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游记_新浪网 |
[游记]黄山游记_新浪网 |
2007-07-16 sina.com.cn |
作者:杨军 据史料记载,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第一次在万历44年(1616年)二月,时值严冬,徐霞客不畏险阻,游览祥符寺、慈光寺、石笋罡、狮子林、光明顶及松谷庵等地。万历46年(1618)九月初,徐霞客第二次游黄山,这时正值秋季,“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秀”。徐霞客登天都峰、莲花峰、至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不禁感叹:“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其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另据青《黄山志定本》载,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答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由此可见,徐霞客对黄山是情有独钟,于是有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未见其山,先闻其名,领略一下“天下第一山”的神奇与壮观的想法应运而生,由来已久。期待已久的黄山之旅即将成行,传说中的黄山马上就要呈现眼前,心中自然有种难以言状的喜悦和些许的激动。 坐缆车从慈光阁到玉平站时,清晨的黄山还在雾中沉睡。窗外是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缆车在雾里徐徐而上,如一叶扁舟,在大海里扬帆起行,乘风而去,登琼楼玉宇,上九天宫阙。白雾如浮云,在脚下飘荡着,游弋着。我渐渐地觉得自己已游离于人间,行走于天上,如梦似幻,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不觉中,缆车已到站了,打断了我无尽的遐想。我如梦初醒,方知已在半山腰,脚一着地,和黄山开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沿山路拾阶而上,不一会就到了玉屏楼景区。此时的玉屏楼已是人声鼎沸,热闹如市,不过大家不是在叫卖,而是争着和奇松合影。望客松犹如在水一方的秋水丽人,站在高处,脉脉含情,张望着四海游客;迎客松犹如明眸善睐的窈窕淑女,处于峭壁,落落大方,笑迎八方来宾;而送客松就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绝代佳人,款款深情,与每位尽兴而归的游客依依作别。云破天开,太阳露出了半张脸。后山的巧石,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堆着的罗汉,或倘或卧,或站或坐,伴着鬼脸,由低到高的叠在玉屏楼的旁边。巧石后的山峰,就是“玉女峰”,如同一位熟睡的仙女,头枕山石,朝天而卧,温柔的曲线依稀可见,全然不理会这里凡世的嘈杂。山雾薄了很多,化为一缕缕的清烟,在山丛中悠悠地飘然升起。远处的山峰,在青烟里若隐若现,好像在和游人捉起了迷藏:拿起相机的时候还清晰可见,按快门的时候又躲到后面去了。一连几次,真叫人哭笑不得,忍俊不禁。正当我们为玉屏楼景区所流连时,这时偏偏天公又不作美了,忽然竟下起了雨。雨下的不大,但因为有风,初秋凉爽的天气就变得有点冷了。散去的雾又聚起来了,眼前又恢复了白茫茫的一片。滞留在玉屏楼良久,不见有任何天晴的迹象,游兴正浓的我们又整装出发了。 有心赏景景不成,无心观雨雨自来。出玉屏楼去莲花峰,一路上我们只能看见脚下的山路和路旁的黄山松。黄山的山峰大多都是平地而起,直插云霄,并且山峰与山峰之间极少相连。蜿蜒的山路,是山峰的纽带,曲曲折折,起起伏伏。与其他山不同,黄山的山路都是悬在峭壁,绕峰而行,令人匪夷所思。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它竟然能从一个峭壁延伸至另一个峭壁,能从两座山的夹缝中穿过,真不能不说是造化的神奇。路边的黄山松,破石而出,傍石而生,静静地站着,犹如列队的哨兵。只是他们并不向哨兵那样古板,面无表情。有人说松树都是千篇一律,长相一样。但黄山松却是似而不同,长相相似而表情不同。他们千姿百态,表情丰富,滑稽可亲,如同从神话中来。行走间,观景不成的遗憾在渐渐地消失了。雨中登山,少了一份闲情,多了一份雨趣。不知在雨中走了多长时间,已到了百步云梯,曲折的山路变得陡峭了,顺着峭壁垂直而上。走了大半天的山路,我的力气消耗殆尽,前面的山路更是让我暗自叫苦。此时精疲力竭的我,深刻地体验一下什麽是“华岳之险峻”,抬头相望,莲花峰已近在咫尺之遥。为了不功亏一篑,我使出了浑身泻数,向莲花峰发起最后的冲刺。好不容易上到了黄山的最高峰,但这里早已水泄不通,见方大的地方,聚着数十上百的人。来不及品尝登上黄山后的喜悦,来不及感受“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大家便开始争着地势拍照留影了。说实话,当时大家的表情都很难看,登山的劳累已在脸上显露无疑。汗水夹着雨水,在脸颊流个不停。雾气早将头发和眉毛染成雪白了,真是“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刻,在黄山之颠,我们甘心为黄山而老。人越聚越多,我们不敢久留,于是择路而下。 下莲花峰,经气象站,到光明顶,天色已晚。在光明顶我们稍作停留后,直奔飞来石。飞来石傲然矗立在黄山难得一见的平坦的山峰上,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如同从天外而来。