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徽州宏村人家 |
[游记]徽州宏村人家 |
2008-05-22 sina.com.cn |
宏村过去并不叫这名字,过去叫弘村,因封建皇帝要避讳,便改弘为宏。这封建皇帝是谁?是不是因为弘历,颇费考证,这里就不去说它了。 我们是从西递村去宏村的,汽车大约行驶了半小时吧,就到了宏村。宏村的自然环境和西递村不同,周围没有山,也没有看见溪水,宏村人也和西递村人一样,喜欢把自己说成是“桃花源里人家”,但我看,除了平畴沃野,怎么看也不像是桃花源,至少周围得有山和溪流吧。不过宏村是有特殊的地方,它的每个人家的墙根下都有小水流缠绕,这水是从哪儿来的,流到哪儿去,不清楚,我们怀疑是循环水。现在没有下雨哪来的水流,肯定是循环水。如果真是循环水,就有做假之嫌。但我还是相信,这儿过去应该有自然流水的,不然,在封建时代就靠了那种原始落后的抽水技术,怎么可能靠循环水来缠绕着宏村的人家呢? 当地人把缠绕宏村人家的这些水流叫着牛肠,很确切也形象。因为在宏村的村里还有一泓池水,宏村人环池而居。这池水呈椭圆形,约有5亩之阔, 很象是牛胃,这牛胃和缠绕各家小水流是一个系统,就构成了牛胃牛肠了。据说整个村子就是一头牛的形象,村的一头有两棵大树成犄角之势,是牛角,而村的另一头几户人家的房子筑成了弯曲的一字形,算是牛尾。呵呵,为了构成整体宏村的牛形,俗语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几户人家做出了牺牲。 宏村的村口有湖,湖中广植莲藕,湖中有堤,堤很窄,可容两三人并行,堤上有一座石拱桥,桥下的青荇在秋水中很安静,小鱼游在水面,抢食游客们抛下的食物。这堤像是仿西湖苏堤的,多少有些苏堤的精神。 宏村人也是靠生意发财的,大户人家很多,但宏村人好像特别崇尚读书,这点和西递村人不大一样,西递村到处弥漫着生意气息,宏村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精制的联语,其中总包含着四个字:耕、读、勤、俭。宏村人做生意也是一流的,但他们不说经商之类的话,大约是因为经商在旧时代是让人看不起的一行吧。 宏村人在村中开辟了一个自由市场,小贩的小商棚都是统一制作的,摆成一行行的,很整齐,在格局上这和北京的菜市没有两样。小贩们的货物有地方特产,茶摊上小贩们现场炒茶,他们捋起袖口,裸手在烧热的铁锅里不停地翻动着茶叶,你走过他们的摊位,他们就热情地邀请你停一停,品一小杯茶,你觉得味道不错就掏银子吧。随行的小黄大约于茶道有些研究,她在好几个茶摊上都喝了茶,也掏了银子。我问她是不是买回去当作给老公的礼物,她笑笑说,不是,送人家的礼品啊。除了茶之外就是竹制工艺品了,我买了一架水车,这水车是徽州人过去用作提水用的主要工具,都是设在溪水边的,一个大轮盘上挂满了许多的小水斗,溪水把大轮盘推动,大轮盘就把小水斗的水提升到农田里去了。不过,竹制的水车改动了一下,在轮盘的轴上加了个小手柄,用手一摇,大轮盘就转动了。小贩告诉我,这水车是用山间老竹根制成的,特别结实。呵呵,我补充了一句:固若金汤!我还买了四只竹制的啤酒杯,杯身刨得溜光,上端留了些青色的竹皮,很雅致。走出自由市场的时候,看见竹制的兰亭序不错,又买了两卷,花了四百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4a0ad0100027w.html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