朐山:最有特色的山 傍晚时分,我们从沂山下来,往县城里走,心思也就从沂山转到了临朐。 临朐(qu)在山东潍坊境内,南面是群山,北面是平原,中间是水乡,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著名的沂山就在临朐县境内,海拔1032米,是山东中部突起的一道风景。山下的温泉老龙湾,泉水清澈,杨柳依依,怪石迷离,是难得的幽雅境地。这些地方只要去过了,偶然想起来,都有一种超然的感受。不过,虽说去沂山两次了,但心里还惦记着另一座小山,那就是朐山。 许多城镇的名字都是因临山近水而得名的,临朐也不例外。从山东来说,因近水得名的,老一点的有齐国故都临淄,战国时期人口曾多达三四十万,是东方第一大城市,《战国策*齐策一》说,“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帏,举袂成荫,挥汗成雨。”像这样一个城市,就是因为靠近淄水得名。如今的淄博市也是如此,取淄水和博山之意命名。再说省会济南,因先秦时居“济水之南”而成名。可是到了西汉,黄河也不客气,夺济水下游河道入海,黄河入海口也就从天津转让给了山东。若是按当时济南得名那个说法,现在济南就该因地处“黄河之南”而称之为“黄南”了。 青岛有个即墨县,县城是因为近墨水而名。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解放初期毛泽东坐火车去青岛,走到即墨县境内,提出要见一见即墨县的县长。随同工作人员赶紧通知当地的要员,把县长叫到即墨车站。火车停了,这位县长不知道毛主席有什么事找他,未免战战兢兢上了车。主席见到县长,只问了一个问题:即墨这个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位县长可能也念过几本书,琢磨回答说,可能是因为墨水从县里经过吧。主席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后来,这位县太爷才明白,这是皇帝出题来考县令的,幸亏没说错。 当然这属于逸事传说,是否真实也不好去考证。类似这样的地名,山东多了,例如临沂市(沂河)、临清市(清河)、泗水县(泗水)、沂源县(沂河)、临沭县(沭河)等等。 更多的地名,则是因为依山得名。像梁山(县)、泰山(区)、崂山(区)、乳山(市)、苍山(县)等,这样的地方不必说了,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沂南县(沂山之南),五莲县(名取五莲山)等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山很吃香,附近的县市都青睐它。 胶东半岛有座莱山(lai),名气挺大,周围几个县市区就围绕它起名字,眼下莱州市、莱阳市、莱西市、莱山区的名字都是如此。山东的山多,这样的名字也就多,由于山有专门的字,所以有些地名就用了生僻字。像莒县、莒南县则与莒山(ju)有关。这些山目前都还在,去了还能一睹风采,可惜还有山已经名存实亡。例如茌平县(chi)、莘县(shen)、菏泽市(he)等等,前者因茌山和莘得名,后者则取自“菏山菏水雷泽湖”,而今这些地方都成了一片平原。 话说回来了,临朐是近朐山得名的,可是一般山的名字多是取用“草”字头,就如河流的名字多用水字旁一样,可是偏偏这个朐山,用的是“月”字旁。一般来讲,这样的字多是用在动物身上,很少用在山上,直到后来遇到一位当地人,才帮我揭开了这个迷。 原来,县城东部十里八里的地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高不到百米,也没有什么名气。山虽然不高,但是长相很奇特,很像过去用马驾辕拉车时,马颈后面放的弯木架,用来牵引车辆。由于这个弯曲的木架古代叫“朐”,人们便形象地给这座山取名为“朐山”。 山东没有超过2000米的山,泰山惟尊,也不过1500多米,蒙山、崂山、鲁山、沂山等千米以上的山到是有几个。这儿的县城不以沂山命名,却以几十米高的朐山起名,的确让人有些奇怪。这就是朐山的魅力。 因为知道这个有意思的典故,自己不免有些得意,每逢临朐人都要考人家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若是遇到上岁数的人,他们还能说个差不多,年轻则多数摇头说不知道。由于这个名字太奇特了,我也想去看看这山的样子。过去来临朐好多次,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原想这次路过能看到了,可惜到县城时天已经黑了,又错失一次机会。 看来是我的心不够诚,下次一定专程去看朐山。 (2003年10月14日 ) 作者:wangz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