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巨野和水泊梁山

[游记]巨野和水泊梁山

2008-05-22    sina.com.cn

民间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的说法,于是就有巨野人问了,我们家乡和郓城离得那么近,怎么水浒好汉里面没有一个巨野人呀。虽然此说法无从考证,但巨野和当时的水泊梁山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宋代,郓城和梁山是归属史称济州的巨野管辖,济州北宋时属京东西路,辖巨野、任城(济宁)、金乡、郓城4县,州治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因为梁山县是新中国诞生后设立的新县,所以《水浒传》中对梁山县只字未提。从宋代历史地图看到,梁山泊大体以中间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隶属济州(巨野),北部隶属郓州(东平)。

在《水浒传》第十一回中,林冲火烧草料场后投奔柴进,柴进让他投奔梁山,柴进道:“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水浒传》第二十回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案发后,先是济州辑捕使臣何涛前去办案,失败后,又差济州团练使黄安前去收捕。按照社会治安属地管理的原则,梁山泊在济州当然应该由济州负责。

济州,因其地临济水而得名。古代的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流经山东入渤海,今济南、济阳、济宁亦因此得名。济州初设于今茌平西南,后置于巨野,自公元423年始建,至元代终废(1348年)。设在巨野的济州的发展变化,与济水、大野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济水与大野泽相通,地处大野泽的巨野就成了水运交通和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区。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黄河多次溃决,加之广济河(五丈河)、汶水河、南北清河等众多河流汇集梁山脚下,大野泽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至北宋时期,地势低洼的梁山周围早已形成了浩淼无际的湖泊, 现存的东平湖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湖泊中的山头以梁山最为高大,所以史称梁山泺(泺是泊的古体),又称大野泽或巨野泽。梁山泺南至济州(巨野)城下,北至梁山以北10公里左右处,西至郓城县城,东至中都(汶上)以西约20公里处,呈肾脏形状,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号称方圆800里,是当时长江以北最大的淡水湖泊。

北宋以后,济水畅通,漕运大兴,设在巨野的济州,就成了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港汊纵横、莲苇绵蔓的大野泽历来是农民聚众起义的地方。五代后周的统治者,为了镇压大野泽的农民起义军,始将济州设在巨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汉权任济州剌史,“屏盗息民,澄清四封”,于是,百姓拥戴,为其请命树“屏盗碑”颂德,周世宗大悦,诏令述文,以示嘉宠。此碑今在巨野县城永丰塔南。古代的“盗”即是“贼”,是统治阶级诬蔑农民起义的叫法。到了北宋,官府屡次征剿梁山农民起义军也是从济州水陆并进直奔梁山的。元末明初,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冲击,湖面被淤积,由南向北逐渐干涸,现在巨野、郓城、嘉祥及梁山南部,淤积成了平地,湖面退缩到梁山县城以北即现在的东平湖。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c8b58010007o7.html55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