥的黄黄的可爱的样子,瞬间勾起了我的食欲,赶紧买上几个,咬上一口,酥酥咸咸的梅菜香味在瞬间就把我俘虏了。恨不得把那整整一大筒全买下来,带回去。 穿过小巷,月沼便出现在眼前——整个是个半月型的水塘。据说,宏村是整个按照牛的形状建起来的风水极好的村落。刚才穿过的小巷是牛的肠子,而这个月沼就是牛胃。月盈则亏,为了避开风水学上的物极必反的原理,当时的一位伟大的女性胡重娘就带领着村里的人将这个水塘设计成了半月型,也许正因为如此,经历了五六百年的风霜,宏村依旧旺盛地繁衍生息。 几栋更古老的房子立在水边,仿佛诉说着沧桑的岁月。几只大白鹅漂在水上,懒懒地伸着脖子寻觅着什么。村妇们三三俩俩地围着水塘洗衣,谈笑风生,若无旁人。几个晒梅干菜的老人支起大大的架子,把摊子摆得满满的。写生的孩子们抱着画夹,端坐在水边草草地画者。殊不知,他们本身就是一幅画。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真实,但又仿佛是剪影,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在返程后也一直久久地挥之不去。这便是生活了吧,真实、却又带着陌生的熟悉。仿佛,我只是那个世界的追梦人。 慢慢的一栋栋地去看老房子,去品味古老的明清文化,去感受儒商的低调下的大气与豪迈。这一切,在整个建筑群中已经轻描淡写地刻画了出来。不说那承志堂淡泊明志,清白传家的家训和文化底蕴,就只是那堂上的木雕,就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却依旧无与伦比。写到这儿,我的内心涌出丝丝感动。文革的时候,正义的人们冒着风险将木雕用泥巴糊上,又贴上了毛主席语录,才将这精致的雕刻保存下来。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默默的奉献,才使我们有幸拾得今日“中国民间故宫的”风采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664d50100969z.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