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恋游记游记泉水叮咚 |
[游记]黄山恋游记游记泉水叮咚 |
2007-07-16 bokee.com |
黄山恋 ——走近黄山“三部曲”之一《黄山景》 ( 廖时权 虞 斗) 编者按:宜宾,三江汇流,山川形胜。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原野阡陌纵横,湖库星罗棋布,竹海绿浪翻波,石林别有洞天,悬棺高挂山崖,山、河、湖、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的美丽画卷。 黄山,神秘的山,处女的林,翠绿的茶,纯朴的人,总让人梦魂牵绕,情难自禁。最近,宜宾县作家协会、新闻协会组织部分文艺创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到黄山采风,撰写了《黄山恋曲——走近黄山“三部曲”》,以火热的情怀、敏锐的感知、细腻的笔触,纪录了《黄山景》、《黄山人》、《黄山茶》,揭开了宜宾黄山神秘的面纱。 黄山,我来啦!在宜宾工作了20多年,这是我第一次上黄山。 海拔一千三百米的黄山,是宜宾县的“屋脊”,主要山峰有“天宫堂”、“皇天顶”、“龙冠子”、“朝天门”、“黄茅埂”,突兀高耸,直插云天。山顶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古木参天,藤萝蔓生。 汽车在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的公路上颠簸盘旋,迎面扑来的苍松翠竹虬枝藤蔓擦着汽车玻璃,让我们悬着的心有一种格外紧张、刺激、新奇的体验。彷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一片远离尘世喧嚣的原始森林…… 茂密的茶园,盛开的野花,嫩绿的蕨草,跳跃的松鼠和窜到公路上来觅食的山鸡,像一幅力透纸背的泼墨山水画,更像一部电影蒙太奇“时空倒流”的剪接映像;山涧淙淙溪流回环萦绕,陡峭处,急流飞瀑飞花碎玉,山脚下,泉水叮咚,时断时续,似在诉说那随风飘逸的尘烟往事。 想当年,宋代大文豪苏东波在宜宾沿岷江溯江而上,在宜宾县高场留下“丹山碧水”的墨宝,他在蕨溪遥望太平山,夜宿宣化坝,停棹高歌,醉卧江渚,可惜未到黄山,不然也会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五龙”抢宝 风云际会“天宫堂” 黄山,原名叫太平山,皇天顶。位于宜宾县蕨溪镇和商州镇的交汇处。距宜宾市49公里。黄山,系大凉山余脉,东临平整开阔、美丽富饶的岷江河谷冲积平坝,西面则山岭连绵、逶迤苍茫,山黛林翠,云海飘渺,峡谷幽深,飞瀑流川,重峦叠嶂。 陪同我们一行采风的是蕨溪镇党委的宣传干事小李,还有镇广播电视管理站的老王,外号人称“王台长”,是个“黄山通”。他介绍黄山的由来和掌故,绘声绘色,如数家珍。 《宜宾县志》记载,宜宾县蕨溪场“因溪旁长满蕨草,故名蕨溪。据传说,同治年间,在宜宾蕨溪镇杨天坝有一个叫黄柳青的青年人,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举人,由于在当时的叙州府已经近20年没有人考上举人,为了鼓励叙州乡贤读书考取功名,知府就把太平山赏赐给了黄柳青,太平山从此改名黄山。 登上群山环抱的“天宫堂”,是黄山主峰。从南方、西方、北方伸殿过来的五条山脉汇聚一起,峰岭突兀,形成“五龙抢宝”的恢弘景致。登上天宫堂,可鸟瞰方圆近百里的山川河流,蕨溪镇炊烟袅袅,岷江河弯弯曲曲,遇上晴朗的夜晚,可遥望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的万家灯火。“皇天顶”是黄山的主要宗教场所,有着悠久的宗教活动历史,常年游人如织,香火不断。其四周还有不少古堡、栈道、寨门、战壕和塔、碑、池、洞等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遗迹。 天宫堂不到十平方米的峰顶上,还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天宫庙”,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还有三个不知名的菩萨。这其实缘于黄山当地的一个传说。相传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盗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并随手把蟠桃种子撒落人间,落在宜宾的太平山上。为此,玉帝和王母娘娘把管理蟠桃园的三位神仙打下凡尘,让他们追回蟠桃种子。谁知蟠桃种子经过孙猴子吞食后产生遗传变异,成了弥猴桃,成了当地有名的水果。这三位神仙就留在太平山,以蕨根粉为食,为当地人看管、栽种弥猴桃。黄山人为了纪念这三位神仙,他们在修建黄山庙时,也把他们与玉帝和王母娘一齐来供奉。至今弥猴桃酒成了蕨溪的土特产。 据说,黄山“天宫堂”之所以形成“五龙抢宝”的景观,实际上是四海龙王和长江龙太子借为玉帝和王母娘拜寿之名,来畅饮蕨溪的弥猴桃酒。每当此时,“五龙”风云际会,吞云吐雾,黄山顶上云雾缭绕,茶园茂盛,山花烂漫,至今黄山千年野生茶还为中国茶业界的专家学者津津乐道。 每逢深秋季节,来自省内外的养蜂人云集宜宾黄山,上千座蜂箱在山腰一字摆开,又为山间增添了一道风景。据说养峰人不远千里而来,是为了采集宜宾黄山百草花蜜。此时酿造的峰蜜和峰王浆都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保健珍品。 “顶仙”坝外 深山峡谷“阎王碥” 在天宫堂西南方,就是顶仙坝。黄山峰峦如矩,唯有顶仙坝是山间盆地,四周峰岭环抱,中间一马平川,面积约三平方公里。坝上村居农舍星罗棋布、炊烟袅袅,荠麦青青、阡陌纵横、清流舒缓、富饶秀美。与先前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相辅相成,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顶仙坝东南方有一马脑山,山形似扬鬃骏马,昂扬奋发。山上有修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军事堡垒——“泰兴寨”和“天马寨”。据说是用来抗击李永和、蓝大顺起义军和红灯照的。堡垒至今保存完好,登临此处,昔日烽烟尤在眼前。 过了顶仙坝向北走,就到达了黄山北端进山关隘——川南第一大峡谷“阎王碥”。阎王碥长约十华里,峭壁高度六百米,两山对峙最宽处二百米,最窄处五十米,峡谷幽深,峭壁险要,飞鸟不过。这里两崖对峙,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山脚却在深不可测的万丈谷底。峡谷长约五公里,一条叫清木溪的小河欢快地穿过其间,有深沱,有浅滩,富含铜铁成份的碎石铺成沟底,溪水潺潺,清晰可见。夏日涉溪而行,随便掰开一块石头,就可捉住几个红螃蟹。两旁悬崖险象环生,时有瀑布倾泻而下,头顶只有一线青天,只有当午的时候,才有几缕阳光从林间泄漏下来。峭壁上还有栈道古堡、塔碑寨门、山洞壕堑等,让人目不暇接。 黄茅埂,海拔1200多米,峰恋平缓、绵延不断。山上有人工培育的万亩茶园,空气清新,还有天然形成的奇观―“锅圈崖”。锅圈崖直径100米,四周悬崖陡峭,高度约110米,是由山崖塌陷形成,形似一个硕大的锅圈。崖边峭壁上有清泉经年悬挂,还有一条旋梯状的“栈道”可达“锅底”。泉水流入“锅底”,汇集成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深潭,潭水清幽。潭水汇成山溪从水潭西方流出去,不久即潜入地表,隐去行踪,在西北一公里远的地方悄然浮现。 潭西北一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凉风洞,是由溪水流入地下引发的气流所致,盛夏之时,这里凉风习习,令人惬意。据当地人介绍,此洞又叫二郎洞,传说是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时,二郎神入地钻山之所,洞身深长,直通暗河,神秘莫测。黄茅埂西南方的南天门,天门洞开,拾足可进。黄茅埂附近还有温泉群落。 “独石”穿空,风雨飘摇“龙冠子” “黄山景,黄山松,移步换影有几重。风雨飘摇‘龙冠子’,独石穿空傲苍穹”。攀登黄山,最佳的攀援景点不是五龙抢宝的“天宫堂”,不是飞鸟难渡的“阎王碥”,而是独具特色的“龙冠子”。 天宫堂西北方的龙冠子山,形似龙头上的雄冠,远看龙冠子,独石穿空,气势冲天。龙冠子峰顶绵延数里,两旁势如刀劈,由三块巨石堆叠而成,最上面一块巨石高约二十米,呈十五度角倾斜状,任凭风吹雨打,兀自岿然不动。 车到罗元洞,“王台长”便把我们一行带到数里外的“龙冠子”景点,这里山高林密,藤蔓丛生,野花铺地,一层厚厚的落叶掩蔽着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径。山越来越越陡峭,路越走越狭窄。如果不是老王和小李在前面拔开杂草、藤蔓、枯枝、落叶,我们几乎找不着下脚之路,同行的几个小伙子刚开始还幽默恢谐地开几句玩笑,咿咿呀呀地发一通感叹。不一会儿就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爬三步,歇五歇,云里雾里“找不着北”。 “注意,注意!攀登峭壁一定要脸朝内,抓住藤蔓、岩缝、树枝,下脚要先试探,不要踩虚了脚”。一向沉稳、老练、波澜不惊的老王也开始沉不住气了,他一边急切地反复叮嘱:“千万不要脸朝外,不然树绊一下,或者峭壁擦一下都可能掉下悬岩”。一边伸出手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拉上一个峭壁。 还有三个关隘就要到“龙冠子”山顶了。山路嘎然中断,约十几米高陡峭的岩缝中,两根拳头粗的枯树用藤蔓扎成了简易的楼梯,山风吹过,闪巍巍,晃悠悠,让人感到背心都凉了半截。 小李爬上去了,小塍爬上去了,县电视台的节目人小赵也上去了,剩下一个在运动场上吒咤风云的大帅哥却有“恐高症”,犹豫再三,踌蹰不前。看到三个姑娘都上去了,他只得咬紧牙关爬上了楼梯,人们在上面拉的拉,在下面推的推,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好不容易爬上去了,他只感到两脚发软,牙关紧闭,头昏眼花,再也没有勇气爬上面最后两个台阶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爬到龙冠子山顶的姑娘、小伙子们欢呼雀跃,纷纷合影留念。那情景不亚于“红军长征会师”或者打了一场大胜仗。举目一望,天宫堂西面是万亩天然森林,人迹罕见,辅以十万亩人造林,郁郁葱葱、莽莽苍苍,林内古木参天、遮荫蔽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
转自:http://lsq7370.bokee.com/viewdiary.11738703.html6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