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三)

[游记]崂山游记(三)

2007-12-15    sina.com.cn

崂山游记(三)

山行

这次我们游览的是上清宫。

二十年前,我曾经来过这里。那时候的山路很窄,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又宽又平整的石阶给游人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也相对减少了危险。因为晚上住在宾馆,早晨走得早,此时,山路上还不见行人。走在干净整洁的山路上,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望着脚下的深沟险壑,心情格外的舒畅。

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了龙潭水库。因为是旱季,水库里的水不多,从岸边望下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墨水池,黑且盈盈发亮。山泉水应该是清澈的,为什么在此处却呈现这种颜色?很不解。问导游,他解释说:“水库里长年累月淤积了很多从山上冲下来的淤泥,泉水又很清,所以看上去水就是黑的了。”浅显易懂的道理,不再多问。望着黑色的龙潭,想象着也许里面真的潜藏着一条黑龙呢,那这儿就是仙界或人间天堂了。还应该有巨大的水族吧,它们在这黄海之滨的水晶宫里快活得住了千年万年,不知该是什么样子?

往上紧走几步,便听见了“哗、哗”的瀑布声,抬起头,龙潭瀑就在眼前。二十年了,飞泻而下的瀑布仍然汇聚潭底急促的向前流着,石建烈士年轻的雕像依然望着每一个过往的游客。世上的瀑布千千万万,有的只是美丽的传说,而在这里,却留下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不老的瀑布,永恒的石建!深切的悼念这位已经和崂山化为一体的英雄!

先前,这儿的潭底有一座很窄的小石桥,因为山洪经常爆发,对游客很危险,就修了这座安全桥。站在挂满连心锁的高高的石桥望下去,老桥已经拆除,远处的潭底好像还有几块儿带棱的石板,猜想可能是拆桥时留下的,与潭底的大鹅卵石混在一起,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想从边上转下去看水,可两边都已上了护栏,唯一能下去的地方却有一道铁门,牢牢的上着一把已经生锈的铁锁。人是安全了,可兴致却减少了。

沿着石阶一级一级的上着,看到了飘落的银杏叶,开始很少,越走越多,一抬头,上清宫到了。脚下是厚厚的银杏叶,面前是一棵几个人才能合抱的过来的参天银杏树。众人围在这棵千年银杏树下,抚摸着从树根衍生出来的一棵棵小树,捡拾着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嫩黄的银杏叶,感慨万分。这情景,多像一群儿女围着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啊!

在树下徘徊,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登山的情景。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从下清宫一路欢笑的向上清宫走来。在路边的石缝里,我发现一朵开的正艳的不知名的黄花,惊喜的跑过去,毫不犹豫的采了下来,拿在手里,和同伴说笑着来到了上清宫。就在这道观门前银杏树下,一个中年男人面无表情地走到我面前,夺过了我手里的花,气势汹汹地说:“采花罚款十元!”天哪,我懵了!我不知道,我不是故意的!再说了,那时的十元钱是什么概念啊!我付出了身上带的所有的钱还不够,又向同学借了一部分,人家才放我走。连惊带怕,游兴全无,在上清宫里是怎么玩得我也不知道了。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这记忆刻骨铭心!

进到宫里,见到了真正的崂山道士。几个人虔诚的来到玉皇殿叩头膜拜,被导游告知:道教不兴磕头,要抱拳行礼,男左女右手在外。听后赶紧的纠正错误,重新许愿。

往回走的时候,游客渐渐多起来,路边也多了些摆摊的山民,正在兜售旅游纪念品。我们也很感兴趣,走走停停、看看问问,想买几件礼物。但是,纪念品的花样并不是很多,和其它旅游景点的纪念品一样,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

人到中年,虽说心不能和年轻人那样激情燃烧,但是这一次,却着实的高兴。一路走去又走来,感受着山的凝重、水的柔美、道的深远,心豁然敞亮,也便放下了很多的包袱。

家在崂山脚下,不是崂山人,胜似崂山人。为崂山自豪!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913f8e01007vic2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