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曲阜孔庙游记 附图 |
[游记]山东曲阜孔庙游记 附图 |
2007-07-21 3608.com |
雍正御书大成殿,螭首檐柱永辉煌 大成殿 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径1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 观大殿 先知先觉人称圣,老圃老农自服输。 解道乐云岂钟鼓,还明劳教不分途。 天工开物眼前是,梓匠何曾读圣书。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东位西向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四配塑像坐高2.6米,十二哲塑像坐高2米,均头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执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礼制。塑像都置于木制贴金神龛内,孔子像单龛,施十三踩斗栱,龛前两柱各雕一条降龙,绕柱盘旋,姿态生动,雕刻玲珑,异常精美。四配十二哲两位一龛,各施九踩斗栱。龛前都有供桌、香案、摆满祭祀时使用的笾、豆、爵等礼器。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殿外悬有10块匾额、3副对联,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 沿大成殿回廊后转,层栏围绕,又一座重檐大殿矗立,它是孔庙三大建筑之一的“寝殿”(另两大建筑为奎文阁、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圣迹殿是以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而得名的大殿。此殿位于寝殿之后,独成一院,是孔庙最后的第9进庭院。殿系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29年)巡按御史何出光主持修建的。孔庙原有反映孔子事迹的木刻图画,他建议改为石刻,由杨芝作画、章刻石,嵌在殿内壁上,这就是为数120幅的“圣迹图”。 圣迹图每幅约宽38厘米,长60厘米,其所表现的圣迹从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子弟庐墓为止,并附有汉高祖刘邦、宋真宗赵恒以太牢祀孔子二幅。其中有人们熟知的“宋人伐木”、“苛政猛于虎”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我国第一本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圣迹殿内,迎面是清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字下正中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左边是晋代名画家顾恺之画的“先圣画像”,习称“夫子小影”,据说"小影"在孔子像中最真,最接近孔子原貌。孔子四十八代孙孔端友于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摹勒上三石;右边是吴道子画的”孔子凭几像“,孔子按几而坐,弟子分侍左右,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寿于宋绍二年翻刻石上。在这些画像上,有宋太祖、宋真宗等皇帝的御赞,有宋代绍圣、政和等年号和题跋。殿内还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篆书的“大哉孔子赞”,还有清康熙、乾隆皇帝的御制碑。 在阙里坊我买了一个拔浪鼓,当然之前有说过,刘千游这个印章也是在阙里坊刻的,印章花了白银五两,拔浪鼓花了8两!拔浪鼓山东地方言称为:"喝琅鼓". 拨浪鼓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直到现在,我们每年在逛庙会的时候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卖拨浪鼓的摊子,虽说挑担子的货郎是难以见到了,但是“嘭-嘭-嘭嘭嘭” ……那熟悉的鼓声却时常能在我们耳边响起。纵观拨浪鼓的古今,自先秦时期鼗鼓诞生直到今天,拨浪鼓这种乐器与玩具的形态居然没有什么变化。历代绘画、图案中的拨浪鼓,与今天的拨浪鼓大都大同小异。一种玩具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改初创之型,真是难以置信。 孔庙的松柏给我的印象极深,因为在1986年的时候妈妈曾去过孔庙,孔府及孔林,我看到一些像片,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松柏,妈妈说在她第一次去孔庙的时候门票是1毛钱,当然不是1986年,86年那次是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单位组织去的, 此次不足的是,因为像片放到MSN相册里贴出来后清晰度有所降低,然后我又试着放163相册里发现图片有时无法显示. 关于孔庙的介绍也将告一段落,再来就是孔府了,说实话,关于孔子,孔庙岂是一个星期就能写完了的.恐怕一辈子都写不完,因为那是流传万世的思想精髓... |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3178.html7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