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曲阜游

[游记]曲阜游

2008-07-01    sina.com.cn

首先感谢好朋友们在我不在期间还来看我,怠慢大家了。伴随着你们真诚而温暖的祝福,我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假期,也真的希望你们也过的愉快哦。 假期中,我分别探望了父母公婆,还抽一天时间去了曲阜。(不会写游记,就贴点照片和简要介绍吧。) 曲阜——圣人的故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都出在曲阜。中国封建时代,皇帝敕封的圣人共有六位,分别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六位圣人都和曲阜有不解之缘,其中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出生在曲阜,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周公的封地是曲阜。他们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曲阜——深扎着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来到这里,是一定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的。孔庙,是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因其典型的东方建筑特色和宏伟的规模,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它前后九进院落,主要建筑贯穿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共有殿、阁、堂、祠等共466间,54座门坊,1700多株古树,1200多块碑碍,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

金声玉振坊是孔庙的第一道门妨。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个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我国古代奏乐,自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金声玉振”原意指的是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用在这里,无论是象征孔子思想,还是比喻孔庙的建筑,都恰如其分。

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古代祭天,先要祭祀棂星。孔庙设棂星门,比喻孔子是从天上来人间施行教化的星宿。棂星门内是孔庙的第一进院落,院内高耸着两坐石坊,一曰“太和元气”,一曰“至圣庙”。其中““太和元气”是古人比喻孔子思想像太空天体那样循环往复、永恒常存。“至圣“一词更是把孔子思想推到了登峰造极、再也无人超越的地步。 十三碑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碑刻55块。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约35吨,加上驮碑的龟状动物,共重约65吨(实际上这个动物不是龟,名“赑屃“(音:Bi
Xi)传说龙生九子,它是第八子。它的特征是龙头、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所以古人用它来驮御碑)这块巨石采自北京西山,据说用了上百工匠,用了几十天时间,隆冬时节在河道上洒水结冻,费尽千心万苦,始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

该石碑立于孔庙第七院落大成门内,碑后石拦围护一棵桧树,树高10多米,这就是“先师手植桧”。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惟有此树生死荣枯留存至今。

“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造,建于金代,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现在亭内保存。

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大成殿始建于宋带,后毁于大火。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最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上刻着两条龙,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石刻艺术中的瑰宝。

孔子像位于大成殿内正中,坐高3.35米,高贵威严,一幅君王形象(室内光线昏暗,即使站在门口也确实看不清楚)。

孔庙内这样的古树随处可见。

**********************************************************************

孔府大门对联: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仔细看会发现上联中"富"字上面缺了一点,意为“富贵无头,下联“章”字下部破了“日”字,意为“文章通天”。)孔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总愿的世袭封号。到民国初年这一封号承袭了32代,近900年。

孔府二门,门上高悬“恩赐重光”匾额,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璁所颁,因此叫“重光门”。只有在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此门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打开。 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家务、施行家法的场所。屋内正中高悬着“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

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一同立着的还有清道光皇帝亲书的“福禄”碑。

施行家法的场所("跪搓板"之由来?) 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的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以下面照片“石流”为证,男女有别、内外有别,挑水夫只可将水倒入内宅墙外石槽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1f9a701000aet.html4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