也许是黄山的美,感动了上苍,得到了上苍的眷顾,特意降奇石于此处。飞来石的游客不绝于途,他们大多都是善男信女,不远千里而来。据说,触摸飞来石,可保全家安康,可带家人吉照。他们表情严肃,双眼微闭,十指并拢,双掌张开,嘴里念念有词,如同触摸神灵。雨水从他们虔诚的脸上流过,我顿时感到了黄山的苍桑与厚重。登黄山对他们来说,似乎有更深层的意义。在他们看来,黄山不仅仅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山,而是一种信念的化身,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夜宿的宾馆在排云亭,离飞来石不远。黄昏已至,夜色正浓。爬了一天的山,不管是翩翩的绅士,还是矜持的淑女,一到饭桌前都如狼似虎,将菜盘一扫而光,一会的时间,桌上就成了一片狼藉。晚饭后,茶艺表演开始了。从沏茶的要领到茶具的选取,从茶水的火候到茶业的质地,沏茶小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引茶入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玉液回壶”。娴熟的技艺,令人眼花缭乱。茶水一入杯,便清香四溢。在她的指导下,我们掩面捧杯,摸仿古人的姿势,“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三杯下肚,甘甜无比,清爽可口,齿颊留芳。白天的劳累已随淡淡的茶香,飘到九霄云外,精神大作,焕然一新。为了助兴,沏茶小姐唱起了当地的山歌,声音清澈,嗓音嘹亮,沁人心脾,暖人心肺。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歌中讲述了一对恋人采茶的故事,黄山人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表现着这一主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山多情的山水,自然也养育着风情万种的黄山人。 雨下了一整夜,天亮的时候也没有停。尽管在气象站就得知了第二天早上看不到日出,但我们还是起的很早,匆匆用过早餐后,奔梦幻景区而去。斜雨和薄雾将整个景区裹的严严实实,或许是由于天气的缘故,一路走过来都没有看见游客,梦幻景区显得格外寂静。石阶上的积水清澈照人,我们应该是第一批游客。梦幻景区四周是山,中间是谷。山如刀削,直入谷底。山路跌宕起伏,走在上面,如在画中游,步步为景,处处是松,可抬头望峰,可低头看谷。谷深不见底,清幽奇秀;峰层次分明,美轮美奂。近处的峰郁郁葱葱,挺拔秀丽;远处的峰身披薄纱,略见轮廓;更远一点的峰犹如魅影,飘浮不定。人沿着山路,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山峰如影随形,一会躲在身后,一会闪到眼前,变幻莫测。我们乐此不疲,就要下到谷底了时,雨越下越大,路越走越滑,为安全起见,我们只好打道回府。 从梦幻景区原路返回排云亭,我们余兴未了。因为下午要从东面下山,我们就顺着后山的旅游线路:西海、狮子峰、北海、始信峰。前山的雄伟陡峭,还记忆犹新;后山的秀丽精巧,就映入眼帘。松树,一片连着一片,远看如烟似海,近看则是绿意盎然,充满着无限生机。令人回味无穷的是,棵棵精致,如同盆景,巧夺天工。狮子峰的“团结松”,五十六根枝条从近根处长出,低处相傍生长,高处四面分散。取名“团结松”,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和平相处,团结一致,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良好期盼。“龙爪松”,树根紧贴地面,如龙爪一样牢牢地伸进地里,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最具神话色彩的应该算“连理松”,树干在半空中,整整齐齐地一分为二,形如比翼,故人们取名“连理松”。相传当年唐玄宗为黄山的美景所动,希望死后能和杨贵妃葬于黄山,在黄山的山水里比翼双飞。于是他们死后便化为“连理松”,长相厮守,永不分离。情侣们为了表达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松”,在“连理松”周围锁上了一圈又一圈的连心锁。始信峰是我们黄山之行的最后一站,游完了始信峰,就开始下山。 雨过天晴,峰回路转。下山不多时,雨停了,出了太阳。阳光普照,万物复苏。小鸟开始站在枝头唱歌了;松鼠也耐不住寂寞了,蹦蹦跳跳,从树林中跑了出来,在行人前乱窜;花儿也特别精神,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耀眼;白色的瀑布,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铺在绿莹莹的山坡上;山谷传来了泉水的声音,欢快清晰,舒畅自然。泉水的叮咚声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山下。 暮然回首,黄山俨然成了一幅高山流水、层峦叠嶂、千峰竞秀的画卷,挂在天边,与白云为伴,与蓝天相映。盛唐至今,千余年的时间,不知多少文人志士慕名而来,挥毫泼墨,为其写下动人的篇章,使黄山的一石一松都有着讲不完、道不尽的传说,给黄山迷人的山水增添了丰富的神韵。黄山及黄山的传说,顺沿着历史长河,贯通古今,淀积着华夏文化的千年底蕴,承于前人,传于后世,是中华文明的美丽瑰宝。 2003年9月于上海 |
转自:http://bbs.sina.com.cn/forum/2003-12-12/11284.shtml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