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梦里花开忆皖南(四):下行篇-风雨黄山 |
[游记]梦里花开忆皖南(四):下行篇-风雨黄山 |
2007-07-16 tuniu.com |
2002年2月14日凌晨5:30。 在闹钟的叮当声中醒来,和懒惰的意识搏斗了好一阵,终于极不情愿地爬了起来。感觉浑身酸疼,尤其是小腿,更是灌了铅一样肿胀难当。掀起窗帘向外一看,外面竟飘起来细密的雨丝,站在屋内看外面的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怎么感觉竟像是北方的冬天?当即决定不去看日出了,不过,光明顶还是要再去的,要从那里取道莲花峰和玉屏楼啊。看看时间还早,肚子又偏偏在这个时候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看着桌上吃了两天食物,还是那些老面孔,我脑子里的小资腐败情绪又活跃起来:昨晚就打听好北海宾馆有40元/人的自助早餐,贵是贵了些,不过可以放开肚量吃,比起这间名不符实的标准间来说,应该还算物有所值。就这样决定了,和嘉嘉一起下楼,直奔一楼餐厅。 一股暖暖的家常菜的味道弥漫着整个餐厅,一方大桌上摆放着十几种早餐食品,蒸饺、豆沙包、面包、蛋糕、香肠、火腿、茶叶蛋、青豆炒香干、腌制咸菜等应有尽有,口喝了还有稀饭、牛奶、咖啡,兼顾了中西方的口味。我和嘉嘉的自助早餐历时40分钟,往返穿梭于座位和餐桌达八次之多,所用食物嘛,呵呵,还是留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吧。 咽下最后一口香甜的咖啡,窗外,依然风雨飘摇。虽无限留恋餐厅温暖的氛围,,我却必须出发了。回房间收拾好行装,把还温热的开水装满两个矿泉水瓶,算算和嘉嘉两个人在北海一晚,喝掉了四暖瓶开水,心里还是像占了便宜一样,洋溢着小小的满足感。 北海的前台大厅一片嘈杂:不贴服的雨衣磨擦着衣服,发出恼人的悉索声;防滑钉鞋穿在脚上在地板上一蹭,清脆得叮当作响;我把包里几乎是所有的衣服都穿上,加上帽子、围巾、手套,再套上那件从屯溪买的雨衣,把背包自带的防雨袋一罩,活脱脱一个野战队员。 9:00整,离开了北海,二上光明顶。今天的风雨黄山,较之昨日丽日黄山,自然与许多美景无缘了,但细雨斜斜,反倒多了几分妩媚和神秘;烟雾笼罩远处的山峰和树丛,恍若仙境;走在这样的路上,竟像置身于海市蜃楼。忽然脚下一滑,嘉嘉急忙扶了我一把,才稳住重心。 越往上走,路就越发滑了。昨夜今晨的雨水在石阶上凝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而旅游鞋的海绵底遇到冰,一点磨擦力都没有,现在才知道为什么驴子的装备中都要列出登山鞋而非旅游鞋。更糟糕的是,昨天的艳阳天使我和嘉嘉都低估了今晨可能的恶劣条件,更高估了自已的能力:居然连钉鞋都没有买。路上倒是有人卖,张口就是35元,其实在北海宾馆也才15元。有两位路人眼看吃不消,向从光明顶下来的人买了两双,30元/双。要知道这样,不如从山下趸点上来卖,对半赚啊! 自是不甘心这样被敲一笔。但脚下的路已经越来越滑,侧过头看见有清洁工在清理路边的杂草。于是灵机一动,在雨天路滑的时候,很多人不是穿草鞋吗?这杂草又长又壮,正好用来做草鞋! ---Tips: 要想把未加工的杂草绑在脚上,让它服服贴贴伴着你一路而不会散掉烂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列位听好我的经验:将一把散乱杂草,拧成一股以增加其拉力和强度,再缠绕在脚上,打两个结,就成功了。千万不能把拔下来的杂草直接绑在脚上,不然走不了几步,它就会罢工了。另外一种防滑的方法,就是准备毛巾1条,撕成2个长条绑在脚上,再打两个结,效果同样很棒。