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黄金周旅游(一)—黄山游记 |
[游记]"十一"黄金周旅游(一)—黄山游记 |
2007-07-16 |
秋高送爽,“十一”黄金周选择了一条路线去旅游——黄山、千岛湖、杭州。10月2日的半夜坐着金龙旅行社的大轿子车,一行23人赶往北京机场,早上八点半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感觉即神秘又兴奋.
经过一天的路程,10月4日,我们终于来到黄山脚下。游黄山共有三条路线,南路,东路,北路。我们安排走东路,后山(北门)上,从前山(南门)下。游黄山又有两种选择:爬山,坐揽车。导游说:黄山,古称黟山,在安徽省南部,主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最高点莲花峰高1864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称为四绝。山峰险奇、云霞变幻,引得多少诗人、文学家、画家、摄影家为之搜肠刮肚、百描万摹。 站在黄山脚下仰首望山,就见白云分成好几层缭绕在山间,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由那里蒸腾出来的。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到这般的图景只有天庭才有。10月份的黄山,早晚十几度,穿毛衣,中午艳阳高照,穿体恤。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 我们首先从“黄山太平索道”坐缆车上山,缆车从奥地利引进,
索道全长3704米,1997年9月建成,每天进行保养维护,一辆缆车可同时容纳100人。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伍,终于上了缆车,开始了黄山之旅。黄山的景致多的令人应接不暇,就是游上一周怕也不腻,那纯自然的风光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有些无限的吸引力。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誉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中华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与长城,长江,黄河并称为中华大地标志。全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中景区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美景,尽得造化之神奇,绝无斧凿。徐霞客叹曰:“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无不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黄山比较有名的还有72峰,32大峰,32小峰,三大高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最高峰莲花峰(1873米),其次光明顶(1860米),第三天都峰(1810米),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我们这次仅仅登上了光明顶。 抬起头望望晶蓝的天空。可惜,这个季节云海怕是很难看到了。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好的天气,把黛色的峰和挺拔俏丽的青松翠柏映衬的更加秀美动人,再加上照在身上的暖暖的阳光和山里独有的清鲜的空气,好一种悠闲自在的神仙感觉。兴冲冲的坐上缆车一边观看窗外的如画风光一边兴奋的对自己说:这便是黄山了。 开始从后山上山。一路看了石猴观海,妙笔生花......不一会儿就
来到了海拔1683米的始信峰。它突兀于绝壁之上,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壑,悬崖千丈。此峰小巧玲珑,风姿独秀。而且它还是黄山松的世界。卧龙松,黑虎松,龙爪松,接引松,连理松,团结松各具特色,尤其是连理松,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并肩,直至顶端。想起白居易那传诵千古的爱情绝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难怪引的一双双情侣在此留影。也让我们祝福天下有情人天长地久吧! 一路走来,中午12点多到达光明顶。黄山是以光明顶作为前山和后山的分水岭的,如果说前山雄伟壮观,那么后山则是秀美而细腻了。在此观景,美不胜收。蓝天映衬,天都峰,莲花峰,鳌鱼峰尽收眼底。 下午1:00左右,我们走到西海饭店用午餐,稍作休息,继续前行。 背着沉重的包,还真有点吃力。走在登山石道上,两边苍松翠竹,群山相抱,溪水同流,鸟语花香。黄山虽然石道好,但较陡,提倡走路不看山,看山不走路,大景不错过,小景莫留恋。前方到达始信峰,位于黄山北海之东,近石笋石工,海拔1683米。旧传古人游黄山,至此如入画境,似幻而真,始信黄山神奇绝妙,故名。此峰凸起于绝壑之上,四面临空,悬崖千丈,仅东南一峰相近,中隔丈许。此峰小巧玲珑,但巧石争妍,奇松林立,风姿独秀。历史上文人雅士,曾在峰巅饮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始信峰虽然不在72峰之列,但我觉得始信峰特别美。我爬到一块石头顶上,四周奇峰汇聚,古松嵌于悬崖奇石中,往下望,山谷幽深,我举起相机,站在石头上,当美景聚焦于镜头中时,我感觉腿都有点发软,只要我稍一晃动,就葬身于群山壑谷中!但为了拍这世间难得美景,还真有点值!哈 站在窄窄的山路上,远眺飞来石:高12米,长7.5米,宽1.5米至2.5米,重约360吨。其下为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
