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山日记(一)

[游记]黄山日记(一)

2007-07-21    sina.com.cn

踌躇了好几日,总算下定决心要写一篇游记了。之所以踌躇,实在是因为黄山之名太过显赫,古往今来游黄山者,名人志士尚且如汗牛充栋,像我这般的无名小卒更是不计其数。徐霞客有云:“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只此一言,足令我手中愚钝的笔头胆战心惊了。然则,美景好比美文,浑然天成,而品赏者感触各自不同。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座黄山,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豪情,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野趣。想到此处,也就不妨将这三日行程记叙一番,所谓敝帚自珍,自得其乐而已。

告别

其实在暑假里就有去黄山的打算了,但一来怕天热,二来怕人多,辗转拖沓,一直未能成行。待到决定下来,已是将近十月底了。虽然还未及深秋,萧瑟的气息却早已在落叶与虫鸣之间弥漫起来。加之出发前晚淅淅沥沥的雨在瓦楞和窗棂上哔哔剥剥地敲打了一整夜,清晨出门,走在微雾的街上竟有一种凄惨寥落的感觉,仿佛此行不是去游山玩水,倒是被发配边疆,终生不得再回来一般。
六点四十分到达人民广场一边的停车场,远远望去,导游就站在大客车门前举着一面黄绿色的小旗迎客。旗上写着“黄山风情”四个字,那是旅行社与我们约定的记号。导游身材不高,皮肤黝黑,外加一张被天南地北风霜雨雪打磨得棱角分明的脸,很有一些江湖味。虽是这样的秋天,虽是这样的一夜冷雨,车上照旧几乎坐满了热情高涨的人,个个脸上洋溢着出征前的兴奋,背上挂着鼓鼓囊囊的包袱,说话间嘴里还发散着未及消化的早餐的气味。这番热闹的景象让我有些惶恐起来。我向来是不喜热闹的,更巴不得整座黄山单归我一人独享,或是携着有限的几位友人共同把玩。如今看来,黄山自不必说,单是那头顶的行李架和座位底下的小小空间都要寸土必争了。
车没开出几分钟,天又下起雨来,细碎的水珠在车窗上挂出一道道斜长的印痕,窗外的景象全是灰蒙蒙的一片,悄然地向后退缩着。车厢里依旧热闹,除了叽叽喳喳的嗓音,还不乏各种咀嚼吞咽声。我回望了一眼身后的上海,那昏昏沉沉的暗影中袅袅升起一种怆然的意味。每次坐在远行的火车或是汽车上。我总要忍不住回头体味一下这种感觉。生长在这个用数不清的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的、巨大得无可名状的城市,她的灵魂亦渗透在我的肌体之中。