当然也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本人就是在这样,在艰苦的条件下二上光明顶,攀上莲花峰,走下百步云梯的。本来想就地取材,打草鞋卖,说不定能把北海被敲的那一杠赚回来,无奈时间紧凑,至今耿耿于怀。 记得昨天从光明顶下山到北海的一段路,走得顺畅又轻松,今天必然吃力,一是有负重、90%上山路,二是下雨路滑。没想到担心和战战兢兢走路的结果,居然忘了什么叫累。一路和嘉嘉互相搀扶鼓励,中途没有休息几次(因为在这样的天气,站在狭窄湿滑的石阶山路上休息是很危险的,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十点不到,光明顶已在眼前。与昨天傍晚相比依然热闹,但不同的是,冒着风雨站在那里拍照留影的明显少了,小卖部的屋檐下则挤满了人。虽然没有光明万丈的霞光,也不见喷薄而出的云海,它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光明顶。 自光明顶下行约1KM,至天海。这里有个小卖部出售25元一双的钉鞋,一问却只有小号的,36码以上的钉鞋已被卖光了。没关系,我的草鞋效果很不错,有信心一直走到莲花峰。 从天海,经过鳌鱼驮金龟,上百步云梯,至莲花岭约2KM,一鼓作气再上莲花峰(从莲花岭—莲花峰约1.5KM)。时已近中午,随着温度的升高,山路已经不再打滑了,或许是脚下的草鞋在持续发挥作用,使得我们勇气倍增。约40分钟之后,终于到达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M的莲花峰。欢欣鼓舞之余,也不由生出几分失望,由于大雾弥漫,周围的能见度很低,无法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倒是峰顶那中间低凹的半月形“月池”称得上是黄山一奇了。 从峰顶不用原路返回,走南面的新路可以直接到达玉屏楼。下行山路更是险峻,一路笔直而且几乎没有宽绰的落脚处可以休息,这时方显大雾的好处:两边的绝壁深渊全部被雾霭遮盖,打消了我可能发生的心理恐惧,否则说不定会脚底发麻,手心冒汗了。不由佩服那些敢坐滑杆的人们。我是断不肯坐的,宁愿累到腿软,也毕竟是脚踏实地啊,总好过在这样的山路上被颠得七荤八素,魂魄出窍。 终于到了玉屏楼,被誉为黄山标志性景观的名松—迎客松即在此处。为保护这棵盛名之下其实暮年的名松,已经不允许游人与它做近距离接触了,我只好站在它面前的巨石上拍了张照片,算作是到迎客松的留念。在越发急密的细雨中,也顾不得找寻和细看玉屏楼的名人石刻,只是在临别时匆匆瞟了一眼旁边的送客松和陪客松。 胜利完成了这最后一个任务,我和嘉嘉已经筋疲力尽了。相对而视,形象狼狈得一塌糊涂:薄如蝉翼的雨衣已不知在什么时候撕破了,绸面的外衣早已湿透,手套和帽子也能拧出水来。头发更不用说,湿漉漉的让我联想到“清汤挂面”。 决定再次向FB妥协。想着只要再走500米,就是玉屏索道了,几乎麻木的双腿竟爆发出无限潜能,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几乎是扑到索道售票处,紧紧握着手中那两张票,就像握住了希望。坐上那可容纳四人的小缆车,刚想放下背包喘口气,忽然又钻进两个人,和我们挤在一起,只好把包又抱在怀里。 15分钟以后,摆脱了几个小贩的纠缠,再走下几段石阶路,我们终于到了前山入口—慈光阁,回头看时,已不见雾霭缭绕,只剩满眼的苍茫巍峨,是为黄山在我眼中定格的最后影像。一辆面的载着我们和其它两人,呼啸着到了汤口镇。 (四)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5 次, 发表于 14点27分, 推荐给好友 Nokia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55658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