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箫乡玉屏陶人醉 |
[游记]箫乡玉屏陶人醉 |
2008-05-22 sohu.com |
出玉屏拱宸门(北门)便是古渡遗址,这里原是一条最繁华的街,白天这里人来人往,贸易非常发达。晚上,河面上渔火闪烁,山歌阵阵,颇为壮观,时称“北浦渔歌”。岸上木楼里轻歌曼舞,嗔笑甜甜,那是沿 话说从这里上船,不过二百米,便是万卷书崖,崖高数十丈,宽百余米,其岩一层一层,有如万卷古书,生动逼真。岩顶原有秋兴亭,亭旁有笔峰;岩下有“文水浮洲”,形似石砚;洲旁有深潭,水碧如墨;对面有沙坪,视若宣纸。天公造物就是这样绝妙,有书册万卷,当然不能没有“文房四室”,否则就显得单调。清宗州知州管抡曾有《过平溪》道: 龙标南去夜郎西,万卷岩前望欲迷。 渐少滩声渐多景,一帆斜阳过平溪。 再行百米,左岸一山高耸,山巅巨石八尊,形似莲花,故名石莲峰。相传是八仙西游,在此小憩,弈棋弹唱。棋盘遗址,今隐约可辨,当地居民因叫“八仙岩”。每至晴朗的月夜,站在秋兴亭上,石莲峰倒映在河里,粼粼水波在月光映照下甚为优美,文人管它叫“石莲漾月”。明末总督郑逢元吟道: 怪石如林拟作莲,云同山岭月同渊。 濂溪到此无心赏,哪得花香藕似船。 舟行十里,赏过两岸葱郁的苍松翠竹后,再舍舟步行十几分钟,便见一亭,名“六六亭”,当地人取“六六大顺”之意。游人可在此小憩歇脚,坐在亭里,前面两山夹谷中流水飞练处,就是白水洞瀑布,高二十米,宽十五米,春夏飞爆似棉,秋冬悬白如练,“雨亦不溢,旱亦不竭”,既有画意,更有诗情,十分壮观。 出县城北行十里,名蒙寨。吴三桂麾下大将马宝于吴三桂衡州兵败后,为避清军追杀,携陈圆圆扮成僧尼逃至这里,开始建寺,安顿下来。后将蒙寨改名混寨,将寺庵取名“忠兴寺”(当时隶属思县,即今岑巩县)。凭一个军人的经验,马宝认为这里距平溪卫城太近,且在田坝之中,无险可依,遂留下部分随从留守,到黄道司(今岑巩县境内)鳌寨修建主庵,以忠兴寺与天罡寺、弥陀寺、松林寺共为脚庵,时称“四大名庵”。忠兴寺中有一银杏古树,当地人称白果,树高百丈,四五个成人牵起手来方可抱住,当地人言传树龄千年,荫及镇远。凡村上有幼童哭夜,均来树下祭拜祈祷,可保幼儿不哭夜,也很灵验。只可惜文革中,扩建小学,树干被砍去一半,甚为可叹。寺前门外有一天坑,蒙河(今名混寨河)水由寺前跌入天坑,形成一高约百余米,宽二十余米的跌水瀑布。站在寺门前或银杏树下,一任瀑水溅成的水雾弥漫天坑,飘在脸上、头发上,一种醉的感觉,会让你忘记了自我,仿佛自己已融于水雾之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而几千平方米的天坑底部,更是山壑幽曲,烟霞萦回,虹霓隐现,仿若仙境;怪石嶙峋,灌木葱茏,草叶如洗,若发如新。清康熙举人田榕在《夜宿忠兴寺》一诗中是这样描绘的: 宿雨朝已歇,游兴狂乃逞。 龈齶屡穿壑,踸踔还陟岭。 径罥茑萝僻,山深烟霞迥。 瀑声殷轰 顿令出世心,忽在无人境。 田榕寿享八十有余,历行颇广,每所经涉,多有吟咏,并有神韵派风致。其描绘飞瀑奇观,可谓栩栩如生,历历入目。倘有人亲谒混寨瀑布尊容,一定佩服田榕运笔之神,折服于瀑水之壮了。 黑茶待客作佳羹 侗家人有侗家人的迎宾习俗,这与其它民族相比,是别具一格的。朝阳、大湾、丙溪、铁家溪是玉屏的几个原计原味的侗族村寨。到这里做一回客,你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就过了一把民俗剧的演员之瘾。 不管是什么时候,到这些村寨做客,只要村民事先得知有客光临,都会为你演上一出这样的民俗剧。 每个村寨或院落的总入口,总有一个所谓的门,任何客人走到这里,都会被一群侗家热情的妇女堵住去路。她们身着侗族的传统服饰,每两人抬一个圆的或方的木盘,盘里放一把盛满自酿米酒的壶,八只盛满米酒的杯或碗,然后大家唱着融注了侗乡的山水人情的迎宾酒歌,不等你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杯或碗就摁到了你的嘴边,纯朴而又“野蛮”地把酒灌进你的肚里。接着,便会听到她们银铃般的欢笑甚至有点“野蛮”的得意。我第一次在铁家溪亲历这场面就即刻想起沈从文《边城》里的描绘,即兴涌出四行整齐的句子: 采风盛夏铁家溪,拦路酒歌心醉迷。 淳厚民风滋秀水,边陲诗韵胜湘西。 侗家待客的特点就是“一家有客家家忙”。喝了拦门酒,你就获得了进入村子或院落的通行证。你要不喝,村民就很没面子,好大一阵子都不很高兴。拦门酒喝得越多越潇洒,她们就越兴奋越热情,把客人让进堂屋请坐,其中的长者还会被当着最尊敬的特殊贵客安排在神龛下面就坐,接着打来山泉清水洗手净面,然后隔壁邻居的人都一起忙开了:熬茶、舂辣椒、切灰碱粑、炒米、摘菜、烧腊肉、做饭…… 当客人还在聊家常,谈感受,话所得,谈兴正浓时,门外就又响起了那好听的歌声,这是侗家油茶熬好了。油茶的馨香伴着歌声的清亮,十几碗油茶装成一个大盘送进堂屋,放在中间的桌或几上,然后用歌声送到客人的手里。没尝过这食物的还真有点为难,吃又不敢,不吃又不行,因为那是茶叶、油盐、炒米、碱粑……的杂烩,颜色黑如浓墨,只有尝一口,口溢清香,才知道这是一件难得一尝的好东西。正是: 黑黑油茶味道香,令人荡气又回肠。 村中此物不食用,枉到侗家走一场。 侗家人一向好客,吃饭也有许多特别的讲究,那就是有餐必有酒,“无酒不成礼仪”;有酒必有歌,“无歌不算热情”。酒是侗家人的肝胆,歌是侗家人的豪情。山水在酒气中缭绕,快乐在歌声中飞腾。侗家喝酒不用小杯,也许那还不够表达豪情与奔放;唱歌不用音乐,也许那还不够体现真实与纯朴。侗家人喝酒用的是大碗,一碗能盛满一斤。习惯了小杯的客人往往怕醉,不敢挨边,但主人特别是女主人唱起歌来就由不得你了,喝了当然豪爽海量,不喝你还得要喝,这是不管你“死活”的。凡到侗家必须“入乡随俗”,因而往往是走着进屋,扶着出门,这样,主人就非常满意,乐不可支。如果你坚持回程,她们挽留不住,就提着酒壶端起酒杯,边唱送客歌边敬送客酒,直到送出村口,才乐哈哈地笑闹着回去。正是:
|
转自:http://luo595.blog.sohu.com/25194570.html6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