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临汾游记 中国四大官衙巡礼之霍州署衙

[游记]山西临汾游记 中国四大官衙巡礼之霍州署衙

2008-06-25    17u.com

古霍门神

——中国四大官衙巡礼之霍州署衙

霍州有两个非常有名的特产,威风锣鼓和门神。这两样东西都和一个唐朝开国名将有关,而这个将军,就是这霍州署衙的缔造者。

或许,这样的开篇似乎会让人感到有些跑题。不过,说起游览古建筑等人文气息浓郁的景点,也就不得不讲起一些看似离题千里,实际却有着丝缕联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对于景点来说,又起着增色添彩的作用。于是乎就有了导游们经常会挂在口头的一句俗语:人文的景点讲究的是三分景七分讲。所以,话又说回来,这对导游的要求就严格了,不仅要知道所导游景点的一些通用解说词,一个好的导游必须要对历史、人文、建筑、园艺等方方面面都有涉猎,才会百问不倒、才会让游客入迷。

呵呵,我不是导游,但我很挑剔,所以我一般会选择自己看(当然,不懂的景点肯定也会请景点导游讲解的)。有时也去蹭听一下,邪念起时,往往会问得一些商业化的导游哑口无言。呜呼,此实非吾所愿。

说来说去,这个人是谁?和霍州属衙有什么关系?霍州署衙到底是一个什么衙门?在哪里又好在哪里?

尉迟恭大唐开国名将,评书里称他黑子,和程知节是一对活宝。小时候看小人书《隋唐》时,就对这个从刘武周投靠到李世民手下的骁将有很深印象。单臂夺矛救唐王、三鞭换两锏的故事流传至今。尉迟恭是山西人,一生最出彩的地方就在霍州。归顺前与唐军鏖战在霍州,把李世民逼到陶唐峪(霍州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区)、结缘秦琼于霍州……后来,李世民用威风锣鼓鼓动军心,用计收降尉迟恭。后尉迟恭奉命镇守霍州,其行辕就是留存至今的霍州署衙的前身。

传说尉迟恭不仅英勇过人,甚至还能镇邪。这里有一个关于门神的传说,就是李世民夜宿霍州,梦见刘武周与宋老生作恶。尉迟恭和秦琼在门口值夜后,李世民不再有恶梦。因此,后人将两人形象绘于门上,敬为门神。如今在当地,尉迟恭被尊为“古霍门神”。

霍州是一个古地名,周朝时这里就是霍国的都邑。如今的霍州是山西省临汾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临汾的最北部。霍州署衙就在霍州的东大街上。

霍州古城并不大,但古迹却不少。从临汾市到霍州署衙,进县城就会看到一座鼓楼座落在东大街上。这座三层重檐的十字歇山顶鼓楼,不是用精美就能形容的。从资料显示,这座鼓楼建于明万历年间。鼓楼四周有木制的围栏,四周木构上均精雕细刻并施以彩绘。顶面均是琉璃瓦烧制,二十八宿琉璃造型立于檐头,还有精致的望兽、蚳吻、宝顶,再加上木雕龛阁、金柱和上翘的飞檐,简直就是无双的艺术品,当称明代木构杰作。从鼓楼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霍州的繁华。

见到鼓楼,再往东大街走进去,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霍州署衙。霍州古代就是州府,霍州署衙就是当年的府治所在。后来历届得执政者都把这里作为州署,元代曾作为行宫,所以保存得就相对完好。如今,霍州署衙仍是我国保留得最完好的古代州府衙门。值得庆幸的是,虽经明清两代整修,但整个建筑中大堂部分仍保留元代架构。

署衙景点门口,一座大牌坊,上书“古霍名郡”。牌坊左边有一座涂满了“办证”号码的介绍署衙的小石碑。牌坊后是一座城楼,这座城楼叫“谯楼”,看介绍是1990年重建地。高悬的国徽告诉我们,这里现在是霍州政府所在地,我们现在所能参观的,仅是中轴线部分。城楼上大幅的商业广告把古典韵味无情地冲淡。

走过谯楼,就是现在署衙景点地正门。当年这里是署衙的仪门,也就是真正署衙的二门。是来访人员停轿下马的地方。这是一座古朴的悬山顶的建筑,建在一座2米左右高的平台上,只有拾级而上才能到达门口,也许这是为了增加衙门的威严感。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从狮子下搭的象哈巴狗一样的耳朵上可以大致可以认为这对石狮子是清代的。遗憾的是,从毁坏的地方看到,石狮子身下的须弥座竟然是用砖砌的。卖票点设置在仪门西的“死门”边上。(相当可惜的是,大门到仪门两边建筑被占用)。

署衙门口只有嬉戏的孩童,没有游客。向卖票的中年妇女商量,是否可以打折买票,幸运地以8折拿下。

仪门后是一条通向大堂的甬道。甬道高出地面,当年这里是官员行走的地方。两边的绿化带,当年是仪仗站立的所在。甬道中耸立一座牌坊,古称戒石亭。坊开三门,左右两门各立两块戒石。右为“公生明”,左为“廉生威”。牌坊上书有“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牌坊以悬山为顶部式样,看上去非常简练。

戒石亭后,沿甬道到尽头就是全署衙最精华的建筑——大堂。大堂五间开阔,一色的悬山屋顶,砖雕的蚳吻中间是一条雕满牡丹花的正脊,工艺相当细腻。大堂的前部连接建着一座秀气的建筑,这是座没有墙的抱厦,三间开阔门面,进深一间,屋顶是悬山式(似乎是卷棚与悬山的结合,非专业人士,无法判定)。不仅正脊的浮雕花饰还是蚳吻与望兽,都要比大堂上的来得精致。斗拱、梁架、雀替上都附着漂亮的彩绘,这些都与其身后的大堂行成了鲜明对比。似乎告诉大家,这两个建筑本就不是一个时期的东西。大堂的风格粗旷威严,所有的木料都似乎没有经过精加工,基本都是木料的原始形态。这就充分体现了古人物尽其用的观点。堂上公案、堂鼓、仪仗等一应俱全。而抱厦的架构是比较巧妙的,斗拱竟然没有架在梁柱上。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9033.html8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