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游记---怨声载道上崂山(6) 青岛崂山之有名,有人说是得益于蒲松龄《聊斋》里的故事“崂山道士”,但是爱喝啤酒的朋友说,是因为青岛的啤酒用的是崂山的泉水,这只是说笑话而已。其实,崂山的有名是有它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的,据资料介绍,青岛崂山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名号,它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 崂山分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北九水、华楼等风景游览区。进崂山目前游览线路共有四条其中陆路三条(南线,东线,中线),水路一条,各线景色各异。南线经沙子口,登赢,流清河奔太清宫,主要游览太清景区;东线由李沧区李村出发,先向北转东,经惜福,王哥庄到仰口主要游览仰口景区;中线也是由李沧区李村出发,向东经北龙口转北,经北宅,乌衣巷赴北九水景区;水路由青岛湾旅游码头乘船游览海上风光,在太清湾登陆,主要游览太清,上清景区。崂山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色,因此走什么线路,确实要认真选择,这次我们很不幸,深秋时节枯水期,竟然被安排走中线,游那什么“九水十八潭”,实在是悲哀。进山沿“九水”(分别为:上善、抱一、大方、齐物、养生、坐忘、逍遥、安期、许由。)一路走,山并不是很高,但是那“十八潭”(分别为:至柔潭、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无隅潭、无极潭、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有间潭、得鱼潭、得意潭、无己潭、不滞潭、餐霞潭、饮露潭、清心潭、洗耳潭。)就没有什么水了,沿途看到的都是露出的石头,山上的景色也不美,绝没有“枫叶红与二月花“的感觉,想拍点红叶也不可能了。走到那北誉为“崂山第一瀑布”的“潮音瀑”天哦,水少得可怜,原来做“功课”时得知的“瀑布发出的声音碰到各处的岩壁,产生出长短不一的回音,会有一阵阵海涛般的回荡声”根本就不会产生。寻觅古人题诗所道的:“九水九曲走潺,险峰对出一线天,更有佳景奇绝处,珠帘三叠落碧潭。”根本就没影。往回走,是怨声载道,大家说什么的都有。 其实,行程的安排,应该知道在这样的季节,上“九水十八潭”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如果上崂山太清风景游览区,就好得多,不要说那茂密的竹林、青翠的茶园、棕榈、广玉兰,起码有崂山最大的道观---太清宫可以看看,可以寻觅蒲松龄《聊斋》里 “崂山道士”和花妖的故事。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茸 ,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