杭州——临安——花山——老街

车过枫泾,天总算放晴了。在公路上坐汽车并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两旁的景致似乎总也没有什么改变,加之座位又不宽敞,间或有些颠簸,不一会就教人昏昏欲睡。正因为如此,我素来偏好坐火车,虽然麻烦些,但好歹车厢宽敞,行进又平稳,还可以四处走动。大概是导游看出了乘客的倦意,在喇叭里放起了歌曲来。可巧那歌居然都是些《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今人翻唱,滋味道如同港台的流行歌曲一般,还带些哭腔。座位上不久便有几位略上一些年纪的跟着哼哼起来,咿呀以压地好不得趣。
九点过半,汽车已开上了杭州的绕城高速,喇叭里的歌也改作了《敖包相会》。算起来这已是我第三次路过杭州了,第一次是去桐庐,也是这样的秋天,和朋友顺便在西湖游了一遭,又看了岳庙;另一次是去庐山,火车在杭州停靠,约莫晚上七八点的光景,天色昏沉,连车都懒得下了。杭州对上海人来说并算不得一个新鲜的去处,那西湖给我的感觉不过也就是一个大些的塘而已。江南的人对于这等纤巧的景色怕是早已腻烦了,故而那位导游也懒得再作什么讲解,只消半个小时,那人间天堂的杭州便已抛在身后。
中午时分,车到临安。这里是杭州辖区内的一个小城,原本并没有什么名声,倒是它下属的昌化县因为出产鸡血石而远近闻名。近两年这里却渐渐地热闹起来。来的旅客大多是上海人,来的目的又大多是去所谓“浙西大峡谷”以及周遭的一些地方。说到浙西大峡谷,我却不得不佩服商家炒作的本领。据传这个景点刚刚开发的时候,临安人邀请了上海的某位副市长来游玩,副市长临走说了那么一句话:我去过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现在看来这里的景色未必见得不如它。不想几天之后,这句话竟在上海见诸报端,飞进了千家万户,从此这里游人络绎不绝。至于那句名言是如何登上上海的大小报纸的,便不得而知了。商家虽然心机巧妙,但大浙西大峡谷的风景却实在不见得如何。几月前慕名而去,看到的不过是两边山崖间一条小沟而已。回想那位副市长的评价,倘若不是他在科罗拉多游玩时喝醉了酒,便只能断定美国人都是傻子了。虽如此,但小城总有一种懒洋洋的恬静的氛围,比之上海整日的躁动与繁华,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在临安稍作休息之后,汽车继续前行。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经过昌化县,再过半小时,终于进入安徽黄山市境内。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安徽辖地(严格地说在京沪线上乘火车已经不止路过一次了,只不过看到的景物仅限于水泥站台而已),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由于安徽移动于入境的第一时间发到手机上的一条问候短信而变得更富戏剧性,因为在那一刹那间,车上所有的手机几乎不约而同地大叫起来,把一车的人从瞌睡中唤醒。
从浙江到安徽,仿佛从欧洲到了非洲。五分钟之前还像刀刃一般平整的省道五分钟之后几乎成了一条土路,路两旁绿油油的农田和五光十色的乡间别墅也摇身一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坳和歪歪扭扭的破烂平房。我还没有来得及作感叹,客车已经在坑坑洼洼的道上扭起了秧歌。车上的喇叭里放的正是《浏阳河》,我们便在这婉转的歌声里不知转过了几道弯,爬过了几座坡,经历了几次倒胃和反刍的循环过程,终于在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到达了徽杭高速公路的入口。据导游说这条路还未全段通车,否则也不劳我们受刚才的那份罪了。一上高速,感觉自然不同。司机存心报复似的猛踩油门,发动机卯足了劲聒噪,似乎也出了一口恶气。下午两点半,抵达黄山市的行政中心——屯溪。
黄山脚下的屯溪,自然也沾了黄山的光,虽是一座小城,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街上几乎三步一茶楼,五步一宾馆,道路虽不宽阔,却很干净,交通设施一应俱全,比之繁华的上海,竟也不遑多让。中国电信的办公大楼巍然矗立在市中心,宣告这里早已迈入信息社会。不过听导游介绍,这里的月收入平均大约只有四百元左右,可见得这靓丽的外衣大抵全都建立在游人的腰包之上了。小城毕竟是小城,不出一刻钟,客车已穿过市区,前往此行的第一个景点——花山迷窟。
花山是一座山,迷窟却不是一个窟。据说这里几年前发掘出三十六个人工开凿的古石窟群,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而年代出处均无从考证,历朝历代的史料也全无记载。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惊动了史学界、考古界众多专家学者,也惊动了时任国家元首的江老人家。游览石窟之后,老江惊叹之余,欣然提御笔写下“花山迷窟”四个大字为其正名,于是这个原本叫做皖南古石窟群的考古场所从此名声显赫,改头换面成了旅游胜地,一时近悦远来,财源滚滚。老江不愧为老江,大笔一挥就能创造千万元的经济价值,单是冲着这一条,这“花山迷窟”也是大大地值得一看的。
花山并没有花,据说是季节不对。严格地说它也算不得是什么山,百多米高的一座土丘而已。南倚新安江,和对面一大片空旷的草场隔江而望。天阴,那草场又十分的宽阔,还散养着不少马匹骆驼之类,放眼四眺,颇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味道。

