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苍山洱海蝴蝶泉 云南之旅之三 |
[游记]苍山洱海蝴蝶泉 云南之旅之三 |
2008-05-22 sina.com.cn |
苍山洱海蝴蝶泉—云南之旅之三 天高云淡,阳光明媚;苍山凝黛,洱海碧澄;美丽的白族少女,欢快的民族歌舞;古老朴素的城楼,热情纯朴的叫卖。这是我对大理的印象。 坐了半夜火车,8月7日早晨8时14分,列车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从昆明来到大理。吃过早饭,我们便驱车大理一日游。大理市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腹地。全市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人,50为白族。大理市为县级市,由解放初期的大理县、下关市和凤仪县合并而成。大理,历史悠久,公元7世纪初至13世纪中期,这里曾经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南诏地方政权段氏王朝的首府。大理市境独特的横断山脉风光,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众多名胜古迹,以及明媚宜人的气候,吸引着古今中外旅游者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大理市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和自治州首府下关两座滇西重镇。 我们首先游览大理古城。大理城,位于南诏和大理国的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如今南北城楼已修复。登上古城城墙,只见远处苍山浮云缭绕,城内店铺古朴而繁华,溪水叮咚,小街整洁。离开古城,我们游览了大理三塔。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雄峙其后,横练蓄黛的洱海深嵌于前。三塔鼎峙,雄浑而壮丽。据《云南风物志》记载,三塔的主塔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站在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其势。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三座塔形成鼎立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现已毁。现存钟楼,据说铜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其声闻可达80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们所乐道。 午饭后,我们游览闻名已久的蝴蝶泉。 文革前有一部电影,叫《五朵金花》,说的是大理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带领一群姑娘去赶“三月街”,路上车坏了,得到阿鹏帮助。阿鹏在赛马会上又得冠军,金花与阿鹏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约明年3月在苍山脚下相会。第二年阿鹏如期赴约,却遇到四位金花,闹了不少误会,最后终于在蝴蝶泉边找到了当上公社副社长的金花。这部影片当时获准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46个国家放映了这部影片,被称赞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导演王家乙,女主角杨丽坤分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五朵金花》以喜剧的形式歌颂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歌颂了男女之间那种纯洁的、永恒的恋情,因此,这是一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具体的社会意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电影佳作。影片充分发挥视听艺术的优势,将民俗、音乐风情和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拍得很美。 自影片《五朵金花》放映以来,大理蝴蝶泉名驰遐迩。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异峰下。原名“无底潭”,相传古时有一对白族男妇青年,为忠贞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双双投入潭中,化为蝴蝶飞翔,故名蝴蝶泉。每年农历4月15日,有传统的蝴蝶会,会期游人如云,情歌四起,热闹非凡。在身材高挑、容貌俊秀的白族导游“张金花”的引导下,我们穿过一条翠竹浓荫蔽日的小路,只见前面古树林立,遮天蔽日,环境十分幽静,一方清泉嵌于林中,底铺青石,泉水明澈。池边距地面约二三尺的地方有一粗可合抱的树干,伸过泉上。池畔石壁上刻有“蝴蝶泉”三个大字。据史料记载,这株古老的大树名为双香树,横跨泉上,其状如伞;因叶似蝶,又称为蝶树。每值夏天,这株蝶树开花季节,发出一股淡淡清香,香味四溢,招来大批蝴蝶在泉边飞舞。有的还成串吊挂在树枝上,形成蝴蝶泉奇观。届时,也正是白族青年男女聚会之时,五彩缤纷的服装与翩翩起舞的蝴蝶,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来到蝴蝶泉,当然要摄影留念。亭亭玉立的白族姑娘(据她讲其父为汉族,其母为白族)、导游“张金花”知道我们的想法,她欣然同我们团的大部分人分别合影。于是,在蝴蝶泉畔留下了动人的一瞬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15e2b01000avb.html3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