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孟林:从历史到现在 济宁旅游攻略 游记 |
[游记]孟林:从历史到现在 济宁旅游攻略 游记 |
2008-03-09 kuailv.com |
孟子墓 孟母林内景 孟林,又称“亚圣林”,是埋葬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从景区附近经过。位于市区东北12.5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至清康熙时,祭田墓地已达一万余亩。林内现存柏、桧、柞、杨、榆、楸、槐、枫、楷等一万余株,多为金、元、明、清各 代所植。孟林内建有御桥、神道、享殿。享殿五间、殿后 孟子墓,墓前立有巨型石碑,上书:亚圣孟子墓”。孟林四面环山近水、古柏参天、蔚然深秀,是仅次于孔林的又一处人造森林。四基山是连绵不断的四座山,因座落的山顶都是齐头的,很平坦,古人说“如基”,所以叫做四基山。四基山的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它“南面凫峰,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近连岗峰之脉”。一片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芳草如茵,肃穆幽深。 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孟子死后埋葬在什么地方。直道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兖州知府、孔子45代子孙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墓地。孔道辅分析孟子晚年生活在邹县,最后终老在这里,墓地不会太远,经过多次探查,最后确认在四基山,并且报告给朝廷。皇帝表扬孔道辅办了一件大好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九百多年。九百多年来,林地不断扩大,庙堂不断增修,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孟林内现有柏树、桧树、柞树、杨树、榆树、楸树、槐树、枫树、楷树等各类树木一万多株。树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栽植。 孟林享殿 孟林神道 孟林前,有一条1.5公里的神道,神道两旁有两行高大古老的杨树,杨树外面是柏树。神道中段有一条小溪,溪上架一座拱形弹孔石桥,桥的名字叫御桥。桥左边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亚圣林”三个大字。过桥往北有500米长的石砌甬道直到享殿大门。享殿现在是5间,现在的是清代建筑,但却承袭了明代的规模与风格。林内的部分珍贵碑刻现移入享殿内保存,其中新建孟子庙记碑是北宋儒学泰 山学派的著名人物孙撰文,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孟庙、孟林、孟府的最早的实物资料。 孟子墓:享殿后面的围墙内是孟子墓,孟子墓是一个很大的土丘,土丘高约6米,象座小土山。墓前有一高大石碑,上刻“亚圣孟子墓”楷体碑文。碑前设有石香炉、石瓶、石供案等。整体布局气派威严。 三家冢:孟子墓西边200米处,有并排三座古墓,古称“三家冢”。这三个古老的土丘内,埋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鲁国三桓庆父、叔牙、季友,也就是后来的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的祖先。其中孟孙氏就是孟子的祖先。因此说,孟林是邹鲁大地上的最为古老的家庭墓地。 孟林随着山势的起伏而漫延,给人一种开阔宏大的感觉。林内古木参天,去雾缭绕。登上四基山顶,举目四望,林海茫茫,苍鹰盘旋。林海之外,田畴如画,透出勃勃生机,再看孟林内点点坟冢,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孟林最有特点的是林内柏树的根。这座山是石灰岩,山上土壤很少,树木都长在石缝中,经过八九百年时间,树的根外突石缝,大部分裸露在外面、有的甚至把小小的石缝全部包上,仿佛古老的柏树就是生长在石头上,真是一奇!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济宁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428335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