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旅游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游记 银雀. |
[游记]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旅游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游记 银雀. |
2008-06-10 luopan.com |
走近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匿名) 位于山东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的发现,在当时也震动了中外。由银雀山西汉一号和二号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书为主要内容的先秦古籍,验证了中国史学界争论多年的孙子、孙膑谁早谁先,他们是什么关系等难题,被誉为中国当代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临沂市区东南有两座山岗,古代相传此处遍生一种灌木,春夏之交,此木鲜花盛开,花朵形似云雀,东岗为黄色,西岗为白色,故两座山岗得名金雀山和银雀山,均系汉代重要墓地,自1970年以来,先后发掘墓葬百余座,出土大批珍贵文物,现已在银雀山西南麓建成我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82年2月动工兴建,1989年10月落成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银雀山汉墓厅和竹简陈列厅为仿古式、歇山斗拱、灰陶瓦顶、赤柱丹梁。院内松柏花竹,长廓环绕,山水相映,整体设计融仿古建筑与园林风格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堪称鲁南参观游览胜地。 步进博物馆大门,沿长廓缓行就可来到位于院内南侧的银雀山汉墓厅,室内中央是复原后的一、二号西汉墓穴,所有随葬物品复制后均按原状摆放在棺椁内。椭圆形展厅周围的墙壁上装饰的玻璃橱窗,展示着放大后的汉墓发掘现场和出土竹简的照片。 墓室均在岩石上开凿而成,为长方形竖穴。相距50厘米,地表至墓底深度,一号墓为2—3米;二号墓为3.5—4米。一号墓椁室南北长2.64米、宽1.76米、高1米;二号墓椁室南北长2.14米、宽1.56米、高0.88米。两座墓葬椁室结构基本相同,椁框四角以榫卯相接,扣合紧密,椁顶横铺盖板,分椁为东西两侧。一号墓椁室东侧置棺,西侧为边箱,安放随葬物品;二号墓则相反,西侧置棺,东侧为边箱,棺身外髹黑漆。棺椁木质坚硬,周围封闭严密,随葬物品保存良好。 两座汉墓中共出土竹简7500余枚,不仅其数量实属罕见,其质量也是首次发掘。其中一号墓竹简内容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孙子佚文五篇;《孙膑兵法》十六篇;《尉缭子》五篇,《六韬》十四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论政论兵文章五十篇及阴阳、时令、占侯之类十二篇。更为难得的是其中一部分是现在还有传本的古书,而且大部分为佚书。二号墓出土竹简32枚,系《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这批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外,还有陶器、漆器、铜器、栗子、核桃等98件随葬品出土。据考证,两墓均为西汉早期墓葬,只是姓氏缺乏确切的论证,难以确定,但从出土大批兵书,而未有兵器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墓主是位与军事方面有关的文官,且酷爱兵法。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两部兵书的竹简,均在一号墓的边箱北端发掘出土,使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光明,从而澄清千余年来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果的问题。就此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分别是春秋、战国人。孙膑乃孙武之后世子孙,各有兵法相传,千年聚讼,一朝得释。 从银雀山汉墓厅向北,过白玉桥,经银雀亭便是雄伟壮观的二层仿古建筑——竹简陈列厅。走进一楼序厅内,正面屏风上悬孙武浮雕像,两侧是用金文,汉隶、英文、日文摘写的《孙子兵法》开宗明文的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警示人们: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的。左右板壁上为放大的兵法竹简照片。序厅的东西两侧分别为《孙子兵法》展厅和《孙膑兵法》展厅。室内陈列采用图文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展示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两部兵书竹简、孙武和孙膑的作战实践、春秋战国兵器、《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理论精华以及中外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255455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