花山的入口处是一座悬空的吊桥,飞跨新安江,由两座高塔支撑在两岸的地基上。站在吊桥中间极目远眺,新安江水尽收眼底,薄雾蒙蒙,由近及远,不知所终。两岸丘陵起伏,阴霾笼罩之下,黑沉沉如同伫立的猛兽。

花山有三十六座洞窟,其实开放的也就仅有两三座。我们在专配的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怀着窥探山顶洞人隐私的惴惴心情,走进了其中的某一座。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移动在洞口设立的石碑,上面写着“手机信号覆盖此景点”,不由惊叹科学之伟大,连这等鸟不拉屎的地方(洞里的确没有鸟)也实现了通信现代化。石窟的灯光很幽暗,而且五颜六色,恍恍惚惚,令人不由联想起《西游记》里的盘丝洞或者无底洞之类的地方。幸而这里非常的宽敞,绝少有拐弯抹角的地方,也大可不必害怕从背后的石缝里猛然跳出一只鬼怪来。石壁上有明显人工斧凿的痕迹,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赞叹的地方。想来这里唯一的特色便是“大”,大得几乎将整座山都掏空了。听导游介绍这石洞的建筑技术极为高超,利用了很多现代人才掌握的方法云云,无奈我不是学这一行的,也无从探究,便只得附和着点头而已。

在第二个石窟门口,赫然看见花岗岩方碑一块,上面刻着:某年月日,总书记视察花山,在此留影云云;旁边尚有一小片柏树林,前立木牌一块,上写:某年月日,总书记视察花山,安徽省领导植树纪念云云。那石碑格外端正大方,树林也尤其茁壮青翠,想来时时有人悉心照顾。总书记到底不同凡响,不仅他拍照的地方树碑为证,连省级领导也陪同作了一番农活。我不由得想四下查询一番有无“某年月日总书记在此如厕”之类的所在了,然而左顾右盼之下,终究没有找到。惋惜之余,在“总书记留影碑”前照了一张相,亦算是紧跟党的步伐,与时俱进了。

从花山出来,已近黄昏。在旅馆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前去今天的最后一站:屯溪老街。据说屯溪的老街是中国现今仅存的两条保留着宋代商业集市完整风貌的街道之一,另一条是上海的七宝镇老街。可惜上海的那一条早已将街面拦起来做收买路钱了,屯溪的这一条却还是免票的,由此可见内地人的商业头脑比之沿海地区,无论如何要弱智一些。临行前,导游叮嘱千万不要在老街买东西,尤其是山货土产之类,说这边的茶叶不少是泡过之后晾干再卖的,歙砚(歙县出产砚台天下闻名)也由石粉捏成。对于这番言论,我原本是存有疑虑的,但随后即证实不假。我仅仅是在街边买了一张两块钱的黄山导游图,预备明天上山参考而已,不料回到宾馆细看时,方才发现那图上所标年号的最后一位竟是用胶纸贴上去的。将它揭下之后,那“2004最新版”便悍然成了“2002最新版”,足足教我领教了一回颜色。

假货归假货,来老街眼福与口福却还是不能不饱的。街口的“美食人家”便是一个绝佳的去处,且不消说那琳琅满目的徽派小吃,单是那穿着长袍马褂站在门口迎客的店伙和店堂里轻衫短打,步履婀娜的服务员小姐,便叫人目不暇接。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单是屯溪的大街小巷,便是屯溪的女孩儿们似也占了黄山的灵气。小姑娘们的年纪都不过十六七岁上下,一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让人还未及吃那盘里的佳肴便已看饱了一半。

老街很长,从头至尾走马观花大约也需一个多小时。老街的街景更是名不虚传,仅看那街首的石牌坊便已透出浓浓的古意。店铺当口大都是高挂一块烫金匾额,上书店名,店内掌柜伙计一应俱全。雕栏玉砌、重檐高阁,灯火阑珊之下仿佛时光倒转,确乎回到了那《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年代。只可惜那掌柜店伙们看着你的眼神都如同鲁迅在《药》中描写的那般,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闪烁着一种攫取的光。我由于谨记着导游的嘱咐,便也下意识地将口袋捂紧,确保那里面的钱财不会在这等目光的注视下不知所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17b2810100066d2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