石”,亦名“仙桃峰”。著名的电视剧《红楼梦》片头便以此石为景。其实这些大自然的美景根本无需人为命名,全靠心灵领悟,静静的欣赏着,用心灵与大自然拥抱!据说,这飞来石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充满了灵气。当地人对这块飞来石是有个说法的,认为摸摸它会带来好运。不过也不能多摸,这里是有讲究的:一摸保平安,二摸保财运,三摸保福气,四摸可就是四大皆空了。 沿着石阶时上时下一路走着,真正体会到了"千岩万转路不定"的概念,一抬头才猛然发现我们已经到了一条窄窄的路上——“百步云梯”,当年电影《小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奇在缝隙的窄,险在陡峭的近乎直上直下,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人走过。走在路上,远远的就能望见一见天和鲫鱼背,比脚下的路更陡!几乎呈90度。
抬头仰望,黄山的云,以它的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身影,以及它的多姿多彩,把黄山烘托得美不胜收。黄山的云,始终在变,一刻不停地在变,变得生动活泼,变得风情万种,变得风采迷人。人们喜欢它的变,欣赏它的变。云的生命真谛全在于它的变幻和运动,要是一朵死死的云,或是一片一成不变的云,失却了灵动的云,也就是失却了美感的云。黄山的云,以黄山为依托和载体,离开了黄山,黄山的云就不成其黄山云了。黄山与云是始终分不开的,它们相依为命,才构成了一幅幅旖旎的黄山风景。 前方,到达了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通常人们所说的前山,就是指的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奇妙景观。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去年死去了),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 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
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看山,普通总是仰起头来看的。然而黄山不同,常常要低下头去看。因为黄山是群山,登上一个高峰,就可俯瞰群山。这教人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象去北京一定要逛逛故宫游游颐和园一样,来到黄山是一定要看看那棵著名的迎客松的。排在黄山十大名松之首的迎客松果然名不
虚传。倚崖而生的主干笔直而健美,向崖外一边探出的枝干则又显现出它幽雅的一面,仿佛在欢迎着五湖四海的来此观光的游客。来,就在这留个影吧。把这热情的黄山迎客松装入相机带回家去。 下午15:00,由导游指引的风景已基本看完,开始往山下走。问过导游,徒步走到山下,还需2个多小时,犹豫了一会,想到后几天的行程,终于放弃了原先走下去的想法,选择了坐缆车下山。 最美的风景总是在旁人不易到达之地.我感到心满意足了,黄山之行没有白来,这是黄山上最好的风景,我如此肆意行在凌绝的山峰间.什么叫画?!什么叫奇崛?!书上的文字走到了这个天地中来了. 两条腿机械的运动着。偶尔休息一会儿再看看美丽的黄山。真舍不得离开。怪不得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也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盛赞:"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下山了,就要离开黄山了。再望望拔地摩天,神奇瑰丽的山,再想想突兀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和瑰奇的莲花峰,还有千姿百态的松,石......终于,我也可以自豪的说:"我到过黄山啦!!! 右图一:黄山旅游图 右图二:太平索道缆车 左图三:连理松 右图四:飞来石 左图五:云海 右图六:黄山石刻 右图七:迎客松 黄山传说: 猴子观海的传说: 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心中喜悦,经与女儿商量,应允。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去仙源赵家迎亲。夜深宴席散,孙公子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逃走。灵猴喝令众猴出洞寻找,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掌珠,朝思暮想,每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梦笔生花的传说: 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
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诗兴大发,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仙人晒鞋的传说: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太清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事情不久被双方师父发现,受到严厉斥责。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评论 (8) | |
原始链接:http://zhanzhan2006.blog.sohu.com/16282069.html |
转自:3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