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大同游记---云冈石窟 |
[游记]我的大同游记---云冈石窟 |
2008-06-27 sina.com.cn |
当然了,光看到20号窟,我就发现自己的无知了,看看云冈,它蕴涵着的佛学知识,我知道多少?还有它的雕刻艺术,北魏的建筑,同时这里还涉及到了地质和人种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我这个学历史的专科生来说,我还是个文盲级别. 虽说如此,但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吗,那我这个外行,也就看看热闹吧! 顺着山势向西,就是云冈的西部洞窟了. 简介:在云冈西隅.即编号第21-53窟及一些未编号的洞窟.此石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作品.其中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塔洞四壁三龛四壁重龛型为流行窟式.龛楣.帐幔等雕饰造型已趋于繁缛,佛像又为瘦骨青葙,藻井飞天,更显俊逸潇洒. 来到西部洞窟,我突然发现,这里的洞窟,与前面的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小,其次在造像的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前面的造像都是圆脸,而在这里的,则是"瘦骨青葙"了.看了看介绍,又想想课本,我明白了.原来这些造像的开凿时间,实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开凿的.想想,要开凿这样规模的石窟,没有钱怎么行呢,这一迁都,不仅仅是没有了,财力的支持,更要命的是,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跟着就是佛教中心的南移,后来龙门石窟的开凿和云冈的衰落就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这样,但这里的造像还是很不错的,其中的21号洞窟以及34号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离开西部洞窟时,我回头看了看它们,不禁我有些感伤,它们的遭遇,不很象人的一些遭遇吗,命运是无情的,人生是残酷的,而我又是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我无法逃避,我就想这些西部洞窟的石像一样,被冷落了,但它们又与我不同,它们没有自轻自贱,而是韬光养晦,把自己变的小巧玲珑起来,走出了另一条路来,我呢?我要怎么样呢?我明白了. 就这样我离开了西部洞窟,下了最后一级台阶,又到了20窟这里,从20窟到16窟,就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了 历史也许就是由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其事件的偶然发生组成的吧,昙曜就是这么一个偶然性的人物,他出于对佛教的崇敬,积极促成云冈的开凿,以一人之力,说服了当时的北魏统治者,真是了不起,我不禁想到,我虽然渺小,但只要有努力,一定会拨开云雾见日月的。 昙曜五窟简介:在云冈石窟群中部。编号16-20窟。为北魏文成帝时昙曜主持开凿。窟室穹庐状,平面呈椭圆形,主佛高十三米以上,服饰为右袒或通肩袈裟。 从20窟到16窟一路走来,似乎有同一种感觉,就是他们的塑像都很高大,但如果你认为,高大就没有了美,你就错了,高大的塑像,是那样的安详,它没有任何傲气、霸气和俗气,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泰然的感觉。洞窟在过去,一定是金碧辉煌的,可现在都很昏暗了,洞窟里落满了煤尘,可如果你认真的去看的话,细部的美仍然会让你,为之惊叹。虽然现在的昙曜五窟都没有了色彩,但它作为云冈的开山石刻,仅从这一点上讲,就要求我们应该好好欣赏和认识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d767010004k8.html5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