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3.4崂山游记 |
[游记]3.4崂山游记 |
2008-02-16 qingdaonews.com |
查看原文链接 原作者:野鹤5577 偶尔做的事养成习惯固然困难,而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也不是一件易事。比如爬山,如果哪周不爬,总会感觉少些什么。 有了上周大部队受阻的教训后,本周对人员缩编,目标小,好行动,在大河东车站集合后,共计 8 人。不走水库,从村里直接上山,绕过防火人员的盘查。今天计划走椒涧——自然碑——五峰仙馆——观景平台——五岔,到五岔看人员体力、时间再定怎么走。年前和青蛙王子一行历险后,青山绿水一直有个想法:一定要把五岔这条路线弄清楚。 远处山下旁边的小屋居然也有防火人员,老远就大声说不准上山。哈哈,装听不见,快速上山,山高林密,进去他们也就没办法了。一阵急行攀登,目的达到,我们六个还行,可苦了知心姐姐的同事——两个川姐姐。虽然有游泳运动员的锻炼底子,毕竟海陆有别,不可同日而语,没到山顶已经气喘吁吁。青山绿水和东北汉子逍遥客轮流替两位背包,以减轻她们的负担。到山顶找到椒涧的路后稍作休息,然后走走歇歇,到自然碑进入景区,游人渐多。俩川姐姐问何时打尖吃饭,说那样可以长时间的休息一下,我们大笑。 爬山不仅仅喜欢领略山的美景,还喜欢看一些碑文和摩崖石刻。宣纸上的书法和石头上的字迹味道还是不同的,和雄伟的山结合起来,字也多了几分浑厚,带了些岁月沧桑的厚重。“海上名山第一”,当代书法大家武中奇行云流水的这几个行书和崂山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崂山一样飘逸、潇洒。 转过几个弯,到一个有石桌和石凳的平台,时间也12 点多了,该吃饭了。两个川姐姐走这么长时间,也够累了,可以长时间的好好休息一下了。找个背风的地方,我们席地而坐,各人拿出自己带的东西,围成一圈。哇,好丰盛,逍遥客带了四、五样菜,有豆腐皮、酸辣白菜、驴肉、罐头;知心姐姐带的前一天做的 蒸面;俩川姐姐带的猪耳朵、兔子肉等等,那边布袋大哥也开始埋锅造饭。有热有凉,有菜有酒,你推我让,每个人都尝尝,品着美味赏美景,欢乐和笑声在山间飘荡 … 外表粗豪的东北汉子逍遥客有着文人的雅致,几口酒后,即兴背起《岳阳楼记》、《回乡偶书》里的名句来,其乐怡怡! 吃过饭,继续前进,过铁索桥到五峰仙馆,本想根据各人体力兵分两路。可我们是一个团队,一起来的就要一起回去,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或分开。大家鼓足劲头向五岔进军。到观景平台顺小路一直向北,因为是阴面,尚有积雪,有的路段路很滑,大家互相招呼,小心翼翼的前行。 13 :40 左右到了上次来过的五岔,春节前到五岔我们是顺一条去九水的路走的,虽然迷路,最后还是到了九水。这次我们决定走去蔚竹观的路,走未走过的路才有刺激。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到一路口,不同方位的几棵树上刻着箭头,下面写着字,指示着不同的地方。上次寻访五岔我们没走到这里。仔细查看后,青山绿水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五岔路口,而后面走过的那个不是,那里应该叫四岔才对。虽然不知道对错,我们还是为我们的发现高兴! 我们沿写着“竹”字的方向下行,根据方向判断应该是蔚竹观的路。下山的路走起来比上山轻松,俩川姐姐也逐渐适应了,速度很快。一路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断展现,有块象人的头部侧影,而有块象狗头。还有两块象俩人在悬崖边商讨什么事情,我感觉象是一个长者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另一个人,呵呵,暂且叫它们“回头是岸”吧! 不知不觉到了一片竹林,知心姐姐说前面就是蔚竹观了。转过竹林,一座道观依山而建,青瓦白墙,门楼顶端三个隶书大字“蔚竹观”,两侧是道家最有名两句话的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门内的影壁墙上一幅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和谐统一,两边是“元亨和贞”四个篆字。风过竹林,声声不断,独坐幽篁,天地在胸间,心界自宽。 绕过蔚竹观,我们沿一条向上的路下山,山下就是北九水的出口处,时间已五点多了。 回李村的公交车上,和知心姐姐、逍遥客、布袋相约了下周六的登山路线。大家虽然素昧平生,陌路相逢,但这山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让我们互帮互助,体现了团队合作,也给了我们欢乐。这或许是爬山的另一个好处吧!
|
转自:http://blog.qingdaonews.com/1/24339/archives/2008/182216.html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