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游4我心中有一座孔繁森纪念馆 |
[游记]山东游4我心中有一座孔繁森纪念馆 |
2008-06-27 sina.com.cn |
我们从济南匆匆赶往聊城。在济南我们参观了4个景点,3个与水有关,而惟一一个飞机场也是为了远方的客人来看水准备的。可见济南人对水是多么的重视。然而一到聊城东昌湖,我们又被水震慑住了,主人自豪地说,东昌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面积足足是济南大明湖的7倍。看上去真有烟波浩淼的感觉。聊城有一个著名品牌就是“孔繁森故乡”,现在,聊城上上下下都在打造一个新品牌:“江北水城”。 湖畔,大片的绿地已经变得嫩绿,一股股水的气息扑面而来。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没有山,不靠海,特色在哪里?答案是水。在聊城,你随时会感受到水的灵气,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0多条,在4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水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一还多。营造出“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冀鲁豫接壤地区最为著名的风景区。 我们先来到湖滨公园,接着到了水城明珠大剧场,这个剧场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顶棚能旋转、开合,能容纳观众3600多人。随后,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乘坐游艇,穿越在东昌湖和古运河的水间。为发展旅游事业,聊城已经把8公里的古运河改造成垂柳依依的景观带。不时有鱼儿从水中跳出水面,呯然有声。 河边,有仿古建筑在树丛里掩映,让人觉得仿佛到了久远的年代。 东昌湖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富。据传说,很久以前,聊城一带下起大雨,全城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城南100里处的黄河又决了口,在城里冲出一个湖来,深不可测。有一次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来此云游,但见湖里映出五彩霞光。于是就把随行的雌凤仙子留在这里,建起六角攒尖飞檐亭,遍植奇花异草,使东昌湖成为圣境。 这仅仅是传说,现实的情况是:东昌湖初建于宋熙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引黄河水为源,当时的水域面积为4.2平方公里。到了元代,东昌湖又引来京杭大运河的水。穿过聊城城区的运河全长5公里,中间设有一闸,不仅南北货运必经聊城,而且“达官富商皆取道于此”,由于船多,又在闸口以东开出1公里长的越河,越河上架起12座形状各异的小桥,称为“十二连桥”。那时的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是一个商业大埠,也是一个物流中心。别的知府是四品官,只有东昌府是三品,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东昌湖曾经叫“胭脂湖”,与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并成为“三大美人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过一个叫〈胭脂〉的故事,就发生在东昌湖畔:东昌湖是美女胭脂浣纱的地方,牛医之女胭脂在水边洗衣时与英俊潇洒的秀才鄂秋隼相遇,一见钟情,本欲结成佳偶,不料卷如一场杀人案,两人含怨受尽牢狱之苦。幸得山东学政智破此案,才洗清了他们的不白之怨。最后县令作媒,有情人终成眷属。聊城真是一个值得一聊的城市,要不然连蒲老先生也把故事的背景放在这里。 作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的一个交汇点,聊城值得聊的东西不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都提到过聊城。中共聊城市委副书记金维民说,《金瓶梅》的方言都是聊城风格,有聊城味,《水浒传》里的很多故事就发生在聊城及其所辖地区。 这东昌湖的水文化养育了一代代性格鲜明的聊城人。山东人的性格东西有差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尽相同。聊城文化呈现典型的鲁文化特征,民风厚重憨实,纯朴自然,重视传统道德,但也封闭保守。我发现聊城人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忠孝”,在孙膑、武训、张自忠、孔繁森、徐本禹等这些杰出的聊城人身上都体现了这一性格。 我曾经数次到孔繁森的家乡采访,当看到他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和家里两间透风的旧屋时,我热泪盈眶,内心深处被一种传统的人性温暖了。特别时家里人谈起孔繁森离别时与妈妈的对话,眼泪打湿过多少人的衣襟。大学生徐本禹就是因为别人曾经帮助过他,他要报乡亲和国家之恩,所以去了贵州的大山里支教,知恩图报,这一信念支撑他渡过最为艰苦的岁月。他因此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历,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为什么能够长期用生命坚守寂寞,因为东昌湖赋予他坚韧不拔和顽强刚毅的性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ddf6501000bw6.html5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