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游记

[游记]崂山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在青岛的景观中,我最喜欢崂山,每次去虽然很累,但山与水的清秀,总是让我感怀。

崂山,位于山东东南部,距离青岛市中心约40公里。崂山,在古代又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是不一的。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崂山与黄海山海相依,是4A景区。

崂山地区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两大体系,但是道教在崂山地区流传时间最久远,史料能追溯到秦汉,距今有2300多年。

金元时期丘处机、刘长生等七人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阐教义”,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很快接受了全真派“重丛林清修,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内功修养”的教义,全部皈依道教全真派,成为道教全真派自开创以来规模最大的丛林基地之一。

清代前期和中期,崂山道教仍然处在兴盛时期,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崂山道教日益兴盛,对外始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这个道观是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历史了。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又于建元二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名叫太清宫。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东游崂山留住太清宫,又筹资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从此太清宫从整体上完善了布局。后唐同光二年,道士刘若拙从四川云游崂山寻访师叔李哲玄,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李哲玄仙逝后,刘若拙受太清宫道士拥戴,主持太清宫。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闻刘若拙之名,召其入京,太祖与其谈玄说道十分投缘,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不肯,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敕封他为“华盖真人”,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50多间建筑,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这是一棵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所以把它称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榆树叶面上有一层沙质,摸上去比较粗糙,所以它的学名叫糙叶树,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现在这棵树高约19米,树冠东西长25米多,南北约33米,遮阴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这是一棵单瓣红花的耐冬,每年盛开时,每朵花都贴到了叶面上,好像在树上落下一层厚厚的“红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来太清宫后,见到这棵耐冬花红是火,热烈而庄重,恰好上清宫中有一棵白牡丹,花朵硕大,灿烂是锦,经过他的想象,两株花变成了一对对爱情和友谊坚贞不渝的女子:絳雪和香玉。这棵树就是蒲松龄老先生《聊斋志异》“香玉篇”中“絳雪”的化身。“絳雪”就是红色的雪的意思,随着《聊斋志异》的流传于世,这棵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68d1101000czq.html3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