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千年栉风沐雨的霍州署 |
[游记]上千年栉风沐雨的霍州署 |
2007-07-18 17u.com |
上千年栉风沐雨的霍州署 几年前,我曾在电视上看到《霍州署》,我为其建筑规模宏大,形制壮丽所吸引,一直渴望能去看看。 2002年6月24日下午,我从山西洪同乘长途汽车往霍州走时,原本太阳当头照,我坐在司机右边第一个位子,把湿毛巾放在头上顶着。刹那间天昏地暗,倾盆大雨雷电交加,蚕豆般大的冰雹劈里啪拉打在玻璃上窗外一遍茫茫,什么都看不见,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式。我长这么大从没有遇到过,那时间,什么个人的前途,什么人的命运,“通通去他的吧!”暗暗告戒自己以后再也别出来旅游了,好好呆在家里孝敬老母吧! 心里七上八下的唯恐车主把我丢弃在路边。只剩下我一个人时,车主不肯再往前开,把我换乘到另一辆车,调头往回飞奔。而那辆车上我也是唯一的乘客。此时此刻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车开得越慢越好,最好是车到雨过天晴,苍天有眼果真如此,车刚到霍州,雨猛然停了,我想终身是难得遇到这件事,说老实话对于我一生的为人,这老天爷它想必是认可了。大约是五点多钟,我找到住处。仅仅一天我从这里奔到那里走了七个市县,脚下的鞋还是在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弄湿的一直没有干。几天来早出晚归累得很,晚上我一口气吃掉了二大碗面。 25号一大早,我找到久仰的《霍州署》。它位于山西省霍州市东大街北侧,始建于唐。曾为隋朝中郎将宋老生的幕府,后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其后朝代都作为州治衙署,直到现在已历时1300年。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遗产,原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由南而北分中、东、西三轴线而展现三个建筑群,及一些署外建筑,是我国现今保存较完整的古代衙署(州级)优秀典范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与保护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从《古霍名郡》坊、到樵楼、仪门、戒石亭、直至大堂,一一拍照数十张。 山西临汾霍州署对面的:壁照 山西临汾霍州署: 岁月沧桑,天灾战祸,州署现存面积为187O0平方米。以中部轴线为主的州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山西临汾霍州署《古霍名郡》坊: 《古霍名郡》坊 霍州署州前坊,北书“保障三城” 三城指清代直隶霍州及其所辖的灵石,赵城, 两边小门框的斗方上南向左写“平理”,右书“保厘”。这四个题楣,便是霍州署施政宗旨及其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 此高大牌坊是一座临街而立的,琉璃剪边,灿烂眩目。 山西临汾霍州署《霍州署仪门》: 丹墀之北为仪门。明清两代称官署大门之内的门为仪门,即官署第二重正门,取其“有仪可象”之意。 拾级而上至仪门。明嘉靖年间建。仪门四梁八柱,五檩四椽,建筑宏伟壮观。“霍州署”金字牌匾悬于仪门上端。 台前有元代石狮一对,端守大门。其一龇牙咧嘴。如有所语: 另一抿嘴翘鼻,若有所思。二者神态不同,却都威风凛凛。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署衙森严肃穆之感。 仪门东便门为“喜门”也叫“人门”,供平时车马行人出入之门 西侧便门为“绝门”俗称“鬼门”,古代判死刑的犯人,由此门推出问斩出入之门。 丹墀:位于谯楼与仪门之间,是知州举行礼仪和群众“闹社火”集会的场所。 丹墀之北为仪门。明清两代称官署大门之内的门为仪门,即官署第二重正门,取其“有仪可象”之意。 进入仪门便是甬道,连接大堂与仪门间的通道,高出地面一米。古时衙役持兵器站立两旁,迎送各级官员的礼仪之道,煞有一派威风气势。 戒石亭:仪门北十米甬道中的木牌坊,南楣书“天下为公”,北楣书“清慎勤”。原设亭的地方立一石碑,后为出入方便改建“戒石亭”。原石碑南刻“公生明”,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虚,上天难欺”。用以告诫官吏,永铭不忘。 天下为公: 霍权碑亭: 科房:大堂前东西两侧,回廊式,硬山顶建筑,两边各17间,归六房占用,明嘉靖三年(1524)知州宇文镛建。 山西临汾霍州署: 二堂:在大堂后,现存为民国年建筑,面阔、过深各五间,前后没回廊,为知州日常办理州务大事的办公地方。 内宅: 二堂后,知州居住的地方,明代建筑,清代屡有修复。 月台:大堂前平台。 月台之北为抱厦, 也叫卷棚,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抱厦额枋上挂一牌匾,上书明嘉庆三十六年知州诸相题写的三个大字:亲民堂“。抱厦明柱镌刻着一副楹联: 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 亲民堂: 大堂: 大堂是州署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代,现存大堂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大堂面阔、进深各五间,六椽减柱造,大额梁,内外均四椽柱。前接卷棚三间悬山顶四椽亭。大额明间跨度极长,大堂结构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木构件保存之完整的典型代表。 署内的主体建筑大堂是一座元代建筑,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被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称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梁思成认为大堂建筑一奇在面阔三间,心间阔而捎间稍狭,四柱之上,以极小的阑额相联,其上都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将中国建筑传统的构材权衡完全颠倒。大堂是署衙中最大的建筑,建于元代,是官员审案的地方,堂上公案桌、堂鼓、肃静回避牌等一应俱全。 大堂东西两侧,各有一面阔3间的带廓耳房。东为议事厅,西为形厅。 <明代琉璃狮>: 山西临汾霍州署<明代官榻、盆架、铜盆>: 历代州官举行盛典,处理重大事项或审理大案要案,俱在。知州端坐堂内,衙役站立两旁。 那时间是正午,大堂无一人,我何不逍遥法外坐在知州位置举目南望,视线可直穿抱厦、月台、甬道、戒石亭、仪门、丹墀、谯楼、州前坊,直至东大街上。可谓高高在上,煞是威严。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74084.html5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