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攀登恒山线路攻略 |
[游记]攀登恒山线路攻略 |
2007-07-16 cnhome.com |
来到飞石峰上,这里有极富浪漫色彩的飞石窟。原来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崩石凹壑,窟内平台大约二百多平方米,东、南、古三面环壁,北面豁开如门,犹如庭院。相传舜帝北巡到了恒山,正仰望恒山祭祀,一块灵石破岩而飞,落在他面前,五年后,舜帝巡狞河北曲阳,这块灵石又出现在曲阳。因此得名。在飞石窟东侧石壁下,有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始建的古北岳庙。历史上屡经毁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改为寝宫。寝宫背靠山岩,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宽三楹,结构窈窕。 过了北岳庙,就向峰顶进发了。一路上苍松翠柏交相生长,各式各样的庙观楼阁掩映其中,奇花异草簇拥着传说纷纭的怪石幽洞,真是风光万千。至恒宗峰半腰的峭壁下,登上103级台阶就到了恒山的主庙恒宗殿。该殿创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朱门铜钉,绿瓦红墙,十分壮观。正殿阔五间,深三间,背靠悬崖,面对南天。殿内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像,头戴天平冠,身披朱绫袍,端然而坐。两旁恭立四位文官和四大元帅像。殿内外悬有众多匾额;殿前元代铁铸云牌一面,殿外有石碑数十通,为研究北岳道教历史的重要史料。正殿东西两侧有东西耳房、西更衣室、东藏经楼和钟鼓楼。在鼓楼前有一如鸡形的青石,以石敲击,会发出鸡鸣声,这就是著名的“金鸡报晓”。 在恒宗殿西北是会仙崖,在会仙崖的半山腰,有一个凹进崖间的平台,台上建有会仙府。会仙府又名集仙洞,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内塑八洞神仙集会像,栩栩如生。仙殿旁还建有玉皇阁和御碑亭。东西两侧崖上布满了历代名人赞颂恒山雄姿的摩崖石刻。会仙府是恒山最高处的建筑,在此处眺望恒山胜景尽收眼底。脚下云岚飘飘,头顶松风阵阵,四周云峰隐现,令人留连忘返。 http://bbs.cnhome.comhttp://www.cnhome.comhttp://info.cnhome.com |
转自:http://bbs.cnhome.com/dispbbs.asp?boardID=7&ID=27260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